2021年3月12日 星期五

禪來煩去11 讓你的生活工作放輕鬆 雷黑子 迂回教育和甘當椅子的智慧 委婉的螺釘 順耳的忠言 活著的意義和以德報怨

來源: 禪來煩去 讓你的生活工作放輕鬆 作者:雷黑子

委婉的螺釘,順耳的忠言
委婉的螺釘,順耳的忠言

迂回教育和甘當椅子的智慧

8 迂回教育和甘當椅子的智慧

  小珊的煩惱

  小珊開著車帶著兒子,來到寺院門口以後,並不進來。等了一會,只見她的丈夫阿嘉也開車過來,兩個人這才進了寺院。小珊一臉的煩惱,說:“小黑師傅,快救救我的孩子吧。”我說:“我怎么能救得了你的孩子?”小珊說:“你一定能救的!今天早上他上學走後,阿嘉發現錢包裏的錢少了三千,說要到學校找到兒子,剁了他的雙手。你不知道,阿嘉是個言出必行的人,所以,我才先到學校找到了兒子,把阿嘉叫到你這裏來和你說說話。”

  小黑的故事

  我一看情況危急,就說你帶著孩子先到客房休息一會兒?我和阿嘉說幾句話。

  小珊帶著孩子出去,我就問阿嘉,你能確定是孩子拿了你的錢嗎?比如昨天你回家之前,是否和什么人接觸過?比如你夜裏的門是否鎖好?還比如孩子有沒有受到什么人的慫恿和威脅?那,現在你考慮這些問題的同時,我想給你說個笑話,消消氣。

  阿嘉長籲了一口氣,說:“好吧!”

  有一個老頭兒退休後,和老伴兒在某所學校的附近買了一間簡陋的房子。住下的前幾個星期還很安靜,可過不久就有三個年輕人開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鬧著玩。

  老伴兒受不了這些噪音,出去呵斥這三個年輕人,但他們卻踢得更來勁。老頭兒也受不了這些噪音,於是出去跟這三個年輕人談判。

  “你們玩得真開心。”老頭兒說,“我喜歡看你們玩得這樣高興。如果你們每天都來踢垃圾桶,我將每天給你們每人十塊錢。”

  三個年輕人很高興,更加賣力地表演“足下功夫”。

  不料三天後,老頭兒憂愁地說:“通貨膨脹減少了我的收入,從明天起,只能給你們每人五塊錢了。”

  三個年輕人顯得不大開心,但還是接受了老頭兒的條件。他們每天繼續去踢垃圾桶。

  一周後,老頭兒又對他們說:“最近沒有收到養老金支票,對不起,每天只能給五毛了。”

  “五毛錢?”其中一個年輕人臉色發青地說,“你耍我們吧,老頭?我們會為了區區五毛錢浪費寶貴的時間,在這裏專門為你表演嗎?不幹了!”

  一個年輕人狠狠地踢一下垃圾桶,三個人憤然而去。從此以後,老頭兒和老伴兒又過上了安靜的日子。

  講到這裏我對阿嘉說:“當強制解決不了問題時,不妨換種方式。很多人喜歡用粗暴、直接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殊不知,這種方法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而且效果往往並不理想。當遇到某些問題時,不妨利用逆向思維換種方式解決,這樣問題往往就會迎刃而解。阿嘉啊,要不這樣,你先在這裏想想剛才我問你的那些問題,然後再想想這個故事,我到客房去問問孩子。”

  阿嘉的感悟

  我到了客房,小珊說:“小黑師傅,剛才我問孩子了,的確是他拿的,可是都是學校的一些高年級的壞孩子逼他的,說要是少一個子就把孩子給廢了。你說這可怎么辦?”

  我說:“順其自然吧。孩子,你有勇氣向爸爸承認錯誤嗎?”

  孩子點點頭。當孩子向阿嘉說明了真相之後,阿嘉說:“謝謝小黑師傅,遇事是不能沖動,應該緩一緩再做決定。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啊。”

  我說:“是啊,很多悲劇都是由於一時沖動和魯莽造成的,如果我們在遇事時能保持冷靜,有些事緩一緩再做決定,那么很多悲劇都可以避免,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小珊說:“現在的孩子也太可怕了,這樣的事情都幹得出,我看咱們還是報案吧,阿嘉。”

  阿嘉說:“好。一定要懲治一下這些壞孩子。但是,兒子也不能饒恕,回去跪在門口一天,每路過一個行人,你就要向他們說明你為什么被罰跪!”

  小珊看看我。我說,阿嘉啊,你能不能再聽我講一個故事?阿嘉無可奈何地點點頭。

  我說,有一天晚上,一位老禪師在禪院裏散步,忽然發現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違反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

  這位老禪師也不聲張,他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蹲著。一會兒,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脊背跳進了院子。

  當他雙腳落地的時候,才發覺自己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惶失措,僵立在那裏,不知道說什么才好。

  但是,更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就這樣,老禪師寬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此時此刻,小和尚已經知道錯了,那就沒有必要再饒舌訓斥了。以後,老禪師也沒有再提起這件事,可是禪院裏所有的弟子都知道了這件事。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夜裏越牆出去閑逛了。

  你們知道那個小和尚是誰嗎?這個小和尚就是我啊。

  輕輕地告訴你

  我看了看阿嘉羞愧的樣子和孩子羞愧的樣子差不多,就說:“我的師傅就像一位慈愛的家長,那么容易地就寬恕了我的錯誤,我心裏愧疚極了,從此我就下決心,決不做對不起師傅的事情,也決不做違反寺規的事情,潛心悟禪。對待一個犯錯誤的人,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我們做人就要像我師傅那樣有度量,要懂得寬容。當別人或者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訓斥並不一定能起到作用,有時不如寬容一下,給別人或者孩子提供一個冷靜反省的時間,從而使其改過自新不好嗎?”

委婉的螺釘 順耳的忠言

9 委婉的螺釘,順耳的忠言

  艾老的煩惱

  艾老太太來找我,我剛出去,她等了我一個上午。中午我從相國寺回來,艾老太太一見我,就開始嘮叨個沒完。我說:“別急,艾老太太,喝杯茶,慢慢說。”艾老太太說:“小良又和他妻子吵架了,一個比一個凶,現在的年輕人咋就這么不可理喻呢?我把他們兩個叫開,一個人被我訓斥了一頓,誰知道兒媳婦竟然和我吵了起來,我可是為了他們小夫妻兩個好啊,結果小良一看,逮著她揍了起來,我就揍小良,誰知道小良一氣之下就走了,兩天都沒有回家了。”

  小黑的故事

  我說,是這樣啊,艾老太太,你別傷心,等小良的氣消了,他自己會回家的,他又不是小孩子了。你一面喝茶,一面聽我說個故事好嗎?

  艾老太太說,我來就是想聽你講故事的。

  山頂上住著一位智者,他的眉毛和胡子都已雪白,誰也說不清他有多大年紀。

  附近村莊的男女老少都非常尊敬他,不管誰遇到大事小事,都來找他,請求提些忠告。智者總是笑眯眯地說:“我能提些什么忠告呢?”

  這天,又有年輕人來求他提忠告。智者仍然婉言謝絕,但年輕人苦纏不放。

  智者無奈,他拿來兩塊窄窄的木板,兩撮釘子:一撮螺釘,一撮直釘。另外,他還拿來一個榔頭,一把鉗子,一個改錐。

  智者先用錘子往一塊木板上釘直釘,但是木板很硬,他費了很大勁也釘不進去,倒是把釘子砸彎了,不得不再換一根。一會兒工夫,好幾根釘子都被他砸彎了。最後,他用鉗子夾住釘子,用榔頭使勁地砸,釘子總算彎彎扭扭地進到木條裏面去了,但他也前功盡棄了,因為那根木條也裂成了兩半。

  智者又拿起了螺釘、改錐和錘子,他把螺釘往另一塊木板上輕輕一砸,然後拿起改錐擰了起來,沒費多大力氣,螺釘鑽進木板裏了,沒有一點縫隙。

  智者指著兩塊木板笑道:“忠言不必逆耳,良藥不必苦口,人們津津樂道的逆耳忠言、苦口良藥,其實都是笨人的笨辦法。硬碰硬沒有什么好處,說的人生氣,聽的人上火,最後傷了和氣,好心變成了冷漠,友誼變成了仇恨。我活了這么大,只有一條經驗,那就是絕對不直接向任何人提忠告。當需要指出別人的錯誤的時候,我會像螺釘一樣婉轉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艾老的感悟

  艾老太太說:“我明白,小黑師傅的意思是我勸架和教育孩子,話說得不夠委婉,太直接了吧。”

  我說:“是的,人們通常認為,忠言必定逆耳,良藥必定苦口,所以,在人際交往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說的人生氣,聽的人也不舒服。其實,忠言不必逆耳,良藥也不必苦口,只要婉轉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就能達到同樣甚至更好的效果。”

  艾老太太說:“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我說,這樣,艾老太太,你再聽我給你說個今天見的事情。

  我從相國寺出來,走到鼓樓街車水馬龍的大馬路邊上,圍了一大群人,原來是一對年輕夫妻在吵架。男的有三十來歲,戴副眼鏡,模樣斯斯文文,像個教師。女的面容憔悴,哭得十分傷心,吵著要撞汽車尋死。

  丈夫大聲責罵妻子“沒知識,跑到大馬路上當眾出醜”,並且越罵越凶,越罵越難聽。妻子則越哭越響,一旁也有人在勸,可根本不頂用。

  這時,有位老人走上前,拍了拍那個男的肩膀,說:“你戴副眼鏡,看起來像個有文化有知識的人。你有知識,就不要悶在肚子裏,要拿出來用……”老人故意把“用”字拉得很長,並且說得很響。那男的聽到了這話,頓時覺得很慚愧,不罵了,站在那裏發愣。

  老人看男的似有所悟,又接著說:“你既然這么有知識,就應該用你的知識來說服你的妻子,怎么可以張口就罵呢?這樣做,不是辱沒了你的知識嗎?你們還是先找個地方,冷靜下來,然後再好好地談一談吧。別在大街上這樣,讓人看了笑話。”

  男的越聽越慚愧,最後像泄了氣的皮球,低著頭一言不發。

  這時,老人又走到女的身旁,說道:“有話好說嘛,找親朋好友道道苦,訴訴委屈去,把心裏的不快講出來,幹嗎要撞車呢?汽車可都是個大力士,你這么個瘦瘦弱弱的人,怎么能撞得過它呢,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眾人一聽,都大笑起來。那女的被大家笑得不好意思,倒也不哭了。

  經過老人的一番勸解,夫妻倆不再鬧了,而是相互攙扶著慢慢地走到公共汽車站,上車走了。

  我心裏很佩服這位老人的講話技巧啊,艾老太太,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輕輕地告訴你

  我接著輕聲說:“艾老太太,把忠言說得委婉一些並不難,只要你把話說到點子上,說到對方的心坎上,就可以實現。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勸說別人和教育子女的事情,在勸說和教育時,要注意語言技巧的運用,一定要把話說到點子上,說到對方的心坎上,把忠言說得順耳一點,把良藥調制得甜淡一點,這樣,勸說和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著的意義和以德報怨

10 活著的意義和以德報怨

  依依的煩惱

  這一天依依帶著上高中的女兒媛媛來見我。媛媛是個很秀氣很憂鬱的女孩子,氣質有點像林黛玉。依依說:“小黑師傅,這孩子現在學習、品德、身體都挺好,特別是上了高中以後,一直很乖。可是前一陣子突然就成這樣了,成天想著要死,覺得活著沒有意思。”

  小黑的故事

  我問媛媛:“是這樣嗎?”

  媛媛點點頭。

  我說:“你為什么突然就有了想死的念頭呢?”

  媛媛說:“我覺得我活著毫無用處。”

  我又說:“為什么呢?”媛媛:“那一天我們上體育課,老師教了幾個健身操的動作,我怎么都學不會,老師說我一點用都沒有,這么簡單的動作都不會,然後讓全班的同學都做,結果他們都學會了,只有我不會,從此以後,我發現我真的是沒有用,過去會做的題目,現在也做不對了,你說我這么一個沒有用處的人,不死幹什么?”

  我說:“原來是這樣,你們的體育老師誤解你了。還有,你的體育老師很沒有文化啊,他不知道人為什么活著。”

  媛媛說:“是嗎?那你說說人活著的意義。”

  我說,其實我也搞不清楚,還是聽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有個人很不幸。

  在他童年的時候,母親就因為想不開而自殺身亡。母親自殺的時候,他正好看見了,於是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就留下了陰影,這種陰影一直無法從他心裏抹去。

  在他十五歲的時候,弟弟也自殺了。親人們接連不斷的死亡給了他一種錯覺——死亡才是人的最終去處。於是他也嘗試死亡,但是屢次得救。

  報恩寺的住持看他可憐,將他收容在寺中。但是,他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用處,留在人間只能是痛苦,還不如一死了之。

  一天,住持去看望他,見他精神萎靡,便對他說:“我不能救你,你要自救!你可以每日坐禪,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坐禪其實是沒有用的。”

  那人疑惑地問道:“既然沒有用,那為什么還要坐禪呢?”

  住持回答說:“就是因為沒有用,所以才要坐禪啊!”

  那人頓悟了:“人活著不是為了用處,而是為了一種自然的生存。”

  媛媛的感悟

  媛媛說:“我明白了,小黑師傅,人活著不是為了用處而是為了生存。真好!我以後可以經常來找你說話嗎?還有,我可以領我的同學來找你嗎?”

  我說:“當然可以。你很聰明媛媛,你一定要記住,生死是很自然的事,不應該刻意去追求,更不應該去尋死。人活著不是為了用處,不是為了尋找最終去處,而是為了生存。為了生存而活著,活著就這么簡單。”

  媛媛說:“嗯,我記住了,小黑師傅,回去我就找我們老師算賬,差點把我害死。”

  依依也說:“是要和他好好算算賬,差點讓我失去孩子,你說這個老師的素質怎么這么差啊?”

  我說:“你們母女兩個再聽我說個故事好嗎?”二人點頭。

  從前有一位老人,他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徒。為了讓兒子們多一些人生曆練,他便對三個兒子說:“你們三人出門去,三個月後回來,把旅途中最得意的一件事告訴我。我要看看你們哪一個所做的事最讓人敬佩。”他的三個兒子聽完後,就動身出發了。

  三個月到了,三個兒子都回來了,老人就問他們每人所做的最得意的事。

  長子說:“有個人把一袋珠寶存放在我這裏,他並不知道有多少顆寶石,假如我拿他幾個,他也不知道。但等到他向我要時,我原封不動都歸還給了他。”

  老人聽了之後說:“這是你應該做的事,若是你暗中拿他幾顆,你想你會變成什么樣的人?”長子聽了,覺得這話有道理,便退了下去。

  次子接著說:“有一天我看見一個小孩落入水裏,我救他起來,他的家人要送我厚禮,我沒有接受。”

  老人說:“這也是你應該做的事,如果你見死不救,你心裏過得去嗎?”次子聽了,也沒話說。

  最小的兒子說:“有一天我看見一個病人昏倒在危險的山路上,一個翻身就可能摔死。我走向前一看,竟然是我的仇敵,過去我幾次想報複他,都沒有機會,這回我要弄死他,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但是我不願意暗地裏害他,我把他叫醒,並且送他回家。”

  老人不等他說完,就十分贊賞地說道:“你的兩個哥哥做的也是符合良心的事,不過你所做的是以德報怨,那就更難得了。”

  輕輕地告訴你

  我講完故事,輕聲又說:“能做到以德報怨才是最讓人敬佩的事!做該做的事,是不昧良心,但做到原來不易做到的善事,則更能彰顯人性的光芒。尤其能做到以德報怨,寬恕仇敵並能適時援助對方時,可以稱得上是難能可貴。媛媛啊,你既然已經知道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生存,就該好好生活,好好學習,不該把精力浪費在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文章來源:

  1.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34&&id=1679&cid=160

2.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35&&id=1679&cid=160

3.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36&&id=1679&cid=160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