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智慧100 聖嚴法師著 做人原則 目不邪視 蓮華功德

來源:網絡轉載  智慧100 作者:聖嚴法師著

智慧100 做人原則 目不邪視 蓮華功德
智慧100 做人原則 目不邪視 蓮華功德

做人原則

  貴而無智則為衰,智而憍慢亦為衰;持戒之人而毀戒,今世後世一切衰。──大智度論卷一三.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義

  這個偈中為我們指出:權貴中人沒有智慧,智慧之人心生驕慢,持戒之人不守戒律,這三種人的下場都不會好,這也可以看作是做人的原則。

  「貴」是身分高貴、地位高貴。有人出身名門,因祖上餘蔭而貴;有人後臺可靠,藉他人之勢而貴;也有人因財富而貴,因權勢而貴;也有人因為助人脫離苦難 危險而被尊為貴人。不論這高貴的身價是由於自己努力得來或憑藉他人靠山而有,如果貴而無智便不算貴人。擁有財富權勢而沒有智慧來善用財富權勢,為天下人營 造幸福,便成土豪劣紳,使成守財奴,便成為富不仁,便成惡官行惡政。智慧是公而忘私,是捨己而從人,是對是非曲直、利害得失、公私內外、上下左右都分得很 清楚,且能當機立斷、明察秋毫。如果有財勢權勢而無智慧,則被人瞧不起,高貴的地位也可能保持不久;縱然此生可以保住,身後英名不保,前途多苦,甚至遺禍 子孫,遭人不齒。這是衰的意思。

  「智而憍慢亦為衰」,這跟貴而無智不同。有人得少為足,有些小悟境,便起增上慢;有人恃才傲物,認為自己才氣縱橫、高人一等,在任何場合都覺得是鶴立 雞群而自高自大。憍慢是驕恣傲慢、目中無人。其實這種人僅有小聰明而不能謙虛,不會受到尊敬和擁戴,以致懷才莫遇,覺得世人皆醉我獨醒。他不能接受社會, 社會也不能接受他;往往消沈悒鬱或憤世嫉俗,最糟的可能走上玉石俱焚、自毀毀人的絕路。

  倘若「持戒之人而毀戒」,對一個修道人而言,他的今世後世一切都不必談了。這是告誡佛教徒一定要有行為的準則,不可做的不能做,必須做的非做不可。這 叫持戒,否則,不僅現在受人輕視和批評,來世也將受惡報。一般人也可用到這個準則,在任何團體中,必須遵守該團體的規則和倫理。若該負的責任不負,所行之 事有損團體的形象和榮譽,當時固然得不到好的結果,甚且由於因果的關係,在未來的生涯中也可能會受到很多的影響。

目不邪視

  寧以赤鐵,宛轉眼中;不以散心,邪視女色。──大智度論卷一四.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義

  從字面看,這是說寧可把火熱的鐵塊放在眼睛裡,也不要以邪念去看女色,似乎是把女色看成極可怕的事物。佛教對女性如何定位,對兩性關係是否重男輕女呢?

  這是對出家比丘的教誡,因為出家人最重要的生活守則,便是禁絕男女的性行為,所以非關重男輕女的觀點。不過,如果已對佛法有了相當認識的一般人,已對菩薩精神能夠體會的在家居士,也會養成這種的人格修養。此處最要緊的是說,不應邪視女色,未說必須厭惡女性。

  一般人的經驗,眼中進入一粒砂子,都會痛苦不堪,更何況此偈是用燒紅了的鐵塊,在眼中轉來轉去,這種痛苦可想而知;而用散心邪念去看美麗的女人,其結 果所受果報,可能更比赤鐵在眼中宛轉來得嚴重。這不是講女人不好,不是講女色罪惡,而是因為自己是修道的人,如果念頭不是放在利益眾生或關懷眾生的立足 點,卻以邪念去看面前的美色,這是犯戒的行為,跟著來的可能發展出更可怕的結果;為了堅定持戒的誓願,所以要下如此的決心。

  同時,任何人若以神不守舍的心情,再以邪惡的眼光看人,便是不尊重自己的品格,也是對於對方的不敬,女性也是人,豈可以邪念邪視她們。倘若以邪念看女 性,接下來可能對於當前的女性,造成更大的傷害;一個出家的比丘,到了這一地步,不僅他自己失去了出家人的身分,也對全體出家人的形象帶來無法彌補的損 失!

  即使是在家的男性,如果是有教養的君子,也不應以散心邪視女性,不論美醜,當以莊重禮貌的態度相待。為了防止欲念的衝動,在與美豔的女性相遇之時,不 妨把年長於己者視作母親或胞姊,年少於己者視作女兒或胞妹,乃至將之看作是來救助自己的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那就不致有邪思綺想了。

  其實,女人也愛看美色,不僅愛看俊男,也愛看美女。也有女性會以挑逗的眼神看男人。因此,如果釋迦牟尼佛教誡女性的出家弟子,應該也會說:「不以散心,邪視男色」了。問題不在於女色與男色,乃在於邪視與正視。

蓮華功德

  柔軟慈心根,無上大悲莖,功德葉智華,持戒為妙香。──六十華嚴經卷四三.離世間品第三十三之八

  以大慈為根,以大悲為莖,以功德為葉,以智慧為花,持戒則發出微妙的香氣。《華嚴經》以植物來比喻菩薩,具體而生動,一般人也都可以自我期許的。

  這個偈子是用蓮花做比喻。佛經中說,諸佛菩薩的世界叫蓮池,並且形容諸佛菩薩的出生是蓮花化生。一般凡夫是父母所生,是血肉之軀。這四句偈,也是形容佛和菩薩的心境、智慧及其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力,給人美好、可親的感受。

  什麼樣的人會受到眾生熱誠的歡迎呢?是佛與菩薩。人間有沒有這種人呢?有!有的在片段的時間會表現出來,有的在一生之中一直默默奉獻而未張揚。有的名氣大,有的籍籍無名,直到他做完了、離開了或過世了,影響力依然存在,才讓人發現他的偉大。這些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佛菩薩的化身,或者在學習佛菩薩的精神。

  「柔軟慈心根」,柔軟與剛強相反,佛法說柔軟比剛強好,慈悲比忿怒好。柔軟能動人、感化人,而且本身不會受傷;剛強的人一時可能佔到便宜,但時間一久必傷己傷人。我們學習佛菩薩,以柔軟態度、慈悲的心腸作為處世待人的根本,必能廣結人緣,博得社會的依賴。

  「無上大悲莖」,莖是蓮花從根部到花葉之間的幹部。根在水底泥下,不顯現於外;莖則在泥上,從水中伸出水面,也就是形容菩薩的慈心蘊於內而悲心現於外,故以大悲來稱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功德葉智華」,這裡講的功德,主要是做布施,即是以慈悲心結眾生緣、幫眾生忙,做一切對眾人有益的事。好比紅花當以綠葉相配,蓮葉出了水面,是為了與蓮花相配;慈悲功德,是從無我的智慧產生,智慧燦爛鮮美,功德莊嚴殊勝。蓮花不能離開根、莖、葉而單獨存在,象徵著悲智必然是相輔相成。

  「持戒為妙香」,蓮華代表佛菩薩利益眾生的功德莊嚴,那就是慈悲及智慧的功能,對於他人的影響,就像是蓮花的芳香。而此微妙的芳香,是從諸佛菩薩的威儀戒行中表達出來。菩薩持戒有兩層意思1.:應該做的一定做,2.不該做的絕對不做。這種人是大善知識,是人間的善友,為大眾所喜親近。

  一般人雖不是大菩薩,但是這種悲智及持戒的心行,是可以學習的。

故事來源︰https://ift.tt/3m4qAI5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8&&id=146&cid=53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9&&id=146&cid=53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