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安祥禪的知與行2 耕雲先生講述 以認識自己為參學的起點 以唯求心安為人生取向 以和諧的家庭作為參禪的道場

來源:網友上傳  安祥禪的知與行 作者:耕雲先生講述

安祥禪的知與行 以認識自己為參學的起點
以認識自己為參學的起點

二、以認識自己為參學的起點

第二個步驟,就是要認識自己。參學的基本課題在認識真實、原本的自己,否則便不可能正確地認知佛,因為真實的自己就是佛。如果你不敢承當,那是自我否定,還參什麼呢?是什麼?佛者覺也。有人問禪師:「什麼是佛?」禪師揍了他一拳,他並不能領會,還說「你再揍我,小心我告你!」諸位都是碩學飽參的大德,對此想必忍俊不禁。說到認識自己,真正的自己應該是歷劫不遷的自己的生命基因與屬性。革命家孫中山先生說:「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國家是人民的累積,而人只是心靈的工具而已。人的行為都是受思想支配、認識指導的,豈不是心靈的工具。所以我們講認識自己,就是認識原本的真心。心有兩個層面,佛經上說得很清楚,今天我們少用名相,說得通俗一些,就說心有兩個,一個是「心為惡源」的心,是人心、假心;一個是「廓然無朕」的心,是道心、真心。

學哲學的人都認同,真實的是原本的,真理只能發現不能創造。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現在的心是怎麼形成的呢?就是色、受、想、行、識的五蘊,加上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堆積在我們心的表面,所形成「後有的心」,由這個後有的心來操縱我們這部肉體機器,就容易產生慣性。這就是存在決定意識,也是真心蒙塵的結果。你想,如果把一個初生的嬰兒,擺在一個與社會隔絕、與人群遠離的地方,不給他受教育,也不學任何東西,他的存活一定是個白癡,什麼都不懂,看到高壓線也不會害怕,見到火車來了也不曉得去躲。可知人的意識是後有的,是因客觀的存在而有的。而原本的心則是主客不二的。

「人身難得」,是因為唯有人才能成佛,其他動物不能成佛,難道說佛法不平等嗎?不是!是「緣不具」──條件不具足。雖然其他動物一樣有頭腦、有本能,但牠的感情沒有人類那麼深,在牠的頭腦裏缺少了理智與思惟的功能。沒有理智與思惟,連是非、善惡、真假……都不能抉擇,是沒有辦法學佛、成佛的。

談到認識自己的方法,這就必須透過反時針方向的反省,今天反省昨天,今年反省去年……一直反省到出生、出生前……。你一時記不得也不要急,慢慢來,不要訂進度,有時間就做,反省到某一階段,會想起媽媽生你時的情狀。也許各位聽了這話會失笑,這可能嗎?我從來不說自己做不到的事,也從不指引別人走自己沒有走過的路,這是可能的。從反省中,我們可能認識假我的形成,也會瞭解到過去的行為都是受到表面意識的支配、操縱,從而切實地找出自己的錯誤、缺點,加以揚棄。從因緣論中我們可以證實與肯定「錯誤與煩惱同在;毀滅與罪惡同步」,人若活在錯誤裏,決不可能享有喜悅與安祥,當你走向罪惡的同時,也就背離了永恆。所以我們一定要擺脫錯誤,若不肯擺脫錯誤,就學佛而言是個大障礙,它會形成業障。什麼是「業」?比方一個公司、一個個體戶,一年經營的總和,叫做業績,業績好就會賺錢,否則就賠錢。我們人也是一樣,累積了太多的錯誤、罪過,一定會活得很煩惱,生活對他而言將是一種煎熬,對生命也將是一種懲罰。如何不讓錯誤累積呢?只有根據因緣法,從反省中找出構成錯誤的條件,徹底加以揚棄它,才能無罪一身輕。否則會永遠活得不瀟灑、不自在。

三、以唯求心安為人生取向

第三個要求,要以「唯求心安」,作為人生的取向。做任何事都應心安無愧、磊落光明。我們做事,可以重效率,做人則決不可重功利。因為人生最可貴的並不是金錢與權力。我在禪學會裏常說,物質的滿足、地位的榮耀,決不是構成幸福的足夠條件,也不能填補心靈的空虛。這在二袓初見達摩時,就為我們留下了「求心安」的榜樣。二袓說:「我心不甯,乞師予安」「拿心來,我給你安」「找心找不到啊!」「那就給你安好了。」這一問一答之間,告訴了我們,人到無心、心自安。當你表面意識停止活動,一切妄想、謬執停止活動,本來真心抬頭的時候,心國自然河清海宴。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人必須付出才能獲得,耕耘才有收穫,如果你不善盡責任義務,不把那些令你心地不安的因素抽掉,而要來求心安,那是不可能。

四、以和諧的家庭作為參禪的道場

第四,是要以和諧的家庭,作為參禪的道場。出家人有寺廟可供參禪,我們在家俗人參禪要住在家裏,如果家庭不調和,搞得烏煙障氣,請問你怎麼修行呢?家是草昧與文明的分水嶺,有了家庭,人才有尊嚴。否則人們相聚而麀,跟野獸又有什麼差別呢?家是倫理道德的根源,有了家才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子有親、夫婦有義。所以說,家是人性尊嚴的基石,也是人類負責任、盡義務的起點。有了家,人才能活得頂天立地,一個好的家庭更是聖賢豪傑的溫床。所以想要修行,先要和諧家庭。什麼叫和諧家庭呢?就是把每個脾氣不同、嗜好不同的家庭成員調和起來,就像小提琴四重奏一樣,音階儘管不同,但卻表現出和諧、美好的旋律。這樣的家庭才有幸福、溫馨,也才能使自己的心靈安適、孩子的發展才會正常。

人們最慣常犯的毛病是不肯反顧自己,老愛挑別人的缺點,好像烏鴉站在豬身上,總是看見別人黑,沒想到自己不但黑,而且是黑得發亮。能夠常常找自己的缺點,改正過來,作家人的榜樣,以愛心來引導家人,久而久之,就能促成家庭的美滿、和諧。一個和諧的家庭,才是我們人生的避風港和加油站,當你遇到挫折、委屈的時候,也只有家才能給予你溫暖和慰藉。如果家庭關係處理不好,修行就很難成功,因為我們講的是人間佛法,不是深山古剎裏的佛法。

文章來源:

  1.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4&&id=540&cid=21
  2.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id=540&cid=21
  3.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id=540&cid=21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安祥禪的知與行1 耕雲先生講述 以緣起性空為正見的基礎

來源:網友上傳 安祥禪的知與行 作者:耕雲先生講述

安祥禪的知與行
安祥禪的知與行

安祥禪的知與行 耕雲先生講述

一九九一年五月三日應北京大學之邀說法紀錄

介紹詞:

我們很高興能請到臺灣中華禪學會的導師耕雲先生,來跟我們座談。

禪學會的宗旨是很符合現代社會人心的。在禪學會成立緣起裏面說:「我們今天儘管利用厚生、成就空前,物質文明,亙古未有,但是富足的生活享受,畢竟填補不了心靈的空虛。」因此耕雲先生希望用安祥禪來改變現代社會大眾心靈的、以及生理的不協調。所以中華禪學會的宗旨是:「淨化人心,和諧社會;弘揚正法,普利群生。以禪會友,砥礪共進;上成下化,嚴土熟生。」

耕雲先生的禪學講話,已經陸續在大陸發行。「安祥集」這本書,經由河北佛教協會、上海佛教協會、三聯書店的印刷發行,現在已經有好多種版本了,幾萬冊的書,在短期內就被索閱一空。目前耕雲先生的另外兩本禪學講話「邁向生命的圓滿」「不二法門」也都在出版、贈送中,引起大陸許多佛學研究者、以及一般大眾對禪的興趣,並紛紛撰文發表讀後感。今天能請到耕雲先生來介紹他的安祥禪,我們感到非常榮幸。讓我們熱烈地歡迎耕雲先生。(北京大學禪學研究會會長樓宇烈)

導師開示

導師開示:

說到禪,不管你有多麼高的才智,都會有一種壁立萬仞、高不可攀、甚至是銅牆鐵壁、無門可入的感覺。比如問「什麼是佛?」「乾屎橛!」,這是什麼答案?完全違反邏輯。何以會如此呢?因為禪的語言我們不懂,禪的幽默我們沒有。自宋朝以後,我們的國家每年用巨量的金錢去買和平,結果受剝削的總是人民,到了元、明、清各朝代,更是每況愈下,在壓迫與剝削下,人民普遍貧窮,那來的幽默感。在我小時候就親眼目睹到,農村普遍缺乏營養,外國人拿牛奶當飲料;中國人只能靠碳水化合物維持生命,獲得一些熱量而已。不但中國人的體格因此而越來越退化,連原本突出的幽默感也逐漸消失,對禪也就更加陌生了。

有些人說:禪,大概是深山古剎、高僧大德和文人雅士的專利品,跟我們市井小民不發生關聯,禪是不屬於我們的。其實錯了!佛說法不是為佛而說,是為眾生而說。佛沒有念過金剛經,孔子也沒念過論語。為什麼佛說的法我們不懂呢?因為我們缺乏幽默感。我舉個例子來說你就會明白,有人問趙州禪師:「你的老師是不是南泉?」趙州說:「鎮州出大蘿蔔」。這位先生回去參了兩三個月,參不出道理來。其實這根本是個幽默話,不用參。比方說,有人問你,「你在北京大學教書嗎?」,你可以回答「天津出鴨梨」──這事兒誰都知道,還用得著問嗎?這就是一種幽默。有個和尚問省念禪師:「臨濟這麼說,你怎麼那麼說呢?」「家家門前火把子」。那時候沒有電燈,有必要時每家門前就掛個火把。意思就是「自家照自家的」你管別人幹什麼?這都是幽默話。有的禪師喜歡用「歇後語」,也有「正令全舉」的,你問的是局部,我全部回答你。

有的時候禪師以有言顯示無言:「什麼是袓師西來意?」「你為什麼不問外面那根露柱?」說了等於沒說嘛!「什麼是袓師西來意?」「庭前柏樹子」,說了也等於沒說。有的時候以無言顯示有言:「什麼是佛?」不說話,只豎一指;或者把拂塵豎起來,這就是以無言顯示有言,雖然無言,但是要寫篇論文的話,十萬字也表達不了。所以說禪的風格、禪的幽默是超乎一般常情的。再拿雲門宗的開宗袓師雲門文偃禪師來說,當初他認為法就是高深的道理,於是跟隨陳睦州學法,追著陳睦州問道,陳睦州每次見他來了就關上門不出來。有一天雲門趁著門還沒有關之前,把腳先伸了進去,陳睦州照關不誤,於是雲門的腳從此就瘸了,雲門這時還大聲的說:把我的腳壓壞了沒關係,你還是要給我說。於是陳睦州說了五個字:「秦、時、鍍、轢、鑽」,這五個字排列組合,至少可以得二十五句,但那一句都找不出絲毫道理來,雲門因而當下大悟。後來成千上萬的人參這個公案,有的人參了一輩子也沒悟,簡直是浪費生命。他們拼命地想把公案解開,這叫「鋸解秤錘」;秤錘原本裏外都是鐵,他偏不信,硬要看看裏邊是什麼,鋸開之後,裏面也是鐵。你若以道理來顯示禪,那是口頭禪;你若用小聰明去猜測「西來意」,那是野狐禪;如果文字通暢而沒有正受,那只是文字禪。所以禪對一般缺少幽默感的人來講,的確是有點兒距離,以致於很多人與禪格格不入。

為了使禪由只契上根而延展到契合更多的人,我們才提出安祥禪,把部分禪的內涵變成外舉,讓人知道心安則祥,凡事求心安。至於說安祥是什麼?我們有首安祥歌,諸位聽了以後就會知道,但最起碼它是心安則祥,它可以在血肉的現實人生生根。我們接到反應說:「安祥禪治好了我的神經病」。還有人說:「讀了十幾遍安祥集,坐骨神經痛不藥而愈」,這讓我很擔心,怕被人誤會我不是正常人。古德說:「欲除煩惱須學佛」。我跟人們談做人的道理時,喜歡先問「你的煩惱從那裏來?」從人來,如果沒有人,你不可能會煩惱,充其量只會感到寂寞、無聊。因為有了許多人,你才會感覺到某人不順眼,某人說話不禮貌、態度不好,於是你就會生氣,煩惱也就跟著來了。這顯示,人們慣於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種愚不可及的反應,就叫「無明」。有感於此,我們才把禪的部份內涵,變成外舉,給它按上「安祥」兩個字。這是一種嘗試,我覺得時代不同了,若再把古時禪師們的作略拿來在今天運用,恐怕不容易相應,單講「觀心」就有很多層次,恐怕耐煩的人也不多。如果提倡參話頭,參到像虛雲老和尚一樣,把開水往手上倒,那還不要緊,要是參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汽車不是汽車,見樓梯不是樓梯,這事兒就很麻煩了,因此,今時不適合參話頭。所以未來的袓師禪,應該是人間的禪,大眾的禪。

古時候參禪的俗人不多,現在則比較多,知識份子參禪的也比較多。我們為了適應當前的環境而提出安祥禪,安祥禪不要求人持齋、念佛、拜偶像,因此你昨天怎麼過活,今天還是那樣生活,唯一要守的是:「不可告人之事不可做也不能想」。像這樣學禪,有沒有人成功呢?當然有!否則我們安祥禪老早就收攤子了。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所有平凡的、普通的、過家庭生活的人,乃至於讀書的人都來學禪,人人理得心安,仰俯無愧地活在責任義務裏。

安祥是一種統一調和、定慧等持的可貴心態。很多人以冥想為享受,想多了之後精神就會疲勞,甚至想一個問題,七八個問題一起浮現,別人問東你答西,時間久了就會造成精神分裂,也就是呈現出多頭意識,這是有害處的。當人卓然獨立,遠離執著,心靈統一到唯有安祥時,遇到任何事情,心靈就會集中地面對它,而提升智能。任何人只要讓心智集中,形成一個焦點的時候,在那個焦點上就會迸出智能的火花;發揮出生命的潛力。愛迪生只受了兩年家教,卻發明了一千多種東西,就因為他並非迫於功利主義,只是因為喜愛,而全心全力的投入、集中在一個研究的那一點上,所以他成功了。而我們很多人的一生,大都是自己埋沒了自己;自己對不起自己。佛說: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與佛平等。如果你把那些多餘的邪思、妄想、謬執都丟掉,讓心地光明磊落,無私無我,與佛所說就吻合了。人一旦突出了私我,就會產生佔有、支配、自我保有等私欲,導致白天怕人,晚上怕鬼。這些東西對於幸福的人生並沒有什麼用處。什麼能解決人生苦樂的問題呢?只有安祥禪。因為就一般人的根器來說,理解袓師禪很難,還是循序漸進,先接受安祥禪較為穩妥。

以緣起性空為正見的基礎

契入安祥禪,首先必須:

一、以緣起性空為正見的基礎

安祥禪既然是佛法,那麼如何將它貫注在日常生活中,讓它在血肉的現實裏生根呢?第一步,就是以緣起性空為正見的基檚。因為思想決定方向,認識指導行為,如果沒有正見,那裏會有正確的行為?佛法講「空」是大家都知道的,天也空,地也空,越空越消極,越消極越煩惱,而煩惱的是一切都空,唯煩惱不空啊!可見「惡取空見」是錯誤的。佛法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肯定「空」具備了無限發展、創造的空間,以及向上、向前開展的無限可能。試想,如果沒有活動的空間,還能幹些什麼?這個茶杯若不空,一塊玻璃擺在這兒有什麼用?船若不空,一下水就沉了。喇叭不空能吹響嗎?所以說「空」是萬有之母體,也是萬有之妙用。為什麼會說空?因為萬有來自「緣起」,緣就是條件和導體。通俗一點說:宇宙的森羅萬象,無一不是條件的假合,沒有永恆不變的個別的自我。是條件相互依存,此有故彼有,當條件分離的時候,什麼都沒有了。這些顯示了大宇宙的生機與活力。

宇宙從浩瀚的星海到一個最小的原子,都是條件的組合,絕無單一存在的事物。試把原子的電子、中子、質子分開看看,它能個別存在嗎?它不就當體是空了嗎?既然條件一分離就成空,可見它原本的素材就是空。萬物以空為素材,空能創造一切,這便證明空是無限發展的餘地、無限創造的勢能,那裏會是「沒有」呢?所以我們對於「空」不僅用不著消極,反而應抱持著無限的希望才對。當我們瞭解一切都是條件的組合,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因此人與人之間更要團結、和諧、包容、諒解,珍惜這可貴的「緣」。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一種初動力,加上許多條件,組成功的事物,當體是空,因為它沒有原本如此、永恆如此的實質啊!原本沒有的,最後還是歸空。事事物物都是由空裏來,到空裏去的。必須先瞭解空義,才能正確認識佛法。空,是非常積極的,它不但對我們的人生是解脫之因,對我們研究學問也有莫大的啟導力。如果我們鼓足勇氣、勉強給它下個界說,「空」是什麼?「空」是宇宙萬有的原因──宇宙萬有莫不從空裏來,又回到空裏去,所以我們畫個圓來代表;各位早上起床是休息的終點,同時它也是工作和學習的起點,把點放大之後,它就是個圓,宇宙一切都可以作如是觀。「空」是什麼?「空」是萬有的共同原因;「緣」是什麼?「緣」是創造的唯一的手段。音樂家用幾個簡單的音符,譜出了不朽的樂章,美術家用簡單的線條、色調,勾繪出絢麗的畫面,建築家用力的結構,完成了宏偉的建築,科學家用三個中子打進鈾二三五,變成鈾二三八,產生了核子的連鎖分裂。這些都是條件,不同的條件創造出不同的型態與功能,產生了不同的結果。乃至於整個社會、國家……也都是條件的組合。

佛法講求因緣、動機、條件,同因未必同果,同因同緣才會同果。好比甲乙兩人同時想找塊地種菜,甲的地選在兩棟大樓之間,採光不好;乙的地選在郊外遠一點,採光良好,水土保持也不錯,到了收成的時候,甲收穫的是一批黃黃的、發育不良的蔬菜,乙則是一批健康、鮮綠的蔬菜。相對的,我們做人為什麼不快樂?也可以把不健全的因素找出來、揚棄掉,就會擺脫煩惱了。我們學禪、學佛,不可不認識緣生。不瞭解緣起法,就不可能瞭解真空,建立「正見」,發為正行。

文章來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540&cid=21,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2&&id=540&cid=21,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3&&id=540&cid=21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2021年9月28日 星期二

中華禪風的演變2 耕雲先生講述 禪者的德操 結論

來源:網友上傳 中華禪風的演變 作者:耕雲先生講述

中華禪風的演變 禪者的德操
禪者的德操

四、禪者的德操

參禪發現到自己亙古未迷,本來是悟以後,必須根據自己的理念,鞭策自己努力的方向和修持作為,因為悟,只是有了正見、正受。

(一)消陰去蓋

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道理悟了,悟與修行的次第都不存在,只有一個真實無為法,用不著修因求果;但是無始以來的習氣、心垢以及前塵緣影所累積的慣性,必須於日常生活中把它淡化掉,使自己悟了的一種人生新境界,變得很熟悉(生處使熟),過去前塵幻影所覆蓋的陰暗面,必須反省、發露、徹底懺除(熟處變生)。

修行,就是要消陰去蓋。

消陰:消除五陰──色、受、想、行、識的陰暗面,使心變成純陽,而後言行全是正大、光明、磊落。

去蓋:去掉名、利、食、色、睡的五蓋。五蓋是很難除的:食,誰能不吃飯呢?色,既然有性激素,誰能沒有性衝動呢?名利,人人好名好利,喜戴高帽子,一個人被譭謗,他絕不會說:我問心無愧,毫不介意。雖然問心無愧,冤枉了他,他也會生氣、煩惱,一生氣和煩惱,無明妄動,真心就被覆蓋,所以,食、色、名、利,乃至睡眠,都是要從多至少,以至於無。我講這話好像違反生理,人怎麼能夠沒有睡眠呢?到那個時候你自會知道,各位不可勉強,如果你馬上停止睡覺,那就糟了,當你秒秒安祥,禪定功夫漸漸加深時,睡眠自然會越來越少,最後變成了純陽,自然就沒有睡眠了。

一個人證得了禪的心,那是最大的瑜伽(聯合)、最大的相應,因為每一個水分子投入大海,全大海都是它,每個水分子都是H2O,不是相似,不是相等,而是全同。當我們把生命融入大圓覺海,全部宇宙實相就是我;到那時,生命力極為旺盛,不需要睡眠了。得了佛果的人,只要禪定幾分鐘就夠了;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每天調心一、二十分鐘,精神就極為充沛。

因此,修行的人或由師父的心光所喚起,或者是自己集中意志的成果,當你的「摩訶般若」發露以後,你確實能走在千萬人的大街上,好像獨來獨往,這就是離執禪定,禪宗叫作破初關。

(二)反省懺悔

懺悔即是反省,若不反省,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種類型的人。有人罵我:你是什麼東西?我一反省,的確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東西,究竟自己是什麼東西?我不知道。梁武帝問達摩:對朕者是誰?達摩回答:不識!並非故弄玄虛,祖師所答,的確是實話。

反省,以時間為經,對人接物處事為緯,凡是問心有愧,令心不安的事,都毫不隱瞞地寫出來,其目的在使其向陽、曝光。最好找個你所信賴的大德作證明,在佛前懺悔,千萬別以為這樣做是沒面子的事,面子是什麼?是我執,有我執就有煩惱;垛生招箭,你立個靶子,就有目標可打,靶放倒了,打誰?所以,一切煩惱由我執來。我執是虛假的自我,因為有我,就有我高興、我不高興;每個人的好惡心不同,價值標準不同,你太注意別人,會發現人人不合你的意;有的暫時合你的意,過幾天又不合你的意了;有的這樁事合意,那樁事不合意……若是這樣,生活對你就形成了一種懲罰,處處不如意,那不是活得太苦了嗎?何以如此?都是自己對,別人錯。一個人抱著這種概念而活,活得很悲慘,甚至寢食不安,呼天搶地,椎心泣血,惶惶不可終日,好像末日到了似的;而事過境遷,回想一下,又不禁啞然失笑,這就是我執作怪,若無我執,天塌下來當草帽戴。所以人必須懺悔,悔其從前,改其以後,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永不再犯;君子不貳過。若無這種決心,佛法不容易學。

經上說: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又說:善男子,善女人,能接觸正法,都是上上的好人,若非好人,遇不到正法;縱然值遇,缺乏誠、敬、信、行,也不配修學正法,勉強修,也是自不量力,不會相應。

(三)知止主敬

有人說:法門無量誓願學……。要學,應是一門深入,再一門深入,絕不是這個學一點,那個學一點,變成一個拼盤。

若是參禪大澈大悟了,其他各宗就勿須學了,因為佛法是不二法門,「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之語可為明證。古人說:貪看天邊月,失卻手中珠。那些原本不有的虛幻,你去追它、去求它,浪費一生的精力,結果反而把你那原本寶貴的東西弄丟了,誰都不願意聽別人說自己不夠聰明,其實,誠愚不可及,如果不「知止」,你保任個什麼呢?

知止,知道了這個是我的本心,什麼東西都可以丟棄,唯有這個不能丟掉。古人說:暫時不在,如同死人,這很嚴重,因為我的表面意識停止了,暫時恍惚沒有關係,可是我的本心被覆蓋,那就是法身被埋沒。因此,自己應該知道在那一點上去致力。

如何主敬呢?這個不是隨隨便便的小事情,馬馬虎虎是不會成功的。敬就是不放逸、不隨便、不散漫、不吊兒郎當,極認真、極誠懇地去做,要把全生命、全感情、全理智、全人格投入,能如此,才會成功。

(四)慈悲喜捨

慈、悲、喜、捨,是佛的四無量心行,我們既然是佛子,應該認真地去實踐。佛經上講得太深了,在此作個淺說:

慈──是與樂,就是無緣大慈;緣是條件,無條件的同情,對眾生的煩惱,當作自身的煩惱,方便解除而與之以樂。

悲── 是拔苦,對眾生的痛苦,有感同身受的同感,有切膚之痛的同感,這如果不是修行接近到大圓滿,只能唱唱高調。有很多人一天到晚念四弘誓願,大多都落了空。聽說有位大德,他嫌普賢願王的願不夠多,把它增加到二百願,如果有人想壓倒他,可以加到二千願。你能真實踐履幾個誓願呢?若不能認真徹底的去實行,是極為空洞的。

為什麼說生命接近圓滿時才有真慈悲?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親切地體會到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生命毫無差距、彼此毫無差別的話,仍然你是你,我是我,他不可能會產生感同身受的情操。

喜── 指月錄中有個婆子燒庵的公案,那個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冷冰冰毫無熱情的修行人,被一向供養他的婆子燒掉茅庵,把他趕走了。我們看有哪一個稟賦深厚的天才是情感冷漠、意志消沉的?一個天賦深厚的人,必定是熱情洋溢、活力旺盛的。修行的人要喜悅要忘我;喜悅是生命的陽光,生活在這天地間,要常存感恩想,自然會喜悅。

無論動、植物乃至器世間的一切,都是一真法界實相的呈現,而生命本質不變的屬性,就是「覺」,覺即是佛,眾生性即是佛性。所以大修行人修行圓滿或接近圓滿時,對一切眾生有種非常親切的感受,而且會深深地覺得人身難得,因為一般眾生(動物),牠只有極微的智性,極少的感情,百分之九十幾的本能,牠們一生中只有兩件事:謀食和求偶。唯人兼有理性、智性、思想、情感和本能。

人的本能,似乎也比其他動物高,一般動物沒有像人那樣複雜、頻繁,人可說樣樣都高;人有一般動物所沒有的理性,比一般動物高百分之九十九的智性,因此人的理性、智性加上感情,就是構成人類文化思想三大主流的知、情、意。人把情感投入他的理性上,就產生出嶄新的智性,智性發揮到最高度,人才能修行。所以修行人應該喜悅,活在相互幫助、相互依賴才能生存的大宇宙間,應該知道感恩,感恩能產生喜悅,一般人忽略了這一點,所以他活得很苦。

不要以為生活不如意,而怨天尤人;沒有人能夠完全得到一個符合他主觀願望的環境和遭遇,連全知全能的上帝都包括在內。上帝只有一個獨生兒子──耶穌,上帝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祂的愛子被驅逐、被譭謗、被出賣,最後被謀殺,連上帝的兒子都如此,你、我敢和上帝的兒子比嗎?事實上,你、我比起上帝的兒子,已經占了很大的便宜了;耶穌三十多歲就被謀殺,而我今年已活到六十多歲了,我真感謝!所以要常常喜悅。

佛經中有弟子見佛時問候說:世尊!少病少惱否?這說明世尊也會生病,不過,佛生病比較少,煩惱也有,不太多而已。因此你、我小小的煩惱,不必介意,因為人生沒有完全合乎他主觀願望的一切,主觀的本身就是一種病態、一種罪惡,我們要知足、要感謝。

若有機會去看看那些殘障復健院裏的病患,你若問他「人生最大的願望是什麼?」他一定會說「我若生得和你一模一樣,我就真歡喜了!」就是這樣啊!各位試回憶一下,當你生病痛苦時,爹呀媽呀的亂叫,這時若問「你想要什麼?」你一定說「我只要病好了,我就完全滿足了。」可是,當你病好了,毛病又來了,你並不滿足,應該歡喜而不歡喜,所以說:人生是罪惡的,這話是有幾分道理。

捨──內捨六根,外捨六塵,一切皆捨,捨到最徹底的時候,把「我」亦捨掉,把「法」亦捨掉,二執斷、二障除,徹底清淨、安祥。捨得徹底,才是無餘涅槃,人有肉體,修行就不是圓滿。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這話極有道理,修行人可以仔細去玩味。

結論

五、結論

最後,以世尊的傳法偈作個結論。世尊說:「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法本法無法──第一個法字,是學習效法的法。本法是原本如此的法,真實的一定是原本的,你要學那個原本如此的真理,那個真理根本就是個無。這句偈語是說,你要學原本的那個真理,其實原本就沒有什麼叫做真理。

無法法亦法──是說原本沒有的真理,就是你要學習的真理;你所要學的不是「有」,而是「無」。

今付無法時──今天把那個原本「無」的真理給你了。

法法何曾法──第一個法字是學習,第二個法字代表「無」的道理;你學習真理,何嘗學到了什麼東西?

這就是大般若經的「歸無所得」,以有所得心學無為法,是不相應的,全部存在都給你,你往哪里放呢?何況你和存在不是對立的。由此,我們知道,真實的必是原本的,原本什麼都沒有,哪里有什麼道理?沒有什麼叫做法。以前在台南市禪學會成立時,我就給佛法下了個極其明確的定義:佛法者,成佛的方法也。佛法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方便、一種方法,修行人切莫執著它。

原本什麼都沒有,而我們所要修學的,就是要發掘出那個原本就是真實的;只要證得了真實,就知道我們的生命,除了電腦作用外,原本的生命,原本就是獨立,原本就是解脫,原本就是平等,原本就是普遍,原本就不是對立,原本不曾生,原本沒有死……。

用真理性證得宇宙的實相,而達到生死苦樂的究竟解脫,完成生命的圓滿。

謝謝各位!

文章來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4&&id=547&cid=21,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id=547&cid=21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2021年9月27日 星期一

中華禪風的演變1 耕雲先生講述 參禪的根器 中華禪風的演變 參禪的心路歷程

來源:網友上傳 中華禪風的演變 作者:耕雲先生講述

耕雲先生講述
耕雲先生講述

耕雲先生講述

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於臺北市

今天和各位談談中華禪風的演變,參禪的心路歷程,以及參禪須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一、參禪的根器

我們講參禪,首先必須確定參禪的根器;也即是說,哪些人適合參禪,哪些人不適合參禪;焦桐可以做琴,不可以做棟樑,楠木可以做棟樑,但不可以做琴。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根機,如果根器不相投,學法就不可能會有成就。

參禪的根器,從什麼地方去看?應具備什麼性向、氣質才可以參禪呢?

(一)從動機上來看

學法,最要緊的是動機,所謂因正果圓,如果因地不真,便會果遭迂曲。

有些人參禪,覺得禪很玄、很妙,他要作一個很玄、很妙的人,所以去參禪,像這樣的人,因地便不正確。禪雖然很妙,但它是一般的,而非特殊的,並無神秘可言。如果為了追求奇特、神秘而參禪,動機不正,學禪便會走偏,一旦走上談玄說妙之路,便會自生障礙而脫離實踐。

如果有人對佛法、對禪懷著一種神秘感,為了要發掘神秘,獲得神秘,或者要突破這個神秘而來參禪,像這樣的動機,顯然不正確;真理既是一般的,特殊的就絕不是真理。雞有兩條腿,有沒有三條腿、四條腿的雞呢?有,但那是怪雞,是特殊的雞;特殊的就不是一般的,就不具備普遍性、真實性和永恆性。所以,探求神秘,追求玄奧,不是參禪的正因。

還有一些人參禪,是為了擺脫煩惱,這樣的人參禪不會成功;因為當他煩惱的時候,就想到了禪;當他快樂、不煩惱的時候,便把禪忘掉了。像這樣,絕難打成一片,不會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也不會參到桶底脫落,得個透澈的了悟。

另有一些人參禪,是基於功利主義。人生本來很苦,沒有一個人從生到死,得到過完全符合他主觀意願的環境和遭遇。既然每個人都活得不如意,活得無奈,都有或多或少的煩惱,於是到了莫可奈何的時候,他便追求奇跡,希望得到神秘的力量;他參禪、他學佛,是希望得到佛天的保佑,可以升官發財,萬事亨通。佛法不講信者得救,更不是惡勢力。正法是廓然大公的,佛菩薩絕不是貪官污吏──你供養他,他就保佑你,你不供養他,你就倒楣,正法絕對沒有這樣的事。所以,抱著功利主義的思想去學佛法,動機不正,因地不真,虛偽的因,必得幻滅的果。

以上所舉,皆非真正學禪的動機,也不是參禪的正因。

真正參禪的人,要發無上心,使生命有了寄託,使自己的真理智抬頭,讓自己的真情感擴張;在理智上,希望到達不疑之地;在生命上,希望得到心靈的完全淨化,發掘出存在的真實和生命的真義,把捉住生命的永恆。因為真實的都是永恆的,當你證得真實的時候,你就會擺脫生死,贏得生命的究竟解脫。自己解脫了,立下度脫廣大有情眾生的宏願。如此發心,才是學禪的正因,有了正因,必定獲得正果。

(二)從修行態度上來看

有些人把禪當作生活中的興趣之一,而非唯一的興趣;有些人把禪當作生活中的調味料,多少有那麼一點點瀟灑飄逸之感就好;有些人把禪當作談話的資料、文字的遊戲,藉以排遣生活中的無聊。像這樣的態度,學禪斷然不會成功,因為禪是絕對的真實,與虛偽絕不相應。也有些人把禪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表示自己會禪就很清高,像這樣的違背了平等法,學禪自然也不會成功。那麼,究竟什麼人學禪才會成功?抱著什麼態度才會成功呢?

佛說「制心一處,事無不辦。」如果我們把全部生命、理智和熱情,投注到一個目標上,使它形成一個焦點,在那個焦點上,就會綻放出智能的花朵;也即是說,你必須把禪當作唯一的興趣、人生唯一的目標,才會有成就。如果把禪當作興趣之一、目標之一,便不可能有成,最多只能摸到邊緣,因為你的態度只是淺嘗輒止,便絕不可能到達大澈大悟的境界。

為什麼說學禪應該是唯一的生活興趣,而不是說生活準則?因為種種事實證明,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興趣很重要,缺乏興趣,便流於僵滯、枯燥。

王冕是個放牛的孩子,荷花畫得很好。愛迪生唯讀過兩年書,發明了一千多種東西。

王冕畫荷,沒有絲毫功利思想;發明之王愛迪生,他研究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興趣使然。如果愛迪生沒有畫圖的興趣,你下個命令說:給你三個月的時間,給我畫一幅長江萬里圖,畫不出來就槍斃你;那你槍斃他十次,他也畫不出來。如果你叫王冕造一個木牛流馬,給他三年的時間,他三十年也造不出來。所以興趣很重要。

我們如果對禪有了一種很自然的興趣、心態和嚮往,把禪視為生命,視為生活的源頭活水和歸宿,學禪就一定會成功。因為興趣會使你欲罷不能,如果離了禪,就會覺得生活索然無味,就會覺得生命沒有理想、沒有意義、沒有寄託、沒有歸宿,具備這樣的態度,學禪一定會成功。

文人、詩人、藝術家也是一樣,興之所至,鍥而不捨,久之,一如十月懷胎期滿的產婦,想不生都不行。所以我說:如果你喜歡打麻將,乾脆以牌王為目標;你喜歡下棋,就以棋王為目標,不必去學禪,凡事皆成於一,敗於二三,精神分散,意志不集中,做什麼事都不會成功。

古人參禪,十年、二十年如一日,禪門典籍上事實俱在。這些人一見祖師,三言兩語便開悟了,就好像是熟透了的蘋果,一碰即落。他們並非天生的聖人,都是歷經長時的修習,如青原、南嶽……皆是修養深厚,深入三藏,然後於祖師啟發之下桶底脫落。所以,若是沒有崇高的興趣,缺乏集中的心意,便沒辦法學禪。

(三)從學禪的資質和稟賦來看

有些人天生就很敦厚,吃了虧反而高興,幫別人跑腿,還沾沾自喜,好像占了便宜,做了一點實際貢獻。有些人一天到晚算計別人,占了便宜才高興,吃了虧就煩惱。有些人天生好像就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熱誠,一天到晚精力充沛,興趣盎然,沒事看螞蟻搬家,能瞧上兩小時,摸摸盆景,能修理幾十分鐘,像這樣的人稟賦很厚。有些人則是情感冷漠,意志消沉,百無聊賴,好像活得很不耐煩。

學禪,須要極大的精力,須要鍥而不捨的精神,須要百折不為所屈的毅力,須要很高的智慧,絕不是情感冷漠、意志消沉、百無聊賴、毫無生趣的人所能勝任的。必須是稟賦敦厚、熱情洋溢、忠厚踏實、擇善固執的人,絕非一般世智辯聰之流,一如達摩大師所說:無上大法,絕非小德、小智、輕心、慢心者所堪承當的。

摩訶般若就是大智慧。大智能和小聰明毫無關聯,聰明人不一定有智能,而大智能的人不一定有小聰明,所謂大智若愚。聰明是分別心的產物,大智慧是生命的本態,是根本智、自然智、無師智,是永恆的真正自我。分別心生的小聰明只顧到私利,大智慧就是把全生命、全心力投入,這種投入不是有為法,而是自然的反應。所以,大智慧是遠離分別心的;分別心只是小聰明,小聰明和大智慧絕緣。分別心只會給你帶來煩惱和增加記錄慣性,根、塵相對產生的虛妄執著,只能覆蓋真如。所謂真如,就是如真的本性。

學佛法最根本的課題,即是自我突破,自我突破以後,就突破了一切。如何突破?有個基本的方向,要確認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因此,真理只能發現,不能創造,人可以發現法則,創造機器,卻不能創造真理。

真理既然是原本如此的,那就不要從語言、文字堆裏去找,因為原本沒有億萬計的銀河系、太陽系和這個地球,沒有生物,沒有人,連人都沒有,哪里有語言和文字?禪宗不立文字,因為文字是語言的符號,思想是沒有聲音的語言,如果執著這些東西是實有,便被其纏縛、障礙,而發掘不出真理來。所以,要往前看,往遠看,最初的即是最後的,最後的即是最初的,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把全生命融入真實裏,然後再浮現出來,那時候,你就知道,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物我一如,自他不二。 

中華禪風的演變

二、中華禪風的演變

(一)中華禪的由來及影響

中華禪的發展,須從達摩說起。達摩祖師於梁武帝時來到中國,當時交通極不方便,他在印度身為王子(南印度香至王第三子),很受尊敬,他並非是為了生活而來化緣,相反的他面壁九年只為了要等一個人,一個真正能夠續佛慧命、承擔大法的人。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他等到了二祖慧可。

初祖何以不辭跋涉艱辛,到中國來尋覓大乘根器?因為那時印度盛行拜物教、拜火教、多神教,否定自我,追求功利,捨棄自尊,自甘墮落,依靠神祇,自己不肯努力,那是精神淪喪,正法滅絕的徵兆。他以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超人的智慧,知道中國有大乘根器,所以不辭關山險阻,前來中國傳法,傳法完畢,又回南天竺去了。

達摩未來之前,中國已有形而上學;老子說「谷神不死,是為玄牝。」谷者空,神者靈,玄者久遠以前,牝是母性;意思是說:一種空而靈,沒有形象的存在,是一切生命的源頭,為天地之根本(一切存在的本源)。

孔子為易經作繫辭說「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所描述的,即是心的原態和作用。易經乾卦上所說的「群龍無首」,不是說天下大亂,而是說每個人都是一樣,都是至真、至善、至美,沒有誰比誰高,誰比誰差,那是象徵陽剛,沒有罪惡,沒有絲毫陰暗面,所以易經乾卦的最終理想就是禮運大同篇。而中庸「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又說「至矣!」到了「無聲無嗅」,沒有相對,獨一無二的存在,儒家的思想,極高明而道中庸,是有一套人生共同的生活嚮往和歸宿的。此外,尚有莊子的孔、顏坐忘心齋。

以上所說,中華文化的主流,可說都是佛祖心髓的具體呈現,以此之故,達摩自西而來是有其原因的。

從達摩到五祖,雖是單傳,而禪風漸被寰宇。五祖弘忍大師有弟子五百餘人,第一大弟子神秀,是兩榜進士出身,相當於現今的高考及格。第二大弟子惠明,將軍出身,地位很高,都跟隨祖師多年,未獲心印。等到廣東來了一個「獦獠」,既沒讀過書,又沒出家的俗漢,和祖師只見了三次面,就把法傳給他了。這個老廣,土話很重,出語別說本省人聽不懂,即使外省人也聽不懂,如果不是五祖忍大師別具慧眼,實不可能得法。

由此可知,佛法的真傳,佛法的血脈,佛法的使命,古德先賢之所以不畏艱難,不怕犧牲,就是要把捉到生命的真實,證得生命的永恆;如若不然,不可能完成法的人格化。

一般人都是真理知識化,喜求知解,停留在概念裏。所以達摩祖師西來,傳法的模式,就是法(真理)的人格化,除了法,沒有我,而法也是本無之法。當時,五祖如果傳法給神秀,佛法就會變成知識,成為機械化的打坐、說法、講道理;如果傳法給惠明,他就會擺場面,講架式。

惠能得法後,隱身獵人隊中十五年,然後出來一鳴驚人,他不僅把佛法革新了,且以嶄新的面目和姿態,出現在大唐國裏。他不僅把佛祖的真血脈──菩提種子,在肥沃的中華文化土壤裏落實生根,並且開出一華五葉的奇葩,繁茂滋長成為今天欣欣向榮的中華禪。

中華禪風所及,歷經唐宋元明清至於今日,注入文學上的有禪詩,注入藝術上,便有了禪的藝術。儒家的思想和禪思想一拍即合,碩學大儒程、朱、陸、王多少都有些禪風采,歷代參禪澈悟的儒宗學士,頗不乏人;相反的,儒家的真傳到了宋、明開始變質,原本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孔子思想,一變而成了吃人的禮教。誰都知道,孔子的兒子孔鯉死了,孔子自己照顧小孫子,把年輕的兒媳婦嫁出去了,孔子沒有叫人守寡,而是叫人活得更好。

明朝時的王陽明,用儒家的辭彙闡揚禪,主張致良知;良知,不學而知,是心的原態、原貌,是原本的,不是學來的。致良知、存天理、去人欲(私心),就是要追求原本的自我而肯定它。

王陽明的四料簡,又叫四句究竟話頭,他畢生講學,皆以此為指針。四料簡第一句「無善無惡心之體」,跟主性善的孟子,主性惡的荀子並不吻合。心的原態、本體無所謂善惡,善惡是價值標準。原本沒有地球、人類,哪來的善惡?「有善有惡意之動」,有了分別心時才有相對觀念的產生。因此,王陽明的究竟話頭,是典型的禪,但恐別人誤會,所以才言必堯舜,學宗孔孟,那是護身符、擋箭牌,其實,他所說的是佛法。

以上所言,說明了達摩祖師這一趟中國之行,沒有走冤枉路,沒有白來,中華文化的土壤上,的確適合菩提種子的生長和茁壯。

(二)從如來禪到祖師禪

從初祖達摩九傳至百丈懷海(南嶽懷讓系)及藥山惟儼(青原行思系)是如來禪。如來禪就是跟佛祖說的法相似的本色禪,沒有機鋒,不用棒、喝,沒有門庭設施,沒有建立自己的模式和規範,三言兩語就能對機,就能夠印心,除了所用辭彙和方法有些不同之外,大致跟方等經論沒有多大差異。

到十傳黃檗希運及溈山靈佑(南嶽系),機鋒就出來了。十一傳至德山宣鑒(青原系)、臨濟義玄(南嶽系),即是有名的德山棒、臨濟喝;棒、喝交馳,風掣電閃,如此一來,別樹一格。從達摩到六祖、南嶽、青原、馬祖、石頭……及經典上少見的範例和手段都出現了,他們的特色,是沒有道理可講,他們的好處,是展示出法的人格化。

把如來禪和祖師禪明顯畫分的是香嚴智閑。指月錄上說:智閑禪師開悟後,曾有頌曰: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溈山聞聽,對仰山說:此子澈也。仰山道:待我親自勘過。遂去南陽覓問智閑:聞師弟發明大事,你試說看。香嚴復舉前頌。仰山說:此是夙習記持而成,若有正悟,更說看。智閑又頌曰:

「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立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

仰山說:如來禪許師弟會,祖師禪未夢見在。智閑復頌道: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仰山回報溈山:閑師弟會祖師禪了。

從此,如來禪和祖師禪分成了兩個階段,但並非把禪分為兩種。

到了唐朝中葉以後,祖師禪又演進為機鋒禪,禪師和參訪者的風格,皆是針鋒相對;所謂擊石火、閃電光,看禪典上的機鋒、轉語,別誤會那是聰明人的應對,其實那是絕未透過大腦思惟的脫口而出。譬如問:什麼是祖師西來意?答:庭前柏樹子。什麼是佛?乾屎橛。如何才能把佛法說得很正確?答:胡餅。

像這樣都是信口道出,絕沒有想一想才回答的。古人說:思而得,慮而中,盡名鬼家活計。又謂:凡是透過思索,回答別人問話的,叫黑山鬼窟裏作活計。真正的禪,是純陽性的,絕不透過想陰的意識思惟,比如敲鐘,敲了就響,並非是敲後,想一想才響。

如來清淨禪為何一變而為祖師禪,再演進為機鋒禪呢?我們看禪的典籍上有許多土話,如「作麼生?」這是湖北話。由於六祖不識文字,他也不看經典,也不習慣引用經典上那些名相辭句,他用他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他的心態和意境。上行下效,經歷三、四代以後,便都不用經上的名相辭彙,只用日常生活上所慣用的言語,隨著各人性格的不同,再加上一些幽默感,因此便形成了禪的機鋒,成了祖師禪特殊的風格。

祖師禪的可貴,在於擺脫了那些不必要的名相困擾。各位想想,看佛教的文字,往往看著看著,忽然故障,看不下去了,那幾個辭彙極為陌生。祖師禪很好,簡單明瞭,它都是你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辭彙。

祖師禪的話很難懂,有些人越看不懂越要看,看了一輩子還是看不懂,為什麼看不懂?因為他沒有把禪人格化和性格化,那些祖師開言吐氣,一言一語都是法的人格化,他把佛法變成了全生命、全人格、全理智,然後由大圓覺海熔鑄成一個嶄新的生命,這也即是作曲家所說的「主題重現」。若把禪當學問知識去理解,你當然不會懂他說的是什麼。

為什麼問「祖師西來意」,答「庭前柏樹子」呢?這叫全提正令;庭前柏樹子是法的全部,你鋸不開也咬不斷的。可不可以解釋呢?可以,古人之所以不肯解釋,因這極為現成;如果是佛法人格化了的人,不需要解釋,他已到達不疑之地,不再懷疑。

有兩個小故事,可以說明庭前柏樹子的公案。

宋朝有位五祖演禪師,有一次,一位提刑(官吏)來問佛法。演禪師說:提刑讀過小豔詩嗎?提刑問哪一句?演祖說:頻呼小玉原無事,只叫檀郎認得聲。小豔詩屬於情詩,說有一位小姐帶著丫環在看戲,發現她的情郎在附近,小姐便一直呼喚:小玉!小玉!丫環問小姐什麼事?小姐也不答,只是一直喊小玉。有什麼事?沒事,只是希望她的男朋友聽到她的聲音,知道她在這裏,如此而已。聽了這個故事,一思索庭前柏樹子,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如還不懂,再舉個例:有位禪師每次說法完畢,下堂前,問大家明白嗎?大家都不答話,表示都不懂。於是禪師把桌子「砰!」的拍一下,這一聲和庭前柏樹子的答案完全一樣,只是一種聲音而已。

還有一種直示法:

有人問雲門:怎麼樣才能把佛法說得恰到好處?答:胡餅!問的人不懂,旁聽的人似乎更不懂,如果是真正把禪人格化了的人,一聽就懂,為什麼呢?給你個燒餅吃,把你的嘴巴給堵住不說話,那就好了,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嘛!起心即妄,動念即乖,法過語言文字,不立語言文字……因為文字是思想的符號,語言是思想的聲音,思想是沒有聲音的語言,這些個囉哩叭嗦的全是障道因緣。你、我為什麼會形成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態?就是被言語、文字所害的。

楞伽經上說:任何物體,先有個形狀,給它安上個名字,就會起聯想,就有了妄想的素材。有名字才用語言表達,但語言、文字無論表達得如何恰當,充其量只是相似,絕不全等,且往往使人誤會或看錯,比如團隊做遊戲,一、二百人排成一排或一路,從第一個人開始傳一句話,傳到末尾,面目全非,變成了不是原來的了。所以,語言的功效是極其有限的,表達常識尚可以,表達實相則很難。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知道雲門餅的答案極其幽默,而且直截了當。

有兩個人去參趙州從諗禪師。州問一人:曾到此間嗎?答:曾到。州:吃茶去!又問一人:曾到此間嗎?答:不曾到。州:吃茶去!院主見了奇怪,請問趙州:為什麼曾到、不曾到都叫吃茶去?州:院主!院主:有!州:吃茶去!各位想想:為什麼都叫吃茶去?陸象山傳裏有句話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來沒啥子事嘛,喝茶去吧!

禪的語言有各種不同用途,它是人格化而表現為性格化以後的語言,你未把禪人格化,就是聽不懂,當你把禪人格化、性格化了以後,信口開河都是機鋒,別人看來很玄很妙,懂得禪以後,禪的確是妙趣橫生的。

有位禪師說法,徒弟問:好像雲門、趙州都不是這麼說,你為什麼這麼說?師父答:家家門前火把子!家家門前火把子──各人照各人,他照他的,我照我的,這是歇後語,並不難瞭解。當你進入狀況以後,你去看五燈會元、指月錄,你會看得好笑,為什麼?極其幽默,並不枯燥,那是活潑生動,是生命的跳躍,是智慧的閃爍,也是一種藝術的語言。所以,中華祖師禪的獨特風格,的確是活潑、可愛、引人入勝的。

(三)公案禪與參話頭

唐末、宋初盛行公案禪。黃檗禪師說:既是丈夫漢,應看個公案。所謂公案禪,一如現代的法院判案:有條援條,無條援例。參公案即是看別人是怎麼開悟的?循此快捷方式,認真參去。

靈雲見桃花悟了;香嚴整地,石頭打到竹子上出聲,悟了;還有長慶把簾子捲起,悟了……公案禪就是參他是怎麼悟的,參透了,你就知道他悟了個什麼?

公案禪也很好,有典型的事例可循,但日久弊生,有些人不肯老實的去參,硬要研究公案是什麼意思?祖師西來意?庭前柏樹子?一輩子找道理、去分別,是這麼?是那麼?古人說:這叫做鋸解秤錘,明明秤錘是塊鐵,他偏不相信,以為一定還有內容,拚命地鋸解,費了許多力氣、時間,鋸壞了好幾條鋸子,打開了,裏面和外面一樣。禪師的話原本是表裏如一的,外舉就是內涵,這就是不二法門的示現。

更有甚者,把公案故事拈提出來,加以評唱,所謂「拈古」,現在也有禪者做這樣的事,古時候的祖堂錄、虛堂集、碧岩錄等都是。你若是大澈大悟了,根本就不必去看那些東西。

宋朝有位圜悟克勤禪師,他的一部圜悟心要,那是佛法的主腦,是學禪的人不可不讀的。但是圜悟平生犯了一個錯誤,他拈古評唱,寫了一部碧岩錄,寫好後,重抄一份叫人帶給他的得意弟子大慧宗杲,大慧宗杲看了,就把它給燒了,非常不同意他師父寫這個東西,因為許多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困在公案中,像掉進葛藤裏,出不來了,這是個害人的東西,師父何必搞這個呢?所以,公案禪又叫葛藤禪。

大慧宗杲不滿意公案禪,也不同意曹洞宗的默照禪,但卻極力提倡參話頭,所謂「但將妄想顛倒的心、思量分別的心、好生惡死的心、知見解會的心、欣靜厭鬧的心……統統放下,看個話頭。」

參話頭是典型的佛法,因為參話頭沒有理論、沒有道理、沒有玄奧,就照著話頭這麼參去,鍥而不捨地不使一秒鐘間斷;吃飯時參、睡覺時參、上廁所也參……參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人不是人、鬼不是鬼時,好消息就快到了。

我們平常時腦子裏是沒有一秒鐘停止不想的,除非接觸到正法的人,他會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說話不會說錯,聽話也聽得很清楚,但就是沒有妄想心念,能到達這種心態很不容易。一般人想得很多,每件事都想一段,也不求結論,又想第二件;久而久之,他想某件事的時候,突然那些無關的事一起上來,結果就會精神分裂。

過去我在軍中時,有個預官精神失常,他的主管要簽公事送他住精神病院,叫我批准。我把他找來問他:你信仰什麼宗教?他說:基督教。我叫他搬張床鋪到我房間來,搬張桌子坐我對面,給他一個題目「什麼叫做與主同在?」要他寫答案,不准做任何其他的事。他寫寫問問,我說都不對。後來寫火了,他說:長官!你這不是折磨人嗎?這麼多答案總有一個是對的!我嚴厲地訓斥他一頓,他理屈了,繼續寫答案。晚上帶他去跑步,早上逼他做瑜伽倒立,睡覺時要真睡,睡不著得起來做答案,不准胡思亂想,不聽話就揍人。這樣一個星期以後,精神完全正常了,病也好了。我是叫他參話頭的。工業社會有很多怪病,大都是心態不正常所產生。所以,參話頭是典型的佛法,真參絕對會開悟,對治精神分裂,乃其餘事。

各位體驗一下,自己的意識、念頭,是否是紛歧、散亂的?博陵王問道中有句話說:人到無念的時候,生死自然停止。我們沒有學禪時,心裏念頭翻湧,此起彼落,沒有一刻停止過,都是亂的。學了禪,就是要心變得單純、統一。水清則月現,悟了自心,才不會被客觀的一切所蒙蔽,才不會被常識所欺騙。所以參話頭的目的,是把多頭意識變成獨頭意識,然後經過一個冷不防的震撼或當頭棒喝,把獨頭意識粉碎了,原本的心就會呈現;原本沒有的東西揚棄了,原本有的自然就顯出來了。

虛雲和尚參話頭,迷迷糊糊地好像活死人,倒開水不知往茶杯裏倒,結果燙到手,打破杯……獨頭意識粉碎,本心呈現,悟了。但是,現在不可以這麼參禪了,因為很少人有這種福報和環境。試想:當你參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開水往手上倒的時候,你也很可能見樓梯不是樓梯,一步就下了十三層;見汽車不是汽車,見鐵軌不是鐵軌,那太危險!所以,我們不主張參話頭,而提倡如來禪,提倡觀心。從達摩到五祖,都談觀心,因為「若不觀心,法無起處。」

(四)皈依禪即是皈依自己

禪的表現方式一直在變,禪的本質是不變的,但禪的生命是永恆的。不學佛法則已,要學佛法必須重重突破。如淨土經說「不發菩提心,不得上品上生。」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心。密宗說「阿字本不生,如實知自心」;未證金剛大手印,不算無上瑜伽,不名究竟相應。所以諾那活佛說「禪是大密宗。」密勒日巴尊者,都證到了禪境界。法華經上說「唯此一事實,餘二皆非真。」不遇正法,自己很難鑽,遇到真正的明眼導師,就不能不皈依禪,皈依禪就是皈依自己。

中華禪所表現的活力是既存在又超越,既寫實又昇華,既表現又如如。不懂得禪,人活著猶如沒有源頭的死水,懂得禪,能夠抵抗煩惱,懂得禪,能夠報四生萬有之恩。只有自己的心開了,大澈大悟,無私無我,做到孟子所說的「存其心,養其性」,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其大無邊,才能像天主教所講:作光的天使,到處散播光熱、散播安祥,如此,才是報了四生之恩。

如果學佛法執著一篇理論,或者一個概念,就是理障。一天要拜多少拜,要念多少佛,叫做事障。如果心存一種不好意思,自我面子,這叫我執。貢高我慢,是魔的標誌,魔並非形容魔鬼,魔是拿自己的錯誤來折磨自己。自己有貢高我慢心,就不免有更多的煩惱。有了主觀的價值標準,那一切一定被你衡量得很失意。當你放棄自我的時候,真我就出現了,你放棄有限,就會贏得無限,放棄法執,就可得到內心的安祥。

台南市禪學會成立時,我有一首賀詞「桶底脫落句最親,八萬四千總是塵,掃卻此心原無者,與佛何嘗差毫分?」挑水的人,桶底沒有了,肩上卸去重擔,無比輕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法塵,眼睛裏塵沙除去了,也不能換入金粉,因為金屑雖貴,在眼亦病,「法」雖好,不如「無」更好。心上原本沒有的東西,都把它掃掉,一旦垢淨明現,與至尊最上的佛也沒有什麼差別。

(五)四料簡影響深遠

中華禪到了明朝,有個很大的變化,明朝四大老:憨山、蓮池、蕅益、紫柏是佛教界有名的禪宗大德;憨山注的道德經,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境界都很高,蕅益、紫柏也有專輯留世。但是,他們也受了永明延壽禪師四料簡的影響,所謂: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參禪沒把握了。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似乎很有道理。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在世為人師,出世作佛祖──老虎頭上長角,更厲害了。

無禪無淨土,銅床並鐵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的確可悲。

永明四料簡一出,不僅斷送了法眼宗的法脈,而且也風暴了正法眼藏的慧命,影響後世禪者極大;毫無疑問的,使淨土宗空前的興盛。現今,除了曹洞宗在日本,臨濟宗在中國,其他的都沒有了。

何謂陰境?就是色、受、想、行、識五陰所形成的境界,一旦現前就不由自主地隨它去了。譬如睡夢中不能夠作主,隨著夢境的發展由不得自己。所以永明延壽和明朝四大老都很謙虛、坦率,都說自己沒有把握,為了牢靠一點,還是有禪有淨土的好,現世為人師,來世作佛祖,那該多好!所以,後來很自然地就出現了念佛禪;念一句阿彌陀佛,然後問念佛的是誰?既念佛,又參禪,教內大德美其名曰:禪、淨雙修。還有人比喻為敲門金磚,開悟了,那最好,門打不開(未開悟),手裏還有塊金磚啊!瞧這有多妙!真是很如意,十全十美;可是自從參念佛禪出世以後,開悟的人畢竟不多,可見如意算盤並不靈光,反而因此破壞了禪的風格。如果法眼圓明,再看得深遠一些,自四料簡以後,諸天眾減少,三惡道充滿,這究竟是誰的罪過呢?

陰境忽現前……有什麼陰境?若是看得澈,行得澈,不必擔心隨他去,往哪里去?誰去?若是徹底斷除我、法二執的人,煩惱即菩提,那些多餘的顧慮和問題,根本都不存在。

念佛的確很好,念佛不僅可以以念止念,避免胡思亂想,而且可以證得實相,證得法性身,往生法性土,可謂方便殊勝之至,但是,既然參禪了,就該一門深入,不必腳踏兩條船,反而容易失足落水。如果認為參禪不保險,乾脆就去念佛。參禪就要有「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佛、魔皆斬,掃蕩一切,唯我獨尊的勇氣。能有大氣魄、大擔當、鐵骨頭、硬脊樑,見得真切,行得肯切,這樣才是如來的親子孫,也才能荷擔如來家業,才能續佛慧命。

釋迦如來一生下來,就給我們以身示範作了一個榜樣: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話不少人錯會了,唯我獨尊並非佛陀自己獨尊,而是人人原本的佛性,原本的自我是獨尊的,是不二的。我們既然自稱佛子,就該以佛作榜樣,把自己的全生命、全人格、全感情、全理智,投入自己所修學的法門,如此耕耘,必定收穫,切忌坐隴望蜀,心神不定,貪得無厭,禪淨雙修,甚至禪淨密三修,到頭來一無所證,虛偽的因,必得幻滅的果。

念佛禪到了後來,更變本加厲了,參禪既然又念佛,看到淨土宗打佛七,也依樣葫蘆的去打禪七,說來真是可悲;從佛祖到達摩,到六祖、唐宋歷代禪宗的祖師,從來沒聽說有打七的,真是無以名之,只好說它是「泥跡失神」──執著禪的外形,失掉了禪的生命。

(六)禪的真生命──傳心

禪的真正生命,在於傳心,傳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沒有大成就者,是無法傳心的。為什麼要傳心?因為每個人的性情不同、人格不同,只有傳心才能夠像蓋印一樣,蓋一萬個都相同;禪宗以心印心,也是一樣。

所謂傳心,即是以心印心,心心相印,師、徒之間,一時融合為一心,心心不異,所不同者,弟子不過偶然獲此心態,且容易失去,所以必須慎加保任,而祖師卻經常是(秒秒不離)此心。常保此心是為真修,修而無修,為而無為,如雞孵卵,如爐煉丹;如果忽冷忽熱,一壺水永遠燒不開,新的生命不會爆發,法身不會圓成。所以古人得個歇處之後,水邊林下,長養聖胎,或深山結茅,或鬧市煉心,皆為徹底完成法的人格化故。

傳心的內涵,一般人無此經驗,無法想像,真心離念根本也不是用想的,但在今天一切都不是秘密的情形之下,借用現代的知識,也可稍知其梗概。

每個生命都有磁場,這是現今科學家所公認的。現在的營養學專家,已經發現食物中含有光子,因為凡是物質都有電子,有電子就有游離現象,當電子消失的剎那,它就發光;而人的色身,也是物質,人的生命卻極其奧妙,不可思議,如果把人的生命完全懂了,人的進化就到了終點,但人的生命同時也到達永恆的圓滿,完全的解脫,現代知識,只不過瞭解其少分而已。

人的生命價值,跟他所影響的廣狹,及時間的長短成正比;能夠獨善其身的是好人,能夠兼善天下的是聖人。一個有成就的人,是把生命的雜質完全淨化了(如圓覺經所講:把礦石的雜質去盡後,變成了純金),他會有強烈的光的半徑,當你進入他的輻射半徑,心就好像產生光合作用而被同化了;被同化的感覺就是定,定不是閉目養神,定的梵語叫三昧耶。古人說:醉三昧酒,意即得了三昧耶,好像喝酒微醺的狀態,此時心念停止,一片清明,說話不必思索,脫口而出,雖然脫口而出,絕非語無倫次,但是心裏就是沒有動念。

這種機緣,百千萬劫難遭遇,碰到了,那是正因遇到了正緣,好好珍之惜之,成佛絕非三大阿僧祇劫的事。

參禪的心路歷程

三、參禪的心路歷程

(一)迷

什麼叫迷?認假作真,把無常當永恆,把虛幻當真實,把每件事和物看為實有,除非我們刻意的去研究、討論,否則總認為這個地球是永恆的,沒有人說地球會壞,沒有人把這概念掛在心頭,人甚至於也忽略、不大注意自己什麼時候會死?沒有人注意生命從哪里發生?死往何處去?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有些人把電腦當人腦,甚至放棄自尊,服從科學產物。外國人用人時,總經理不作主,問電腦,電腦說OK!你就可以去上班。小姐要結婚找物件,爸媽不能作主,自己沒把握,問電腦,電腦說:你嫁給他,好!就嫁給他。

我們人腦也類似電腦,那不是人的本來自我,生命的本來面目,生命的原態完全是相同的。何以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因為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父母遺傳因數不同,每個人活動的半徑不同,學習專長和所念科系不同,各人看法不同、見解不同,能力的內涵不同,乃至喜、怒、哀、樂、價值標準、興趣……沒有一個全同的。

何以會形成這些差異?只因為人在嬰兒時,除了本能,頭腦是一片空白,什麼都不知、不會,漸漸長大,會說爸爸、媽媽、吃飯、睡覺、上學、謝謝……從單字、片語開始,向腦子裏不停地灌輸和裝添資料。學土木工程的,問他化學工程,答不出來,因為他腦子裏沒有裝這些。學音樂、理論作曲的,問他教育心理學,也不知道,沒學過,自然不會。

今天在座的各位,已經不是本來的你我,不是你我永恆的形象。所以我們參禪,就是要破迷,打破這個迷網,不要堅持這個肉體是自己,如果是你,你很悲哀,因為這個色身沒有多久就會壞。

古人參禪大澈大悟後,他就不再把四大五蘊的色身視為自己。有個老和尚臨去之前,向弟子們告別,他問弟子們:為什麼古人到這個時候,都不肯留下來呀?弟子們沒有人回答,老和尚自己回答道:只為路途不得力──走路不方便。又問:離開一句怎麼說?大家仍是乾瞪眼。老和尚說:橫擔蒺藜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古時的過來人,極為灑脫。

什麼叫迷?迷而不知其迷,是真正的迷,如癡人說夢,把夢都當成真的了。人生何嘗不是一場夢?有的人認為是夢,走上了享樂主義,有的人認為是夢,走上了存在主義,揚棄了共同的價值標準,破壞了人類的行為規範,這都是不對的,因為他背離了中道。

(二)悟迷

迷而不自覺叫迷,當他靈光一閃,領悟到現在跟過去的生活都是迷時,他悟了,悟了什麼?悟到自己是在迷。

(三)迷悟

知道自己是迷,就追求悟,因此他又迷了,迷了什麼?迷悟。什麼叫迷悟呢?不少人沒有悟,他揣測悟的內涵:這個悟,一定是驚天動地的;這個悟,一定是脫胎換骨;這個悟,能領悟到極高深的道理;這個悟,可能會發覺極大的秘密……。

他抱著這個目標,這樣的心態去找悟,他永遠都不會悟的。悟字拆開是吾、心,悟到我心即是明心,明心即明白自心,見性即見到自己生命永恆不變的屬性。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向最高的地方去找,不從平易的地方去覓;向外去找,不朝自己內心發掘,因此,便迷入悟中,為了追求悟,又陷入迷中去了。

(四)悟悟

所謂悟,即是認識自己,瞭解了生命的本質,認清了生命的原態,真正的肯定了原本的真我,非常清楚非常親切地澈見自己生命的原貌,同時就會產生正見和正受,可以親證生命的實相,可以見到宇宙存在的實相,可以親切地感受到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所以然,享受到秒秒清淨和安祥,從此不再過敏於那種習慣的分別作用,對於存在的感受就比較正確,煩惱也由多而少,由少而無。

(五)正修

正確的修行,不是修行致悟,而是悟後起修。不悟而修,是盲修妄作,由修而悟,只是前方便。悟後起修,才是真實法。悟後若不修,悟也是白悟了。悟後起修如何修呢?

要徹底無為,泯除一切的意念。並沒有任何方法去修,只要切切實實地認清真假,珍護此心不令污染,做自己本分應該做的事: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

至此,經常都是無念的狀態,一念之起,自己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表面上癡癡呆呆地,但心已經不亂了,此謂之「那伽大定」。如此經過三、兩年的保任,秒秒反觀自己,知道原本不迷,本來是悟,認清了自己的本來面目,把握住了生命的永恆,這才是人生的真味和人生的真正使命。

文章來源: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547&cid=21,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2&&id=547&cid=21,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3&&id=547&cid=21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2021年9月26日 星期日

內觀的開發 阿姜念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阿姜念

內觀的開發 阿姜念
內觀的開發 阿姜念

內觀的開發 阿姜念著

    阿姜念 ACHAAN NAEB

    由於我們總是希望現狀能改變,

    因而沒能清楚地看到當下現況;

    如果我們注意到的不是現況,

    這樣的修行就是離開了中道。

    我們可以看出,

    建立平衡中道並非易事;

    基於這個理由,

    具足正見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必須瞭解,

    內觀並不是出自努力或深定,

    而是出於正念。

  阿姜念(Achaan Naeb 1897~1983)出生於一個與緬甸毗鄰的泰國省份的省長家庭,她在三十五歲時,在阿姜帕吞塔(Achaan Pathunta U Vilasa)的指導下,學習佛教心理學與內觀禪修法。十二年後,她開始教導別人,並於許多寺院建立禪修中心,最後是在皇家的贊助下,於曼谷的金山寺(Wat Sraket)創立「佛教研究與心靈福祉協會」(Buddhist Rearch and Mental Welfare Association),接近七十歲時,她仍然從事教學工作;她的學生也承續她傳播內觀修行的工作。

    金山寺是位於現代曼谷市中心一個安靜、清涼的講堂兼精舍,參訪阿姜念就可聽聞清晰而直接佛法的機會。

    首先她可能指示來訪者舒適地坐著,然後要求他們不要動。當然,訪客很快就會自動地改變姿勢。「等等,不要動!你為什麼移動呢?還不要動。」阿姜念的教學就是如此直接指向苦的最明顯根源──我們的身體。如果我們只是停在某個姿勢,試著不要動,最後,苦會持續增加,逼使我們改變姿勢。我們整天的動作幾乎都是依循相同的模式。睡醒後,我們起床,然後至廁所解除膀胱的尿漲,接著我們會吃東西以紓解飢餓的難過,然後我們坐下,來減輕站立的痛苦,隨後我們閱讀、或談話、或看電視轉移不安的心。我們又會移動以排除另一個不舒服的動作,每一個動作都不帶來快樂,僅僅是為了紓解與生俱來就跟隨著身體而無可避免的苦。阿姜念的教學非常簡要,她指示我們觀照日常生活與動作中出現的苦的因果,清楚覺知其中的過程就是苦的止息與獲得覺悟之樂的直接門徑。

    阿姜念還提出許多重要的佛法觀點,首先,她強調在實修之前必須具足正見,她表示,恆守中道並不容易,缺乏正見與警覺,智慧將無法開展;所謂正見就是知道如何正確地察覺心與肉體,也知道染著是如何經由貪而生起,而且能夠清楚地區別「認識當下事物」與「發展定力」這兩者之間的不同,知道前者是正確的練習,後者是不正確的練習。

    她特別強調內觀修行與定力修行的區別,修行中對定力或特殊養生法的黏著,會障礙智慧。內觀只要直接觀察當下的心與肉體,切勿強行作意或專注,當務之急是直接地認識在任何姿勢下的心與肉體。我們將清楚地看到苦與不滿足是如何驅動我們每天的動作,我們也將看到心與肉體是持續地改變,心與肉體是分別的,空無的。

    阿姜念表示,只有在內觀練習中,透過對心與肉體的直接認識,智慧才會生起。她強調佛陀教法的獨特地方,是視四念處為通向所有內觀的門徑。她指出,只要練習觀察當下,特別是我們的心、肉體,及一切動作的因果,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從事其他特別的事。

    阿姜念鼓勵我們如實地聽聞,這樣子就可以獲得智慧,她說:

    如實地聽聞,意思是在聽聞時沒有預設觀念或意見,如果我們以封閉的心去聽聞,我們的既定想法或意見將不可避免地會隱藏真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無法獲得智慧,因此應將這些放一邊,以開放的心去聽聞,不要去想「我們的」老師以前曾經教過的東西,也不應考慮說話者是誰,是否為我們的老師;不要對他有任何成見;我們必須以開放的心聽聞,試著思惟這些話是否合理,是否會引導我們通往真理。

    泰國的許多佛教中心是根據這個傳統來教學的(緬甸也是如此),他們歡迎西方人士參訪與學習,以親自體會智慧與自由的成長。

    ===========================================================================

    內觀的開發/阿姜念著

    兩種開發心靈的方法

    佛教有兩種開發心靈的方法,一種是內觀(毗婆捨那)的開發,另一種是定力(奢摩他)的開發。後者著重在專注力;一個人要不斷地注意一個目標,而且專注力是依循單一的軌道,以趨向清澈的寧靜境界,這種心靈的開發並不會帶來對事實及其因果的瞭解,只會帶來寧靜。另一方面,內觀的開發則要瞭解「存在的實相」,換句話說,就是要證知肉體與心。這種證知是開發內觀的目標。

    首先,我將解釋在寧靜的開發中,專注力的構成要素,這是因為專注力的開發不能同時用於內觀的開發上,反之亦然。對此點請不要誤解,一個人當然可以先進行寧靜的開發,等待達到專注力了,再進行內觀的開發,但是,把這兩種方法混在一起用,卻無法達到內觀所預期的效果。

    寧靜的禪修是集中注意力在一特定目標上,在傳統上,寧靜禪修專注的特定目標有四十個:十個是顏色與元素,十個是不淨觀,十個是憶念,四梵住(或四無量心),四個是沒有邊際的禪修,一個是對噁心食物的憶念,最後是對地、水、火、風四大的分析,這些對象都可以在開發寧靜時用來做為禪修的對象。

    專注於前面提到的四十種禪修對象並不會導向內觀,因為內觀禪修是以變動不居的心理狀態與肉體做為禪修的對象。雖然專注的定力可以開發出心靈的巨大力量與極大的快樂,但是這種極樂是短暫的,與通向涅盤的正念大異其趣,只有內觀修習才能止息憂傷。

    在更深入地談到內觀開發之前,首先我們應該瞭解內觀是什麼,它的功能及用途是什麼。簡單地說,內觀是一種智慧,讓一個人看到心理狀態與肉體是無常的或短暫的,不圓滿的或苦的,無我或沒有自我,我們認為會有「自我」或者「本我」或者「靈魂」,是出自對真相缺乏認識的誤解,事實上,「自我」只不過是心理狀態與肉體一連串快速生滅的活動而已。

    知道內觀是這種智慧,那麼它又有什麼功能呢?內觀具有摧毀所有隱藏的煩惱、貪慾與錯誤知見的功能,至於用途,內觀能開啟我們認識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真實面貌。那麼,所謂的真實面貌是什麼呢?就是瞭解到心理狀態與肉體不是永遠的、充滿苦的,而且不是身見、靈魂或自我;換句話說,內觀的開發並不是創造出存在的三個特性(三法印)無常、苦與無我,也不會騙你認識這些特性。不!這三個特性是本來就在那裡,無論任何人是否看到或瞭解它們,它們永遠都存在,我們沒有看到或認識這些特性的原因是使用錯誤的方法去理解與分析它們,只有透過正確的方法去開發內觀,我們才能看到存在的真實面貌。

    這就是開發內觀的唯一目的,再也沒有別的目的與這種心靈開發有關。我曾經聽說,有人未曾研究過內觀的開發,卻宣稱閉上眼睛就能看到天堂與地獄,另外有人宣稱藉著內觀的開發,能夠幫人治病,使無法生育的人生下小孩;更有人宣稱,藉著內觀的開發,他們能看到彩券的號碼,能夠說出別人的未來,或者能夠在空中飛、在水上走、在地底穿越,讓自己隱形,或是成為千里眼、順風耳,所有這些技能都不是發展內觀的目的,也與內觀沒有任何關係,這些特殊能力都只是專注定力的結果。內觀的唯一功能是摧毀染著以及諸如貪慾、邪見與無知等心靈的特質,它們是生死輪迴的根源。這就是智慧的成長。

    智慧有三個來源,即:

    一、來自聽聞他人教法的智慧。

    二、來自個人對存在的真理的思考與反省,於反省期間,能夠暫時摧毀煩惱。

    三、來自對無常、苦與無我三種特性親身體會的智慧,這種實際體驗就是內觀智

    慧,藉著這個工具,煩惱可以完全而永久摧毀。

    精通聞慧之後,接著會產生思考;對聽聞來的智慧有了正確理解,然後才會有正念,而正念的結果是產生內觀的智慧,內觀智慧是奠基於前兩種智慧。

    沒有任何世俗的智慧可以媲美這三種智慧,只有這三種智慧能夠逐漸摧毀生起輪迴的原因,一旦徹見存在的三特性,智慧就圓熟了,這樣的認識是發展內觀的主要目標,也是佛陀弘法的目的,就是要讓眾生認識與覺悟法──自然的真相。

    其次,我們應該要瞭解,到底是什麼因素讓我們無法領悟到存在的三特性。佛陀曾經解釋是那些因素障住智慧所發現的無常、苦、無我三特性;遮蓋住無常的是連續性,一切狀態是快速變化的,也就是說,心理狀態與肉體是非常快速地生起與消逝,不過這個過程發生得太快,我們無法體會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生起與消逝,因此誤以為心理狀態與肉體是不變的,這就是連續性遮蓋無常的情形。為了說明這種現象,讓我們舉看電影為例。雖然螢幕上出現連續的移動,事實上它不是由一個畫面之投影造成,而是由數百張畫面所構成的,一件事情快速地改變成另一件事情,讓我們以為只有一件事發生,而不是由許多的個別事件形成;就像我們無法看到構成電影的許多個別畫面,同樣地,我們也沒能看到事實上有許多的心理狀態與肉體,尤其是心理狀態與肉體之生滅速度比構成電影的個別畫面快得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去體會其中的變化是非常困難的;當我們無法體會這個事實,認無常為常的幻象就發生了。

    是什麼遮蓋住苦呢?佛陀說,這是由於不注意身體姿勢所造成的。不去注意觀察身體,我們不會體會到心理狀態與肉體是痛苦的,而且苦是不斷地壓迫我們。當我們沒有體會這個事實,錯誤的見解立即生起,我們會視生命、心理狀態與肉體是美好的,是可以帶來快樂的,對快樂的貪求立即隨之而起,因此帶來更大的苦。

    是什麼遮蓋住無我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談一些無我的特性。無我是佛教的核心,是與其他哲學、宗教不同之所在的教理。其他宗教需要一個基本的事物做為基礎,或者是無上的領導者,或是一個永遠的或神聖的事物,好讓人們可以擁有或依賴;但是在佛教,我們發現每一件事情都是無我的,沒有靈魂或自我,沒有「萬能者」,因此一切的存在都具備無我的特性。現在,是什麼原因阻礙我們理解無我呢?佛陀說是心理狀態與肉體聚集在一起的綜合認知,這給我們一個想法,誤以為心理狀態與肉體是一個完整而永恆的個體,接著我們就會有心理狀態與肉體是圓融的、重要的,以及五蘊(色、受、想、行、識)是美好的觀念,雖然我們可能已聽過五蘊的生滅非常快速,我們無法分別每一個心理狀態或五蘊,而體會其真正性質,我們之所以無法區別它們,就是我們無法體會無我的緣故。由於缺乏此種體會,才生起堅實或主體的迷惑,也就是說,相信有一個恆常的「我」或「自我」,這種現象發生之後,對主體的迷惑成為促成貪慾的心理因素。接著,貪會促使一個人以為心理狀態與肉體是持久的,會帶來快樂的。我們有必要修正這個誤解,以瞭解存在的三特性,並成為自由的人。

    心理狀態與肉體有許多不同的變化,我們一般人無法分析他們,而且很難做到,除非我們:一、開發內觀,二、瞭解發展內觀的原理,三、建立正確的目的。擁有正確的目的,我們才能夠克服障礙,達到開悟的境界,否則,我們將屈服於貪慾與反覆幻想(或錯誤判斷)的影響中,走向永無休止的生死輪迴。

    所謂正確的目的就是要瞭解內觀主要是摧毀生、老、病、死的輪迴痛苦;以及日常生活中較輕微的痛苦,我們要是想獲得獎賞,或想產生超能力,或獲得奇特的東西才來練習內觀,我們就沒有正確的瞭解內觀的基本精神。

    到目前為止,我談到了發展內觀的效果,仍未談到如何練習。在發展內觀的實際狀況,是我們必須不斷覺察心理狀態與肉體,以便認識它們的特性,只有我們完全瞭解心理狀態與肉體之後,對它們明覺的能力才能深化,這種心理發展必須依循佛陀在《念處經》中所教示的程序,在這部經中可發現內觀的四種對象,即身體、感受、心念與法,這些內容大致可分為心理狀態與肉體。

    警覺身體姿勢與心理狀態

    我們瞭解了內觀禪修的基本理論之後,我們開始警覺身體的四個基本姿勢與隨行的心理狀態,來發展內觀,各位請記住,覺察身體姿勢的目的是去清楚地看與生俱來的苦與痛,換句話說,一定要不斷地警覺身體的移動與每一個姿勢,如果我們不如此警覺,將永遠無法體會苦的真正範圍與性質,對於身體的每一個移動,我們必須勤加練習,加以覺察,譬如坐下、躺下、站立或走動,我們必須對每一個移動都能警覺。

    當我們坐、立、躺或行時,我們應該全神貫注在肉體的姿勢上,走路的姿勢是肉體的移動,而不是腳接觸地板,坐姿也是如此;我們必須小心地察覺整個坐姿,而不只是接觸座位的肉體部位,肉體的「接觸」與坐的姿勢是不同的兩件事,有時候練習者想要察覺坐的姿勢,結果卻是察覺「接觸」,因此,他並沒有察覺坐的姿勢。如果練習者注意的是「接觸」,那麼他必定全神貫注在「接觸」上,如果他注意的是坐的姿勢,他必須注意正在坐的當刻。「接觸」與坐的姿勢具備不同特性,它們是不同的肉體,有不同的認識途徑;它們在各方面都不同,當我們要觀照任何事物,我們必須注意正確的對象。

    我們也要注意在特定姿勢中,各種心理狀態與身體動作,無論我們是否正在做某件事情,還是在想著事情。我們以坐的姿勢為例,我們應該意識到、注意到坐的姿勢,而且我們必須體會坐著的姿勢是肉體,而注意到那個姿勢則是一個心理狀態,我們必須區別肉體與心理狀態的不同。當我們正在注意一個心理狀態或肉體時,我們也必須知道是何種心理狀態或肉體。藉著瞭解許多不同的姿勢,我們將知道每一肉體的經驗都不同。如果我們不知道這是在一特定時刻的「坐著的肉體」,或是我們只知道它只是肉體,我們就不算是練習正確的方法,因為我們僅僅知道它是肉體,並沒有體會到肉體的分別與改變,我們將錯誤地以為只存在一串連續的肉體,而那「一個」連續肉體正在坐、立、行等等。當我們只是看到沒有改變的肉體,相信有一個不改變的「自我」,這種邪見就會生起。因此,當練習內觀時,我們必須在任何時候都去敏銳地警覺到,我們注視的是什麼形態的肉體或心理狀態,只要我們能迅速思惟任何形態的存在,我們將漸漸地能夠分別它是一個心理狀態或肉體。

    這種情形就像我們開始學習寫字,起初我們必須學習字母,認識它是a或b;我們必須學習與記憶每個字母的形狀,如果我們不記得每個字母的形狀,我們就無法閱讀。有些孩子可以毫無困難地說出ABC,但是如果你要他們指出任何一個字母,他們做不到,這是因為不認得每個字母的形狀。同樣地,如果一個練習內觀的人不能認識坐姿的特性,而只是對著自己說或想:「坐、坐」,他就不算是正確地練習。練習內觀卻不瞭解心理狀態與肉體的不同形態,就像是沒有學習每個字母的形狀就想讀ABC,或是看著一列字母,卻無法閱讀。基於這個理由,我們必須試著去警覺肉體的每一個姿勢與心理的每一種形態,以認識每一個的特別性質及它的不同──既然每一個都有它自己的特性。我們將因而可以看到這些狀態不停地改變。如果我們以這種方式孳長智慧,我們將體會到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真正特性。

    以無慾的警覺做正念

    佛陀曾說,我們必須練習內觀來看清實相,為了做到這點,我們首先必須摧毀對事物之黏著與厭惡,因此,當我們正在對心理狀態與肉體做正念時,必須小心地觀察,保持心理警覺。發展無慾的警覺是對正念的正確態度,就好像觀看演員們在演戲,對還未上場的演員,我們不要想去看他,同樣地,我們不要緊緊跟隨著正要下場的演員,而只應將注意力放在正在演戲的演員;我們的唯一興趣是在看演員表演,而不是在指揮它。我們是由五蘊(肉體與心──受、想、行、識)構成,五蘊就像一部電影,日夜不斷地上演,甚至我們在睡覺、坐著或呼吸時亦然,它不斷地以每一個呼吸、一進一出地演著,直到我們死亡,然後開始扮演另一個角色,如此無止盡地演下去,這就是所謂的輪迴。

    欲瞭解心理狀態與肉體,不必到他處尋找。我們在練習時,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保持中性的感覺,就好像對待一位演員於任何時刻所扮演或出現的角色。我們必須像一個旁觀者以中性的感覺保持覺醒,因此,如果我們的心在徬徨、徘徊,而我們並不喜歡它如此,這樣的態度就不正確,正確的方法是去察覺徘徊、徬徨的本身;我們也應該確實明白,我們是在察覺徬徨不定的心理狀態,我們必須理解,徘徊的心是一種心理狀態,否則我們會誤以為是「我」在徘徊,因而讓我見繼續存在,而不是在消除我見。

    就像現在這樣的分析,當我們在警覺徘徊的心時,我們應該檢查並沒有所謂讓這個徘徊的心消失的慾望。

    在對徘徊的心做禪修時,如果以為內觀的目的是要讓它消失,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內觀絕對無法以這種方式達到,為什麼呢?因為如此是錯誤地想要控制自然,幻想以為有一個「自我」可以控制心或強迫徘徊的心消失。現在,如果經由很大的努力而依我們的願望讓它消失,智慧不會因而產生,相反地,只會孳長對某些特別的心理寧靜的錯誤看法與慾望,只要徘徊的心消失時,我們就會感到高興,而且相信我們的禪修很有效,因而加深「自我」、「作者」之幻想。當徘徊的心消失時,取而代之的是專注或寧靜的心,此時,我們感覺可以控制這個世界,而失去體會心理狀態與肉體是無我的,終究不是一個人所能控制的。

    沒有人能夠控制或指示心理或肉體的活動,維持至某種特定的形式,如果一個人錯以為自己可以控制心理狀態與肉體,這種想法只會帶來誤解,事實上,即使一個人不做禪修,也不用想讓徘徊的心消失,它終究會消失的,因為任何生起的心必將消逝。所有的心理狀態與肉體都具備三特性,如果我們沒有機警地觀照它們,那麼誤解會立即發生,貪、鎮或我見等煩惱跟著生起,而當煩惱出現時,它們會障礙內觀。當心出現徘徊不定而禪修者不希望這件事發生時,不喜歡的感覺就會發生;當他有了不喜歡的感覺,會企圖以極強的專注來獲得穩定的心,並停止徘徊的心;換句話說,他的心是以寧靜或愉快為目標,自己已經緊緊黏著於定境。正確禪修的人不應該生起黏著與厭惡。

    禪修者不能經常保持正念的一個原因是沒有正確認識正念的方法,例如,當他在注意一個姿勢時,會發現苦遲早出現在那個姿勢。當苦出現時,他應該去察覺這個苦,絲毫不要去壓抑它,就如同察覺徘徊的心一樣。如果我們藉著專注於苦以壓制它,這樣的念是以貪為目的,而不是僅僅去觀察對象,這也表示追求中道的心理平衡所需的適當心理消失了,這是由於我們的意識轉至好惡感的緣故,當我們要苦消失時,這是黏著,當苦並未消失而我們不喜歡它時,這是厭惡;如果苦正如我們所希望地消失,跟著來的是更進一步的黏著,這樣的修行不是修正念的正確方法;而由於我們總是希望現狀能改變,因而沒能清楚地看到當下的現況;如果我們注意到的不是現況,這樣的修行就是離開了中道。我們可以看出,建立平衡中道並非易事;基於這個理由,具足正見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必須瞭解,內觀並不是出自努力或深定,也不是出於我們希望去知道或理解,而是出於正念。如果我們沒有獲得靈敏的覺察力,即使用再大的努力與定力,智慧也不會產生。

    以這個演講為例,當你們在聽演講時,從未練習正念的人只會獲得少許的瞭解,而那些已經練習過正念的人則會對內觀獲得一些認識,而如果你非常敏銳,可能在聽演講時即得到深度的內觀智慧;如果你有正見與正念,便可以在任何地方對正在發生的當下事實(不受我們的好惡所影響)進行禪修,如果我們以正見與正念去注意眼前的事實,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刻達到解脫的第一個階段。就如佛陀住世的時候,經常在他講完話後,許多人會立刻達到不同階段的解脫,因此內觀是源於正見而非努力或深定。

    注意姿勢以體會苦的本質

    現在讓我們回到前面我所談到的內容。為什麼要注意姿勢呢?因為我們這麼做才能體會苦的本質;如果我們沒有注意姿勢,那麼姿勢如何能告訴我們苦的真相呢?再者,如果我們對正念的方法沒有正確的瞭解,我們也不會體會苦。當改變姿勢時,如果我們沒有注意到舊的姿勢是苦的,那麼新的姿勢可能蒙蔽了苦的真相。因此,我們必須保持警覺,很機警地發現我們改變姿勢的原因。如果我們在改變姿勢之前能看到原因,那麼新的姿勢就無法掩蓋苦的真相。當我們隨時都察覺姿勢,會發現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苦必然產生,而且只有到那個時候我們才想要改變姿勢。當某個姿勢有了苦,我們便不喜歡那個姿勢,而當某個姿勢因為不再令人舒服而不喜歡它時,任何對那個姿勢的慾望將會消失;當對那個姿勢的慾望消失時,對那個姿勢的厭惡會取代原有的黏著,厭惡的情緒跟隨苦受而產生。

    就變換姿勢而言,雖然我們曾經喜歡舊的姿勢,而現在卻希望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厭惡;當厭惡進入心中,因為新姿勢比較舒服,慾望即黏著至新姿勢,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任何姿勢都會有黏著與厭離,然而,修行者經常沒有認識到這點。為了察覺到姿勢,練習者必須瞭解到,改變姿勢之前,他應該隨時都清楚為何要改變姿勢,如果我們不知道何以改變姿勢,我們就無法也不會視苦為苦。我曾經問一個修行者是否知道他改變身體姿勢的原因,其中一個回答是他坐太久了,只不過「要」換姿勢而已。這樣的回答當然是不正確的,他的這個原因至少沒有把苦的真相顯露出來。因此,我進一步問他,為什麼坐久了就必須改變姿勢,其中必然另有原因或理由。坐久了而令人「要」換姿勢並非真正的原因,修行者必須找到更精確的理由,例如,是什麼理由迫使一個人「要」改變姿勢?如果他是以這種方式追問,會發現自己因受到苦的影響,而被迫改變姿勢。任何時刻都是苦在逼迫一個人改變姿勢。

    現在,讓我提出反面的問題。一個人可以保持一個姿勢而絲毫不動或不改變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即使我們不想變換姿勢,不也是被迫去改變姿勢,完全不依循我們的願望嗎?我們在前面提到,有人認為是因為自己想坐,所以坐下,自己想站,所以站立,現在是否也可以說,因為想要坐下或改變姿勢,所以這麼做?就如剛才說的,我們是因為痛或苦,是因為不舒服,所以改變姿勢。這就是為什麼修行內觀的人,必須找到每次改變姿勢的原因;他必須瞭解到,每次改變姿勢都是出於痛或苦,如果任何時刻都能以這種方式理解姿勢的改變,而對當下的事物唸唸分明,我們將體會存在的基本特性。

    現在,當我們體認到我們是因為苦而被迫改變姿勢,我們應更進一步質疑,找出是否另有別的理由,如果回答是為了舒服所以改變姿勢,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這是對快樂的扭曲。正確的答案是我們為了治痛才改變姿勢,不是為了追求快樂而改變姿勢。錯誤的回答是出於誤解,如果對改變姿勢的原因沒有正確的認識,煩惱會因而孳長。

    變換姿勢以對治痛苦的現象,顯示我們隨時都必須治療它們,既然隨時治痛的情形與不斷吃藥的情形類似,我們不應該誤以為變換姿勢的理由是為了求得快樂。這就像慢性疾病的療養一樣,我們一點也不該視療病與治痛為快樂的事。

    舊姿勢的苦容易理解,新姿勢的苦則不易理解;一個人有了智慧可以看穿新姿勢的苦,如果沒有智慧,貪必然生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設法找出新姿勢的苦在哪裡,有什麼方法呢?方法就是要瞭解為什麼我們會改變姿勢。當我們理解到,我們是因為有苦受所以改變姿勢,我們還必須更進一步理解,事實上,任何姿勢都是有苦的。坐會成為苦,站會成為苦,因此我們才會改變姿勢;所有姿勢都會變成苦,所以必須不斷改變姿勢,我們躺下一會兒,苦就會產生,剛開始時,我們認為躺下是快樂的,所以我們要躺下,但經歷了一會兒,我們注意到它也是苦的,因此我們瞭解,苦這個事實是可以在任何姿勢發現的。以這個方法去理解各種姿勢,那麼以為他們是快樂的錯覺必將消失,只要我們以為任何姿勢都是快樂的,錯覺即生起,我們將無法消除它們。

    正如前述,理解舊姿勢的苦是容易的,因為苦受較明顯,但是要理解新姿勢是苦的就不容易。我們必須辨認出不同形態的苦,體會隨時都要改變姿勢或治苦的必要。能理解所有形成、身與心的本質是苦,就是智慧。

    不要黏著於任何特定狀態

    當我們練習內觀時,我們不應黏著於任何特定狀態,欲瞭解此點,我們再次以姿勢來說明。如果我們問一個正在禪修的人,他最喜歡什麼姿勢,他可能說他最喜歡坐、立或行,我們會進一步問他,為什麼他以那種姿勢禪修的時間比別種姿勢長,他可能回答,他喜歡那種姿勢。因此我們必須問他為什麼,他可能回答喜歡某個姿勢的原因是該姿勢容易使他專注,心比較不會徘徊不定;有些人會說,當他們坐下時,心念徘徊得很嚴重,由於他們「想要」心專注而定於一境,因此必須走動。所有這些動機都是受到貪的影響。為了心念能夠專注而走路是錯的,如果我們有這種想法,就是有了錯誤的觀念,以為走路是好的或有用的,走路能帶來快樂及我們想要的東西,這些都是因為我們相信專注的心能夠帶來智慧。如果我們為了這些理由而走路是錯的。因為貪慾而走路是無法同時又擁有智慧。如果我們在走路的時候黏著於專注,貪慾將生起而掩蓋了走路姿勢的真相;因為我們誤以為走路的姿勢是好的、有用的,我們會期待做那種動作。

    面對諸如為什麼不能先專注然後再內觀的問題,我會回答,如果專注時有一個內觀的對象(心與身),那麼就沒有問題,相反地,如果專注是出於慾望或因為你創造一個對象,那麼你將無法對那個對象做內觀;一個建構出來的東西不能成為內觀的對象。因為直接的經驗被掩蓋了,我們無法在一個建構出來的東西發現真相。內觀智慧必須在日常生活的現實活動中體會,不會在任何與現實的日常活動無關的、被創造出來的對象上出現。

    當一個人在培養內觀的時候,有時他會知道他應該要體會三特性,知道心理狀態與肉體是無常、苦或無我,他會在腦中反覆出現這種念頭,但卻沒有直接去注意當下的狀態;而體認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無常則源於唸唸分明的實際練習。如果我們不知道這種體會如何產生,只會思考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特性,而不是當下明覺現時狀態,這表示我們只是想到概念而已,而且我們相信,只要以這種方式思考,一直到內觀智慧產生,就是練習內觀的禪修了。然而,這是錯誤的認識,因為經由思考而非經驗的認知並不是獲取內觀的方法,我們必須培養正確的因,正確的果才會產生。此後我們會親自看到苦、無常與無我之間是如何相互關聯,我們將看到任何無常的事物終究是苦與無我的,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練習正念最重要的一點是留意當下的事物,而不要對未來期待任何事物,如此可以於任何姿勢免除煩惱的生起。如果我們是為了使心平靜而坐,或為了使心寧靜而站,我們就不是在發展內觀,貪慾不會因此消除。對平靜的慾望也是黏著。無論我們留意的是什麼姿勢,我們必須隨時小心地察覺煩惱是否生起,如此清楚地認識心理狀態與肉體才是正確的練習方法。不要強迫自己坐很長的時間,或固定長的時間,如果像這樣練習,是錯誤的方法。我們不要強迫自己。如果我們強迫自己,這些練習都與「自我」的迷惑有關,而且這種迷惑也會跟隨所有姿勢。企圖以這種方法控制動作不會帶來內觀的智慧。為了要獲得內觀智慧,不能有任何控制慾望或時間表(如於預定的一段時間內保持某種姿勢,或預約一個時間做特定活動),只要留意那些迫使你改變姿勢的正確原因即可。

    如果我們認真地想想,將體會到我們必須不斷地改變姿勢,而這件事一點也不是快樂的。當我們考慮了所有姿勢而體會這個事實,就會摧毀掩蔽苦的迷惑;迷惑摧毀了,以苦為樂的錯誤見解隨即摧毀,智慧因而生起。要體會這點必須要有正確的瞭解。苦是四聖諦之首,體會苦的人可以說就是看到了存在的真相,摧毀認識苦的障礙是體會真理的方法之一。

    更進一步,我們要瞭解留意任何姿勢的另一個理由,就是要認識無我的真理。當我們沒有留意坐姿或臥姿,我們就不會知道是什麼在坐、是什麼在臥,如果不知道什麼在坐、什麼在臥,必定會以為是「我」在坐或臥,因此,當苦於任何姿勢生起時,我們會認為是「我們」在受苦,這是因為我們仍然相信,受苦的是「我」。如果我們仍然感覺「我們」在苦或苦中有「我們」,我們就仍未消除「我」的觀念。是誰在受苦呢?是肉體?或心理狀態在受苦?如果檢查心理狀態與肉體仍看不到事情的真實面貌,表示我們仍然黏著於「自我」的迷惑。當我們留意姿勢時,應小心觀察是否有肉體與心理之外的東西存在,它們是否就是永恆或「自我」,這一點很重要,必須要牢記,否則我們不能消除「自我」或「我」的迷惑。

    對所有肉體與心理狀態保持唸唸分明,是注意身體姿勢的基本練習。對所有看、聽、嗅、嘗與觸保持無間的留意也是必要的,當我們經由眼睛認知一個對像時,我們必須留意到,這是看的心理狀態;當我們經由耳朵認知一個對像時,我們要留意這是聽的心理狀態;不必去留意聲音,要留意的是聽覺。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正確的認識,可能告訴練習者,留意聲音或聽覺都可以,因此,這個老師可能會建議學生,如果聲音比較明顯或清楚,就去留意聲音,如果我們是用這種方式練習正念,就是錯誤的練習方法。

    留意顏色或聲音無法通向內觀,因為我們愈是留意顏色或聲音,我們只會愈專注,而不是內觀。正如前述,這不是正確的練習方法,因為貪慾、錯誤見解與妄想會不斷地確認「我」見。是聽覺讓我們認為是「我們」在聽、在感覺等,既然貪慾與錯誤的見解不會在聽的時候把聲音當成是「我」,因此不必留意聲音。貪慾、誤解、幻想出現的地方,就是我們藉著正念去消滅它們的地方。因此,我們必須在聽的時候留意聽,我們也要知道聽覺是一種心理狀態,否則會誤以為是「我」在聽。我們必須留意聽,使我們可以消除聽中的「我」或「自我」。因此,有一點很重要而必須瞭解的是,當我們在聽或看時,它只是聽或看的心理狀態或過程。相同地,當心念在徘徊時,我們必須留意徘徊的心理狀態,不要因為想要停止徘徊的心或渴望一個寧靜的心而保持正念,不要讓這種觀念偷偷進入修習中,我們必須讓心平衡地觀察徘徊的心理狀態。再說一次,這種情形應該與一個人觀看表演或電影的情形一樣(演員就像是徘徊的心),當我們觀察徘徊的心時,不要想去停止它,徘徊的心本身可以展現存在的三個特性,不要以為徘徊的心沒有我們要看的三特性,也不要以為三特性只存於寧靜的心中。事實上,我們在徘徊的心中較諸寧靜的心更容易體會三特性,因為我們更容易在徘徊的心中看到心是如何地不易控制,一點都不是「我」,而且是苦的。

    留意當下的對象

    繼續練習下去,我們必須注意每一個對像在知覺時的初始狀態。我們已經對知覺的心理狀態能夠保持注意,現在我們也應該注意肉體。當我們在嗅某物時,應該留意嗅並體認這是一個肉體活動,當我們在嘗東西或味道接觸在舌頭時,應該留意味覺及此一肉體活動;另外,我們應該瞭解,味覺的產生並不是出於我們的慾望。例如,當我們吃到鹽時,雖然可能不喜歡鹹的味道,但無法改變鹹的本來特性,因此,如果我們看到鹹味的本來面貌,並非出於我們的好惡,那麼貪慾就不會在這個時候產生,這就是為什麼活在當下是避免貪、鎮的最重要方法。「當下」的意義是:在某一特定時刻,不受慾望影響的存在。我們必須留意每一個對象並認識其真正性質,如果有任何對象是因為我們的慾望而生起,那麼煩惱即跟著生起。我們必須瞭解,任何經由慾望去認識的對象,並不能真正顯露實相,因為它是建構出來的東西。我們如何能認識一個建構出來的東西之真實面貌呢?唯一能顯露真相的東西是當下的東西,是由其本身展現的東西,而與我們的慾望無關。

    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當下的對象。有時候我們可能自認為已經在留意當下的對象,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當下的對象,是在剎那間出現,就好像在水中抓魚一樣,我們看到一條魚在水裡某處游,便以為可以抓到它,要伸手去抓,但是這條魚卻溜往別的方向而失手,留意當下的對象也是如此,貪與鎮始終會把當下的對象推往他處。

    當我們留意任何出現的對象本身時,這對象就是當下的對象。然而,大部分的時候,我們並不是留意當下的對象或存在。讓我們舉個例子,當我們留意坐的姿勢,就是當下的對象,如果我們的心念轉到寧靜的觀念,我們的目標指向寧靜或舒適,此時就完全不是在留意當下坐的對象,我們並不想發現坐的姿勢的真相,而是在留意著尚未出現而想要獲得的寧靜的心。

    我們必須在所有身心活動的當下都清楚地觀察它們,然後才會看到它們是如何地無我與苦。如果沒有將當下的存在於當下觀察到,我們將是在浪費練習的時間。但是如果我們突然地發現,我們的心念已在當下的對象上溜走,那時候我們可以再度唸唸分明地回到當下的對象上。如果我們瞭解心理狀態的這些特性,將能夠於正確對像保持較長的正念時間,且較有機會體會真相。

    現在讓我們觀照「吃」。我們應該保持正念並思考吃東西的理由。經典告訴我們,我們吃食物並不是因為我們要它,不因為它是食物,而是因為它是維持身體所必要的。佛陀曾提到要維持生命的一個理由,就是要有足夠力量發展通往止息所有苦與煩惱的正道。具備這種想法是必要的,否則我們將無法避免煩惱的生起。我們必須瞭解,我不是因為食物好吃而吃它,而是為了治苦與滿足飢餓。當我們為了滿足飢餓而吃東西,那麼即使是不好吃的食物,也能解決飢餓;如果我們是因為食物的美味而吃它,當它不好吃時,鎮即生起,反過來說,如果它很好吃,那麼貪即生起,這表示我們吃東西只會孳長煩惱;當食物好吃,貪或黏著生起,當食物不好吃,就不滿意了。吃東西時沒有思考這些問題,會產生更多的慾望輪迴、生死輪迴,這些就是苦的無盡延續。因此,當我們運用正念於吃東西時,我們必須於張開的每一口都瞭解吃的理由,使我們在吃的時候,只是為了解除苦而吃。當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如果喜歡與討厭都未生起,內觀即生起了。

    當我們洗澡時,也應瞭解這個動作是為了治苦,在我們日常的責任中,我們應該看到這些活動的理由,我們不應為了美觀而穿衣服,因此我們不要選這個或那個顏色,而是為了用衣服保護身體,抵抗寒冷與昆蟲如蚊蠅,這表示無論是什麼動作,它們都是為了實現涅盤與滅苦,當我們有了這種徹底的瞭解,對無常色身的黏著會變得愈來愈弱,但是要記住,我們必須認清肉體是什麼狀態,心念又是如何,而且要隨時保持明覺與認知。所有的存在不超過心理現象與肉體,沒有身體、沒有靈魂、沒有女人、沒有男人在坐,沒有人在站、行或睡,沒有人在嗅、看或聽等等,沒有人在瞭解或知道這些事情。

    淨化的步驟

    我們覺悟到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空性後,就達到了內觀智的第一個階段,稱為「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n^a&na)。這個層次的內觀,使我們對任何現象都能直接地認知心理與肉體的區別,我們必須瞭解,由「名色分別智」而認識的心理狀態與肉體,與一般學習或聽聞所認識的並不相同,沒有經驗到這種「分別智」的人,無法區別理論的知與實踐的知的不同。因此,它認知的任何東西仍然留有「我」在聽或看的迷惑,儘管具備了什麼是心理狀態或什麼是肉體的理論知識,仍然還是很迷惑。例如,如果我問坐姿是心理狀態或肉體,他可以回答是肉體,但是當他正在坐時,他是否體會坐是肉體,並清楚地將心理狀態區別出來?這就是修習與理論的差別。事實上,要獲得「名色分別智」並不容易,雖然它只是發展內觀所需知識的第一階段而已;它需要很強的正念與專注,才能在每一個時刻很清楚地區別這些。

    現在我們必須繼續更深入地修習,這表示我們必須對心理狀態和肉體保持更深層的正念。起初,我們沒有注意到心理狀態與肉體是互為因果,而只是保持正念,只知道什麼是心理狀態與肉體,但是現在,我們對心理狀態與肉體留意得愈多,會看到愈多有關它們生起的原因。例如,當聽覺生起時,我們會瞭解聲音是聽覺的一個因素;當視覺出現時,會瞭解顏色是其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會看到那些心理狀態是隨聲音與顏色而生起,至於身體的不同姿勢與動作,我們必須隨時保持警覺,我們將看到移動中的肉體是以心念為其原因,它受到意識的鼓動。是意識指示身體去站立、坐下、走動或改變姿勢,不同姿勢因而產生。肉體的所有這些姿勢是因為有心為他們的原因而產生,而當這一種心理狀態產生時,則有肉體為它的原因,因此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產生可以說是來自條件因素,這種內觀知識會在我們獲得「把握因緣智」(paccaya-pariggaha-^n^a&na)後發生,當我們如此保持正念時,心與肉體之間的因果關係即彰顯出來。在此之前,我們即使知道存在即是心與肉體,仍然不知道心與肉體如何產生或由什麼原因產生,當我們不知道其中道理,就會以為它們的存在是來自神,正如其他宗教系統所描述的。但是當我們達到「把握因緣智」的階段時,我們將知道它並不是由任何人所創造,而是受到因緣的制約,它們彼此之間存著因果關係,心與肉體可視為獨立的因,這就像鐘聲是由兩件東西而產生──槌與鐘,如果槌沒有敲鐘,就不會有聲音,沒有人能夠發出這個鐘聲,也沒有人知道此聲音來自哪裡,將至何處,但是只要這兩件東西存在,聲音即產生;如果我們深入體驗這種心與肉體的關係,那麼有關心與肉體如何產生,與什麼令它們產生的疑問將會消失。

    在這個階段的內觀,雖然我們知道了心與肉體的因緣,仍未完全體會他們之間的分離,尚未經驗心與肉體的快速過程及消逝;心理狀態與肉體極快速地消逝,而內觀尚未靈敏至能觀察到,因此,我們必須繼續不斷地對心與肉體保持正念,直到看到它們的消逝。例如,當我們由坐姿變換至別種姿勢時,我們將體會到坐姿的消逝;當我們由站姿而結束站姿時,將體會到站姿的消逝,並體會一個新姿勢的生起,當我們體會此點,便知道站姿不是永遠的,剛開始時我們會在此曙光下經驗我們的姿勢與感覺,當我們體會了一個姿勢的消逝,將會立刻注意到另一個新姿勢的生起,然而,我們只有在那個姿勢停止時才體會其消逝,我們仍然要去體會肉體在那個姿勢時的消逝與生起;到目前為止,我們體會坐姿的消逝,是因為坐姿已經改變為其他姿勢;接下來我們要在仍然坐著時即體會坐姿的消逝,這表示當內觀深化後,我們可以在坐著時即體會其消逝。這可在我們坐著時心理狀態與肉體的快速流變中仍然注意其區別而發生;當持續練習後,這種快速流變的經驗會變得果斷而確定,有了這種階段的內觀,我們將知道即使是過去或未來的所有現象都將是同樣地無常。當我們有了這知識,對未來的特性將不再有疑問。當我們經驗並體會了各種存在的生起與消逝,那麼我們就已獲得了「遍知智」(samasane^n^a&na)這一階段的內觀,它能讓我們堅定地看到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無常,可以說這個階段的內觀知識實踐了存在的三法印,因為它經驗了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無常,及每一剎那的生與滅,但是它仍未經驗到心理狀態與肉體的快速遞變的清晰界限,這種程度的知識仍不夠強烈與靈敏,不足以拔除深藏在我們意識之中最基本的誤解或錯誤觀點。

    如果我們持續正念的練習,內觀智慧將愈來愈靈敏,我們的正念將愈來愈細膩與靈巧;我們愈能保持正念,我們愈能持續地活在當下;現在已經開啟了當下的正念,心與肉體的每一狀態的生起與消逝已有鮮明的區別,當我們經驗心理狀態的生滅的區別,我們將獲得所謂「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n^a&na)的內觀知識,此階段內觀也包含前三階段的實現,一個人能經驗到第一階段的內觀,能理解所有的存在都只是心理狀態與肉體;能經驗到第二階段的智識或內觀,即經驗到心理狀態與肉體之生起原因;及第三階段的內觀,讓一個人首度經驗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生滅特性,但尚未能清楚地區隔它們。

    由於體證了「生滅隨觀智」,毗婆捨那的道路才真正開始,此階段的知識非常重要,這種知識令人首度經驗心理狀態與肉體的快速流變的區分;隨著正念的增強,「生滅智」變得非常靈敏,這階段的知識揭開剎那生死,它清楚地看到心理狀態與肉體於生滅中快速遞變的分隔空間,要擁有這個階段的內觀,必須具備非常敏捷的智慧,這種智慧會根除並摧毀心與肉體是永恆的假象,它將顯露它們不是持久快樂的根源,它們是「無我」,這個智慧會除去許多建立在我們意識中的誤解,然而,這種內觀知識仍是暫時的,無法完全根除所有的錯誤見解,它會開始減少煩惱,特別是誤以為經驗是真「我」的誤解。這階段的內觀知識非常強,指導老師不必向行者保證他已實證真理,他自己具足的內觀知識已能夠正確而肯定地判斷,此刻,心中將生起很大的喜樂與光明,覺知的清晰度是以前從未經驗到的,也是第一次在心中體會到真正的自由。

    透過直接的經驗去體會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生滅的清楚區分,與透過聽聞或研讀而認識是不同的,無論你聽聞得多好或因研究而瞭解得多深,你仍未經驗到真正的存在,真正的存在無法透過思考或研讀而獲得,如果我們思考或研讀,我們只有觀念上的知識,所知道的只與過去或未來有關,而當下的真正東西將被忽視;只經由思考去認識事物,是透過比較去連結過去與未來,所引用的思考並沒有直接經驗到當下的真實狀況,因此這些思考無法消除任何潛伏的煩惱,只能透過經由正確的因與正確的練習的內觀智慧,以及清除所有「我」的肉體邪見,然後疑惑、不確定或任何懷疑才能消失。例如,有關於心與色如何生起的所有疑問都消除了。我們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因緣,並一步一步地經驗到真相,直到所有的不安消失。

    達到「生滅隨觀智」的內觀的獲得,已是一個非常高的修習境界,禪修者對每一刻的經驗將擁有一個嶄新的認識。

    如果修行者黏著於「生滅隨觀智」,或是在此之前已練過禪定,而且定力非常強,那麼這個階段可能出現內觀的染著,所謂「內觀染著」指的是修行者已獲得這個階段的內觀知識,並經歷了微細的染著,這些內觀染著是一種非常微細的染著形式,共有十種,他們可能是因為黏著於禪定的力量而造成,他們會障礙通往更高階段內觀的進展,例如,心可能充滿快樂與狂喜,微細的黏著產生了,而對深化內觀的感覺與喜好將因而減少、消失,如此我們看到內觀染著是如何成為內觀發展的障礙,當修行者的智慧不夠靈敏,無法瞭解並放棄此種通常是極誘人的染著,他就無法再往前進步,因此對於會阻礙引導我們何者是正確,何者是錯誤路徑的這一點,我們必須有精確的瞭解,否則,會發生錯誤的結果,而我們仍不知道我們的修行錯在哪裡。這是很困難的,因為感受是巧妙、悅人而且快樂的,這些會誤導我們,讓我們認為已經開悟,已經達到涅盤了,缺乏正見的話,我們完全不知道在內觀練習中所獲得的成就是否正確。

    當我們瞭解到通往更深層內觀是需要放下各種心理狀態的黏著時,正見才會生起。高度的喜樂、喜悅、定境,甚至正念都可能成為我們黏著的對象,當我們瞭解內觀只有在清晰而不執著的正念中才可能持續發展時,內觀的染著才能消逝,現在,當「生滅隨觀智」自內觀染著中釐清時,我們可以在明明白白而沒有任何慾望的干擾下,看透心念與肉體的生滅。

    然後,所謂的「行道智見清淨」(種姓智gotrabhu-^n^a&na)的內觀階段才會生起,此種內觀瞭解到通往涅盤的道路,必須放下對心或肉體最微細的黏著。

    現在,更高階段的內觀知識從此開始快速地發展,對正在進行的當下過程的正念更敏銳。「生滅隨觀智」的正念顯露愈多實相,智慧發展得愈多;當出現此種現象時,下個階段的內觀,也就是「現象分解」內觀的出現。修行者的注意力愈是集中在當前的對象,他愈能經驗到心與肉體的消逝,此種眼前所見全都分解的現象令人震懾,但是當他仍停在當前對像時,那也只不過是集中注意的心與肉體的消逝,此種知識經驗稱為「壞隨觀智」(bha&nganupssana-^n^a&na),意思是說任何事物都是危險、恐怖、沒有實體且不悅人的,因此他會感覺厭倦,漸漸地能自心色的黏著中出離,此種出離的感覺稱為「厭離隨觀智」(nibbida-^n^a&na),正如修行內觀的結果,這時對心與肉體的任何狀態的黏著會愈來愈弱。

    最後,修行者會到達最清晰與離系的階段,即「行捨智」(sa&nkharupekha-^n^a&na),也就是於任何狀態皆保持寧靜的知識。這個階段的心不再有任何黏著,能清楚而沒有任何染著地看待任何經驗,修行者可以體會涅盤,並且永遠根除邪見與其他染著。

    這是對內觀之道較高階段的一個非常概略性的描述,我願藉著再度強調「生滅隨觀智」的重要性來總結這段描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如果你修習並獲得這個知識,那麼由此階段之上的更高知識將因此而持續進展,直到最後終於瞭解心與肉體的最完整的特性,並經驗到這個過程的止息──涅盤。

    現在,我要再深入討論一件事情;你可能聽過許多次下面的說法,說是為了獲得涅盤,並不需要特別練習或遵循特定的步驟,沒有任何法則或方法;既然有許多方法最後都是通向涅盤,因此我們做的任何方法都是對的。根據證據與理由,這種信仰是絕對不正確的。根據所有證據,所有佛教徒也都知道,佛陀本身證實只有一條道路可以通往涅盤,那個方法就是四念處,只有佛陀告訴我們這個方法。如果人們想要依他們自己的方法練習禪修,那麼每個人都會發明他自己的規則,每個人都說他的方法最後到達涅盤,這種誤解是合理的嗎?有可能嗎?果真如此,那麼佛陀就不是一個誠實的人了。如果每一個人可以沒有正念而到達涅盤,那麼就不需要佛陀教這種修行法門了。我們知道佛陀時代有許多宗教派別與禪修方法,那時候甚至有超能力的修行,例如:空中飛行、水上行走、穿越山丘,所有這些超能力的修行都相當常見,然而,並沒有人教導真正通往涅盤的路。因此,如果任何人仍有此種錯誤觀念,以為有許多通往涅盤的路,那麼請他仔細想想這件事吧!不要忘記了,我們是因為佛陀為我們顯示獲得涅盤的心靈發展方法才尊敬他,這個方法主要就是四念處,那是世界上任何其他的老師所不曾教導的,那就是為什麼佛教徒尊崇佛陀為世界最偉大的人,並對其智慧、清淨與慈悲表示尊敬,如果我們沒有依據四念處培養內觀能力,我們就不能真正瞭解佛教;即使在目前,還是很少人對四念處有正確的瞭解,事實上,雖然這個系統完全合理,然欲立刻或快速地建立正確的認識仍非易事,我們應該深入研究,並試著以合理的方式瞭解,然後透過練習驗證其正確性,我們必須隨時透過練習測試佛教,並且自證實相。

    總結

    讓我為毗婆捨那的修行總結一些方向:

    一、開始學習毗婆捨那的時候,應該要發展出一個徹底的認識,就是任何存在都只是由心理狀態與肉體構成。

    二、與你有關的肉體與心理狀態只發生在你自己身上,因此你必須在每一剎那的當下,都能對它們保持正念,以便清楚地看到它們的本質。

    三、禪修的對象必須是不間斷的心理狀態或肉體,而且始終是當下的狀況;如果感受出現,檢查它,如果追蹤中斷,不要憂慮,只要重新再來,繼續檢查肉體與心理狀態。

    四、在練習過程中,禪修者必須注意,不要生起慾念,想去看到某些事或想去發展某些內觀,你只要注視肉體與心理狀態即可。

    五、不要同時檢查肉體與心理狀態,而應分別檢查他們,而且永遠是當下。

    六、守住站、坐、行與臥這四種主要姿勢,避免次要的動作。

    七、如果有必要改變姿勢,在改變之前要確定知道移動的理由或原因。

    八、使用平常姿態與姿勢,並檢查每一個平常的姿勢與心理狀態。

    九、試著自然一些,不要故意很慢地走路與移動來加速內觀,這種慾望會障礙內觀。

    十、當練習時,不要做任何不必要的事情。

    ──不要說沒有必要的話。

    ──除非必要,不要改變姿勢。

    ──除非必要,不要吃東西。

    十一、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須瞭解動作的必要理由,並看到如何被痛苦強迫去做。

    十二、捨棄「禪修是一件特別的事情」的這種感覺,它並不是去追求某種事情的時刻,而只是檢查我們動作的原因與心及肉體的特性。

    十三、不要想透過禪修,求得諸如喜樂或寧靜等的心理狀態。

    十四、毗婆捨那禪修者必須像一齣戲劇中的觀眾,不要想去指揮劇情,只是留意地看著肉體與心理狀態進入意識的流動,此種平衡的剎那將導向智慧。

    (譯按:讀者若想多瞭解阿姜念的教法,請參考阿姜念著,凡拉達摩譯:《身念處禪觀修法》)

文章來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2423&cid=162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2021年9月3日 星期五

虛空打破明心地4 宣化上人主講 禪的問答 禪偈與禪機

來源: 網絡轉載  虛空打破明心地  作者: 宣化上人主講

虛空打破明心地 - 禪的問答
虛空打破明心地 – 禪的問答

虛空打破明心地 –  禪的問答

打坐時心裏應觀想什麼?
  
  上人﹕沒有一定的地方。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有一個地方就在這住了。無所住,不思善,不思惡,就在這個地方用功夫。注意一個地方,想好和不好,那都是執著。修行就是要無所執著,什麼執著都沒有了,把自己這身體都忘了!你身體都沒有了還有一個什麼執著。
  
  入定和睡覺有什麼不同?
  
  上人﹕簡而言之,入定的姿勢,仍然端坐,背直如筆,實正不偏,或者呼吸停止,或者脈搏停止,望之,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覺。可以坐一天不動,十天不動,其至一個月不動。睡覺的姿勢,頭歪身斜而不自主,氣出氣入,呼呼有聲,甚至鼻息如雷,不同之處,就在這個地方。
  
  學佛法何以要打坐?
  
  上人﹕就是要學習我們自性中無量的經典,無量的智慧。人性中本有無量法門,人卻捨本逐末,向外弛求,不知回光反照。
  
  念佛、打坐時身體會晃動,感覺喘不過氣來,為什麼?
  
  上人﹕走火入魔了。
  
  做早晚課的時候,一邊做,一邊念觀世音菩薩,身體就自然的左右或前後擺動身體,請問像這樣在家可不可以打坐?
  
  上人﹕身體晃來晃去,有這個現象最容易有飛精附人的危險。
  
  你們的打坐方法與蘇美度法師所教的打坐方法,有沒有什麼不同?如果有,是怎樣不同?
  
  上人﹕「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這也就好像你有你的面孔,我有我的面孔,他有他的面孔;面孔雖是彼此不同的,但是都是人,心都是一樣的。你不能叫每個人樣樣都一樣,這是一樣的道理。
  
  坐禪基本的方法是什麼?
  
  上人﹕基本的方法,第一不貪,第二不瞋,第三不愚癡。
  
  下一步如何來靜坐?
  
  上人﹕當然,靜坐首先的功夫就要清心寡欲。清心就是沒有妄想;寡欲就是沒有那麼多的情情愛愛。
  
  金山寺教坐禪的方法,請稍微講一下入門?
  
  上人﹕你到金山寺就知道了,入門先要鍛煉結雙跏趺坐。水果和尚那個腿也是這樣子坐的,這叫「金剛坐」,這個坐能降魔。
  
  那麼超覺靜坐這種方式到底好不好?現在世界各國都很流行呢!
  
  上人﹕這是那些無法結雙跏趺坐的人,想出的一種別開生面之方法。其實想靜坐必先學雙跏趺坐。不練習雙跏趺坐,不下一點功夫,便說得道了,這是不可能的。
  
  當人靜坐的時候,有時候在腦海之中,出現一般人所謂的幻想,你是否可以解釋一下,靜坐時所出現的現象?
  
  上人﹕這些現象都是虛幻不實的,你所看見的都是《楞嚴經》裏的五十種變化,你要把這個當做成就,這是很可憐的。
  
  禪坐時見到一些現象,想知道真境與識心作用之別?
  
  上人﹕存有妄想、貪念要見佛、見花,這是假的,想見什麼,便見什麼,亦是假的。主要在一念未生前所見境界才是真的,才有點意思,但有時還屬幻化。參禪最好不要有境界,什麼都沒有,只是空,不要驚,不要喜,驚喜都會著魔,例如《楞嚴經》所列之五十種陰魔。
  
  為什麼有人一開始參加打坐便著魔呢?
  
  上人﹕這是過去世的冤親債主障道所致,要多做功德回向。
  
  打坐參禪是一回事?還是兩回事呢?
  
  上人﹕打坐及參禪雖名詞不同,意思則一。參禪就是要真明白,不再糊塗了。
  
  怎麼樣才不會在打坐時著魔呢?
  
  上人﹕天天懺悔,多念佛,做早晚課,打坐之前要念〈楞嚴咒〉。
  
  坐禪痛了怎麼辦?
  
  上人﹕痛,你要知道:越痛越好。你若不過這個關,它什麼時候都痛,你不要盡聽它的話,你要它聽你的話,你要做得主。你要知道四大假合這身體不是什麼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我若死了到地獄裏,火山地獄用火來燒,比這更痛啊!那我又怎麼辦?我現在可以做得主,痛一點叫它痛,氣血通了就不痛了。
  
  你說當一個人打坐時,我們要忍下感受,所以我感到奇怪,我們可否發洩出感受呢?或許該把它收在這裏邊?有時候我把它放在裏邊,但是之後我發覺我要爆炸了,我該怎麼辦?
  
  上人﹕忍受是要空了它,要沒有了,不是藏在裏邊,你藏在裏邊作什麼用?你裝這些垃圾幹什麼?你要忘了它!憋在裏邊,比最邋遢的東西更邋遢。原子彈的威力大,它比原子彈的威力更大。如果你不怕粉身碎骨,那你把它藏起來。可怕!可怕。
  
  禪坐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上人﹕禪坐的利益是多方面的。不論你是在讀書工作或整理家務,每日的禪坐能增加你的集中力,及減少生活壓力和增進身體健康。如果你想啟發真正的智慧和解脫,就更應該養成習慣,持之以恒,才能真正達到所謂「了生脫死」。

禪偈與禪機

禪定要訣頌

  天真活潑思無邪,降心離相是要訣

  大地消沉泯對待,虛空粉碎了分別

  靈光獨耀照法界,智珠在抱養牟尼

  不垢不淨不來去,脈息念住狂性歇

  一九八四年二月廿一日.萬佛聖城

  天空地闊
  
  萬籟無聲,諸緣頓息,天空地闊,法界一體
  
  何來何去,無此無彼,其中妙諦,識者自取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廿七日
  

  須彌推倒
  
  須彌推倒障礙除,性海澄清波浪無
  
  徹悟本來真面目,般若常明萬法如
  
  開禪七偈.金山禪寺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五日
  

  共學無為
  
  十方善士同聚會,一心來此學無為
  
  這裏即是選佛場,誰若徹悟及第歸
  
  開禪七偈.佛教講堂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
  

  大地回春
  
  大地回春百物生,粉碎虛空自在翁
  
  從此不落人我相,法界雖大盡包容
  
  開九十八日禪七偈.佛教講堂

  一九七○年十月十五日
  

  宣化坐禪圖
  
  思惟靜慮即禪那,摩訶般若菩提芽
  
  栽培灌溉勤精進,悟無生忍赴龍華
  
  丙辰年丙辰月(一九七六年﹚
  

  吹無孔笛
  
  天翻地覆打禪七,摘星換月也無奇
  
  無影山前回頭看,真人常吹無孔笛
  
  
  無喜無憂
  
  開悟莫歡喜,未覺亦勿愁
  
  繼續更努力,與汝把手遊
  
  結禪七偈.金山禪寺

  一九七三年二月十八日
  

  播金剛種
  
  昔播金剛種,今萌菩提芽
  
  即悟正覺果,直抵法王家
  
  開禪七偈.佛教講堂

  一九七○年九月十二日
  

  提起放下
  
  提得起,放得下,念佛是誰哈哈哈
  
  放得下,提得起,誰是佛念嘻嘻嘻
  
  不是你,不是我,你我之間人太多
  
  也是你,也是我,須彌打倒誰也沒
  
  開禪七偈.金山禪寺

  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一日  

文章來源:

  1.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10&&id=202&cid=23
  2.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11&&id=202&cid=23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