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

智慧100 聖嚴法師著 不喜不憂 最高智慧 永不疲倦

來源:網絡轉載 智慧100  作者:聖嚴法師著

不喜不憂

不喜不憂

若了知無我,有如是人者,聞有法不喜,無法亦不憂。──大智度論卷二六.釋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一個人如果徹底明白了「無我」的道理,聽到說「有」,不會喜形於色,或聽說「無」,也不致憂愁恐慌。
  
  如果已知無我的道理,即知「我」這樣東西,不過是由身、心、環境的三種因緣結合而成,我是暫時的假相,不是真實持久的存在。一旦達到這個境界,聽到有什麼可得,不會歡喜;聽到沒有什麼可得,也不會憂愁。
  
  法的另一種涵義:是佛所說的種種道理及修行的方法。如果已知無我,對於有沒有佛法,都不會有問題。此偈的「法」,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也是任何一尊佛成佛之後所傳授的修行理論和修行方法。
  
  臺灣今日雖有不少佛教徒,但仍有很多人聽不到佛法,有的即使聽到佛法也聽不懂,有的聽到了卻加以拒斥,有的到民間神廟去求籤問卜而沒想過去寺院聽聞佛法。佛在世時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是指聞法的因緣不容易。聞法是向誰聞呢?最好是聽大善知識說法較可靠。聞法是聞真實法、聞究竟法、聞正知、正見、正信、正行的法。但對已得無我智慧的人而言,有法可聞或無法可聞都沒有關係,因為不論鳥鳴、蟲叫、風聲、水聲、紅花、綠樹,乃至一舉一動都是法,也都不是法。若把這些當成佛法,對他們來說,有沒有都一樣;若當成非佛法,對他們而言,執著這些沒什麼意義。但為了眾生需要,還是得說法

最高智慧

行者捨諸法,亦不依止慧,亦無所分別,是為決定智。──大智度論卷四五.釋大莊嚴品
  
  此偈是說,一個人若能不執著種種現象,也不執著智慧的追求,在他心目中,也不分別諸法的現象和智慧的功用,這種境界就是有了最高智慧的人。
  
  行者是指修行菩薩道的人,是以無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來自利利人。所謂「行者捨諸法」,這個人應該把世間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不掛在心上。甚至凡是以自我中心所見的種種現象,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及其互相的關係,都該放下來。這本身雖然就是智慧的功能,但在放下一切之後,連你有智慧這樣的觀念,都該放下來。《大智度論》不斷講智慧、講般若,似乎應該依靠智慧來幫助自己,或擁有智慧作為自己的皈依處,這是錯的。因為菩薩行者不應執取世間現象,也不可依賴執著出世間的般若智慧。
  
  未大徹大悟之前,的確需要依靠種種形相,包括言語文字所介紹的正知、正見、正信、正行的道理和方法來幫助我們,也就是用這些設施作為工具,讓我們來體會自在解脫的智慧,同時又用智慧來幫助我們如法修行。一旦徹悟之後,就不用再依賴智慧了。若把所得的智慧力當成本錢、靠山,就會變成狂傲、驕慢,那就等於沒有智慧。
  
  「亦無所分別」,是說徹悟之後的人不再需要把入世與出世、智慧與煩惱、眾生與佛、有與無、善與惡、多與少、美與醜等看作不同的事象,那才是清淨無染的智慧,也就是最高的智慧。
  
  普通人能如此嗎?很難!但若能理解《大智度論》這個偈子,就能幫助我們減少很多煩惱。當面對取捨之間、權衡之際的兩難情況,不妨用這樣態度來做判斷,一定有些用處。

永不疲倦

不寐夜長,疲倦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大智度論卷三三.釋初品中見一切佛世界義
  
  失眠時覺得長夜漫漫,疲倦時覺得路途遙遠,而愚癡的人生死無盡,是因為不明正法。
  
  這四句話以夜長、路長來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長。夢多的時候,失眠的時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時候,輾轉反側,還見不到天亮。走遠路的 時候,越走越疲倦,舉步維艱,拖著一具笨重的死屍,似乎永遠走不到盡頭。夜長、路長大家都體驗過,但很少人知道,生與死的道路也很長。
  
  人的生命過程,佛經中形容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長夜,惡夢連床。生死之中雖也有歡笑,但苦難的時候居多。不論有錢沒錢,不論有勢無勢,一樣有苦有 難,卻還不知道苦難是來自各人的內心,這是愚癡。愚癡是指不知道出離生死的範圍,也想不到要改變內心的方向,於是無可奈何地繼續不斷地受苦受難下去。
  
  其實,有很多很好的路可以免於生死的苦難,關鍵在於能不能知道正知、正見、正行的人生方向;有沒有明瞭因果、因緣的人生原理;是不是有了智慧、慈悲的 人生修養。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會逃避現實;知道因緣的人一定會用努力來促成現實的轉機;有慈悲的人一定會以心平氣和的關懷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 人一定會照顧自己,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隨著魔鬼的音符起舞。這樣的人,便是知道正法,便不致將人生的過程,視為失眠狀態的長夜漫漫,不會對於人生的經 歷,當作疲倦的長途跋涉,也不會永遠沈緬於生死的苦海。他應該是不會疲倦,而是樂觀、積極、健康、愉快的人了。

文章來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25&&id=146&cid=53,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26&&id=146&cid=53,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27&&id=146&cid=53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