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千年等待


  有個年輕貌美的少女,出身豪門、多才多藝,她家的門檻都快被媒婆踩斷了,她仍不想出嫁,因為她始終都在盼望如意郎君的出現。

      有一天,她去廟會散心,在萬頭鑽動的人群中,瞥見一名年輕男子,心中確知就是她苦苦等待的人,然而,場面雜沓擁擠,她無論如何都無法靠近那人,最後眼睜睜地看著心上人消失在人群中。之後,少女四處尋找此人,但這名年輕男子卻像是人間蒸發,再也沒有出現。

  落寞的她,只有每日晨昏禮佛祈禱,希望再見那個男人。她的至誠,感動了佛心,於是現身遂其所願。

  佛祖問她:「 你想再看到那個男人嗎?」
  「是的,哪怕見一眼也行!」
  「若要你放棄現有的一切,包括愛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呢?」
  「我願放棄」少女為愛執著
  「妳必須修煉五百年,才能見他一面,妳不會後悔吧?」
  「我不後悔」斬釘截鐵。
  
      於是女孩變成一塊大石頭,躺在荒郊野外,四百九十九年的風吹日曬,女孩都不以為苦,難受的卻是這四百多年都沒看到一個人,看不見一點點希望,才讓她面臨崩潰。最後一年,一個採石隊來了,選中了她,把她鑿成一塊條石,運進城裡,原來城裡正在建造石橋,於是,女孩變成了石橋的護欄。
  
       就在石橋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見了那個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很快地走過石橋,當然,男人不會發覺有一塊石頭正目不轉睛地望著他。這男人又一次消失了。
  
        佛祖聲音再次出現:「滿意了嗎?」 
  「不!為什麼我是橋的護欄?如果我被舖在橋的正中,就能碰到他、摸他一下了!」
     「想摸他一下?那妳還得修煉五百年!」
  「我願意!」
  「很苦喔,妳不後悔?」
  「不後悔!」

這次女孩變成了一棵大樹,立在一條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每天都有很多人經過,女孩每天觀望,但這更難受,因為無數次希望卻換來無數次的失望。若非前五百年的修煉,女孩早就崩潰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女孩的心逐漸平靜了,她知道,不到最後一天,他是不會出現的。又是一個五百年啊,最後一天,女孩知道他會來的,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動。

  他終於來了!還是穿著她最喜歡的白色長衫,臉還是那麼俊美,女孩痴痴地望著他。這一次,他沒有匆匆走過,因為,天太熱了。他注意到路邊有棵大樹,便想在樹旁休息一下。他來到樹下,靠著樹根,閉上雙眼睡著了。女孩摸到他了,而他就緊靠在她的身邊!但是,她無法向他傾訴這千年的相思。只有盡力把樹蔭聚攏,為他遮擋毒辣的陽光。男人只小睡片刻,因為他還有事要辦,他拍拍長衫上的灰塵,動身前一刻,他回頭看了看,又輕輕撫摸一下樹幹, 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

  當那人逐漸消失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現了。 
  「你是不是還想做他的妻子?那你還得修煉。」 
  女孩平靜地打斷了佛祖的話:「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哦?」 
  「這樣已經很好了,愛他,並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哦!」
  「他現在的妻子也曾像我這樣受苦嗎?」女孩若有所思。
  佛祖微微點頭。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這一刻,女孩似乎發現佛祖微微地吁了一口氣,
  女孩有些詫異:「佛祖也有心事?」 
  「這樣就好,有個男孩可以少等妳一千年了,為了看你一眼,他已經修煉兩千年了。」

佛祖臉上綻放著笑容。

筆者感想:
當你執著某一樣東西時,可能失去的更多。 當你願意放下, 收穫可能會出乎的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四句偈




   有一個商人出外經商,整整三年,辛勤的經營終於獲得了頗為豐厚的收入。眼看年關將近,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便決定速速返回家中與妻子團聚。

商人心想:“三年來我都沒有回家,妻子一定非常思念我,我應該備辦一份奇特的禮物送給她。”

商人信步走到街上,只見街道兩旁擺設著各種貨攤,商人被街頭的一幅招牌吸引住了。只見那醒目的招牌上寫著“賣四句偈”四個大字,字下坐著一位頗為老道的長者。

商人好奇極了,心想自己跑遍天下,看過不少貨品,從來沒聽說過四句偈這種東西,決定一探究竟,說不定能給妻子一個驚喜。

於是他問長者說:“請問什麼是四句偈,多少價錢?”

“你如果有意購買,我才告訴你這舉世罕見的奇妙珍寶,否則請恕我不恭,無可奉告。”長者抬頭答道。

“對不起,我是誠心誠意要買這四句偈,請你告訴我吧!”商人憨厚地笑著說。

“四句偈就是四句話:'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時細思量,壓下怒火最吉祥。'我看你忠厚老實的樣子,特別減價,賣你三十兩銀子。”

商人啼笑皆非,原來這就是稀奇寶貝般的四句偈。他後悔萬分,不過既然承諾,只好硬著頭皮買下。

一路奔涉,辛苦不提,商人趕到家裡的時候,已經是歲暮除夕的夜晚了。

商人一腳踏進家門,見廳中擺了一桌佳餚,兩副碗筷整齊地各擺一邊,心想,妻子興許猜想自己要回家,特意準備了豐富的食物。只是怎麼不見妻子的人影?他走近臥室,原來妻子已經先睡了。

 他走到床邊,正要叫醒妻子,敘敘別後離情,地赫然發現床前端端正正地擺了兩雙鞋子,一雙男鞋,一雙女鞋。

商人怒火中燒,心中大罵:“賤女人,竟敢做出傷風敗俗的事來,敗壞我的名聲。”

商人轉身衝到廚房,拿起鋒銳的刀子,揮手要砍,這時四句偈突然浮上了心頭:“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時細思量,壓下怒火最吉祥。”

商人放下刀子,轉念一想,縱然要​​殺她,也要問個清楚,讓她死個明白,心服口服。於是大聲叫醒妻子,罵道:“不知廉恥的女人,竟然背著我偷人,這一桌酒席,這一雙鞋子,怎麼解釋?”

沉睡中的妻子猛地被驚醒,看到久別歸來的丈夫,手提利刃,凶神惡煞地叫罵,終於按捺不住性子,也尖起嗓門大罵:

“沒良心的東西!你一出門三年未歸,也不捎個信回家,我想年關已近,別人家裡一家團圓,因此我也為你準備一雙碗筷,一雙鞋子。你卻不問青紅皂白,見面就要殺,你殺好了!”

商人一聽,眉開眼笑,忙向妻子陪罪說:“對不起,我誤會賢妻了。哈哈,三十兩買四句偈,實在便宜。”

    商人手舞足蹈,拊掌大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水珍珠



       從前有一個國王,有許多王子,十分想要一個女兒。後來,他的寵妃終於生了一位嬌嫩可愛的公主。


國王非常疼愛小公主,視如掌上明珠,根本捨不得責罵。對公主的要求更是有求必應,從來不曾拒絕。公主就是想要天上的星星,國王也會設法為公主摘下來。


一天午後,雨過天晴,公主帶著婢女在花園中游玩,只見花草樹木,經過雨水的沖洗,潤澤鮮麗,紅肥綠瘦,鬱鬱蔥蔥。


    公主欣賞著雨後的景緻,很快被池塘里傳來的脈脈荷香所吸引。她走近池邊,突然發現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奇觀:池水熱氣經過蒸發,正冒出一顆顆晶瑩剔透、閃耀奪目、光芒四射的珍珠水泡。
 
 公主看得入神,突發奇想:如果把這些水珍珠串成鍊子,戴在頭髮上,一定美麗極了!
    
   打定主意,於是叫婢女把水泡撈上來,但是婢女的手一觸及水泡,水泡便無影無踪。折騰了半天,公主沒有得到一顆水珍珠。
    
   公主一氣之下跑回宮中,把父王拉到了池畔,指著一池閃閃發光的水珠說:
    
   “父王!你一向是最疼愛女兒的,我要什麼東西,你都會給我找到。您看水中的珍珠多漂亮,女兒想要把它串成珠鍊,戴在頭上,你說好不好?
    
  國王無限憐愛地撫摸著女兒的頭髮,笑著說:傻孩子!水珍珠雖然好看,終究是虛幻不實的,怎麼可能作成珠鍊呢?父王另外給你找些水晶珠鍊,一定比水珍珠還美麗!



     “不要,不要,我只要水珍珠做珠鍊,我不要什麼水晶珠。如果你不給我,我就不活了。公主驕縱地哭鬧著。     


  束手無策的國王只好把大臣們集合到花園,憂心忡忡地說:各位大臣們!你們都是舉世無雙的奇工巧匠,如果有誰能夠拿池中的水泡為公主編織美麗的珠鍊,我要重重獎賞。”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如實相告:報告陛下,水珍珠一觸即破,怎麼能夠拿來做珠鍊呢?”     


  “連這點事都無法辦到,我平日對你們的恩澤都白費了。如果無法滿足我女兒的心願,你們就別想活著走出王宮。”     國王盛怒地喝斥道。


  就在這時,從群臣中走出一位鬚髮斑白的老者,他鎮定自若地說:國王請息怒,我有辦法替公主做成珠鍊。只是微臣老眼昏花,實在看不清楚池中的水珍珠,哪一顆比較均勻飽滿,能否請公主親自挑選,交給我來編串?


  公主聽了,一時興起,立刻拿起水瓢,彎下腰身,認真地舀取自己中意的水泡。


  本來光彩閃爍的水珍珠,經公主輕輕一觸,霎時破滅,消失在水里。撈了老半天,公主一顆水珍珠也揀不起來。


  睿智的大臣望著垂頭喪氣的公主,和藹地說:水珍珠本來就是生滅無常的。如果把人生的希望建立在這種虛假不實、瞬間即逝的東西上,到頭來必然一無所得。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的虛名假利、權勢愛欲,就像水泡一樣的變幻不常,無法掌握。過度地追逐它們,只會自陷於痛苦的深淵。面對五彩的水珍珠,我們要能清明地欣賞它的光彩,而不迷惑於它的絢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心念與修行




C:\Users\Pauline\Pictures\Buddha blogger\Picture 84-2.jpg


「胡思亂想」似是現代都市人的通病,越發達越繁榮的地方就越普遍。人的思緒往往會被自身所認知的及周圍環境所牽引著而心隨境轉。越是想控制自己的情緒,越是被自身的業力所牽引著,身不由己地不能自控。當心念一起便容易抑發情緒,冷靜下來,總會深感悔疚。雖知一切都有因果使然,但總會有無明的煩惱,情緒不安的起伏,起心動念在修行上增添了無數的障礙。

在現今物質主義,崇尚享樂、追求心靈與欲望滿足的社會裏,自私、貪念,已像是理所當然的習氣。無論甚麼人,有學識、有經濟、有社會地位或是一貧如洗的窮等人家,都會有胡思亂想,夢想一朝致富的念頭。社會發展步伐急促,一日千里,通脹壓力大,導致生活緊張、身心疲累、心神恍惚的都是繁榮背後的後遺症。心念帶給所有行人是何等重大的考驗啊!
在學佛修行中,無時無刻都警惕自己要觀心念,正行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利利他,經常要迴光返照,犯錯要立刻改過,更要當下懺悔,永不再犯。行人們都明白這些道理,但很多時於每日生活中,自身的情緒、思考、判斷和定力,往往都受業力所蓋障著而做出犯戒的行為。

那怎麽辦呢..…?

我們必須多恭聞 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從而增長正知正見的佛學知識,有了正知正見才能明辨是非,好好修正自身的行為過錯。任何時候精進修行和修法,不要把這一生的光陰白費了,更要利益一切眾生,嚴守戒律,認真學佛,好好修行,才能真正得到受用。

                                                   慚愧的修行人 - 撥開雲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生命在一呼一吸間






    一天,佛陀等弟子們化緣歸來時,問他們道:弟子們!你們每天忙忙碌碌忙忙碌碌乞食,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弟子們雙手合十,恭聲答道: “佛陀!我們是為了滋養身體,以便長養色身,來求得生命的清淨解脫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環視著弟子們,沉靜地問道:  “那麼,你們且說說肉體的生命究竟有多長久?


佛陀!有情眾生的生命平均起來有幾十年的長度。一個弟子充滿自信地回答。


佛陀搖了搖頭:你並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個弟子見狀,嚴肅地說道:人類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發枝,燦爛似錦;冬天枯萎凋零,化為塵土。


佛陀露出了讚許的微笑:嗯,你能夠體察到生命的短暫迅速,但是對佛法的了解,仍然限於表面。


又聽得一個無限悲愴的聲音說道:佛陀!我覺得生命就像浮游蟲一樣,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過一晝夜的時間!


喔!你對生命朝生暮死的現象能夠觀察入微,對佛法已有了進入基本的認識,但還不夠究竟。


在佛陀的不斷否定、啟發下,弟子們的靈性越來越被激發起來。又一個弟子說:佛陀!其實我們的生命跟朝露沒有兩樣,看起來不乏美麗,可只要陽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功夫它就乾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語。弟子們更加熱烈地討論起生命的長度來。這時,只見一個弟子站起身,語驚四座地說:佛陀!依弟子看來,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間。
語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著佛陀,期待佛陀的開示。

    “嗯,說得好!人生的長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這樣認識生命,才是真正體證了生命的精髓。弟子們,你們切不要懈怠放逸,以為生命很長,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晝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幾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應該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每一時刻,勤奮不已,勇猛精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愚人食鹽






   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了很遠親戚的家裡去。主人很殷勤的招待,並煮了好幾道好菜招待這位客人,可是忘了放鹽,所以每道菜都淡而無味。這位客人對主人說:你今天燒的菜都是很名貴,可是淡了一點所以不太好吃,主人說:啊!我忘了放一樣東西,於是到廚房拿了些鹽,放進每一道菜,攪拌了一會兒再請客人嚐嚐,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問主人說:你放了些什麼,菜就那麼好吃?


    主人說:放鹽呀!鹽是百味之源,所以能使每樣菜都好吃。傻人以為鹽既然那麼好吃,回去每餐都買鹽來吃好了,省得煮那麼多菜。於是到了街上買了一大包的鹽,回到家裡急急打開,抓了一把放進口裡!哇!苦澀不堪!以為是被那位親戚騙了。

  各位大眾,世間各人有各人的識,識也有高高低低的差別。是改造自己和利益他人的武器。若是識用之不當!也可能毀滅自己、和害社會。更是要用得不偏不倚,才能發揮效用。否則良藥也會變成毒品。


    比喻貪吃好玩,與斷食偏食都不適中。過分的享樂與吃苦主義都有偏。世間萬事必須適中,過與不及都可能壞事。又比喻有些人做事不負責任,可能一生一世都一事無成,過分的熱衷名利,也會造成爭奪計較而造惡業,或勞碌一生,與煩惱糾纏不休,乃至生生世世都輪迴不息。


世間萬事做得適中,即成功立業。物用之得適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適即人盡其才。時、地、人、都恰到好處,即事事皆通,否則事事都障礙。世間事事物物皆須靠我們的智慧去運用。然則佛教是智慧的宗教。從聞思修去證得,而且生生世世受用無盡。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在修行的時候,有一天聞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半句偈。便捨身去求法。如獲至寶,故而成佛。現在的人卻將三藏經典當作學問研究,貪多而不求實用,不依法去修行。故如說食數寶,沒有得到佛法的好處。

禪宗的祖師,往往一言半句即開啟人的智慧 — 開悟。有人一生埋在禪堂裡,埋在經典裡參研,都不能開悟何故?機緣也、善根也、智慧也、對機對法,遇緣即應。否則多費工夫也沒有受用,所以佛法一點點都很能受用,無善根無緣分的人再多亦沒有用。


    有些不法的人說:德行一斤值多少錢?’  他們視道德良善一文不值!可是對於修行的人來說,德行乃是無上的至寶。一樣一種東西,有的人如寶貝一樣,有的人視如糞土,這就得看人的用途了。就好像有某些信仰佛教的人說:我現在沒有空念佛,也沒有空用功修行,待兒女長大以後,才來好好用功。

  我們一天廿四小時,真的一點空都沒有嗎?我想不是的,都是名和利填藏滿了腦子裡,那裡有空呢?有信心的人把佛法當作至寶,沒有信心的人把佛法當作閒時的消遣品!能不能受用佛法就是在這裡。能受用的人,就是一點一滴也當作寶貝,而受持奉行。不能受用的人,就是聽多了,反而變成所知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