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龍頭觀音

龍頭觀音

 

龍頭觀音

 

龍乃獸中之王,觀音菩薩坐龍頭上,譬喻觀音威德力。此觀音法相,有的右手持楊柳,左手持淨瓶作瀉水狀,呈雲中乘龍之像,故稱「乘龍觀音」。然而,佛教之龍在具象上又無異於中國民間傳說之龍,所以稱龍頭觀音。

 

據正法念處經卷十八畜生品載,龍王攝屬於畜生趣,乃愚癡、瞋恚之眾生所受之果報,其住所稱為戲樂城,分為法行龍王、非法行龍王二種。法行龍王有七頭,如象面、婆修吉、得叉迦、跋陀羅等諸龍王,瞋恚之心薄,憶念福德,隨順法行,故不受熱沙之苦,以善心依時降雨,令世間五穀成熟。非法行龍王有波羅摩梯、毘謀林婆、迦羅等龍王,不順法行,行不善法,不敬沙門、婆羅門之故,常受熱沙之苦,以惡心起惡雲雨,令一切五穀皆悉弊惡。

 

相傳東海有一種頭像龍身像龜的怪物經常危害人間。觀音菩薩知道後,大發慈悲之心,決定為民除害,便來到東海將怪物降伏,並躍上龍頭怪物的背上現出寶相。

於是,從此過上了太平日子的百姓便塑了一尊腳踏龍頭怪物的觀音菩薩像供奉起來。表示觀音菩薩法力無邊,樂於為民除害,保佑眾生安居樂業。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龍頭觀音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龍頭觀音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qyq77u
via IFTTT

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怎麼吃素才健康?(一)

怎麼吃素才健康?(一)

 

怎麼吃素才健康?

 

現代人對於飲食健康,往往用營養學的角度作評價,但其實絕大部份人,也沒有計算每一頓飯的「營養成份」,而是認為吃夠飽了、每天有吃飯吃菜吃肉了,就夠營養;或者認為「越多越好」,每天多喝點奶、多吃點雞蛋就健康。當然,這跟營養學的觀念還相距離甚遠,但假如每頓飯也去計算營養的話,那樣也有點太麻煩了吧?古代人沒有營養表,難道都不懂健康飲食?

 

在筆者《素食不夠營養?》與《中醫如何看「素食夠不夠營養?」》等文章中,已經指出了健康的素食方式,未必能夠從「營養學」的標準來獲得,即使從中醫的角度也「不講營養」,那麼,究竟如何吃才能夠吃出健康?這時候就需要用到「傳統智慧」與「自然法則」了!

 

傳統智慧

 

所謂傳統智慧,包括了各種古代文明之中對於飲食的理解,當然了,在各種古代文明之中,只有中華文化是一直延綿至今,沒有中斷的,參考中醫學對於飲食的觀點,是十分聰明的方法。

 

上文提到在《黃帝內經》中,一再強調人應該是吃「水穀」為主的,在古代的「榖」,並不單指「穀類」,還包括了豆類與果仁,這些都是日常的主糧,再配合吃蔬菜和水果,這就是幾大類「人應該吃」的食物了。

 

還有很大量的「傳統智慧」記載在中醫之中,這是一門很多大的學問了。

作者:李宇銘博士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怎麼吃素才健康?(一)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怎麼吃素才健康?(一)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sdUdJI
via IFTTT

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終於找到學佛修行的正道

終於找到學佛修行的正道

 

終於找到學佛修行的正道

 

菩提路上我曾跟隨多位上師學佛修行,但論對我幫助最大的要數第二位上師,沒有他的教導,我不會用心學佛。各位恩師為我打下學佛修持的基礎,為我種下福德因缘,作好前行準備。可是多年修學沒有成就,自身是最大原因。

當第三位上師往生後,原打算只讀他的書籍修學,然而這幾年看他書籍依其指引打坐修持,如在云霧中,修持找不到方向。於是我開始尋找依止祂學佛能得受用,乃至成就解脫的上師,因緣所致,终於我幸運地找到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著作經論,拜讀後興奮不已,正正是我要依修成就的法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顯密圓融,妙諳五明,祂的三十類成就沒有人能望其項背;《解脫大手印》千古秘典,今公諸於世,真大事因缘成熟了。回望我這一生,如不能了生脱死的話,生命意義何在!種下福德因缘得聞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之音,喜悦之心情非筆墨所能形容!

一直想找大聖者,現在讓我找到了住世佛陀,我認定了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為師。我終於要踏上美國學佛之旅,感恩福慧行及卓瑪仁波且、尊巴仁波且及堂上師兄師姐,成就我的殊勝因缘!

                                                                                                            -宝南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終於找到學佛修行的正道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終於找到學佛修行的正道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qwvij9
via IFTTT

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佛道、商道(十四)- 因果業力的管理

佛道、商道(十四)- 因果業力的管理

 

佛道、商道(十四)- 因果業力的管理

 

踏入廿一世紀,全球商業競爭越見激烈,要在最短時間內開拓更大的市場,必須要與有實力公司合作。

 

要拓展國際市場,必須要有前瞻的觸覺,除了要透徹了解市場需要,更需要分析出消費者的購物模式將如何轉變,永遠走在消費者的前面,這樣才能使企業有其獨特性與存在價值。

 

合資成功必須的法則

 

我經商生涯的一開始,是在1989年中國剛開放時,經營貿易生意(入口鋼板、鋁箔原材料),不需要資金,只要有很好的國內關係就可以開展業務,也賺了第一桶金。兩年後,看到「貿易」生意並不會有遠景,感到中國具備很龐大的內銷市場,開始轉型零售業與品牌授權業務,發展到現在和多個博物館及美術館合作。在這廿多年來,不同階段的成功,幾乎都是靠直覺本能和整個商業世界的體悟。後來有機會接觸佛教,才知道自己所使用的原則,正是因果業力管理學的道理。

 

根據統計,新成立或合資公司的事業中,十個中有七個是在頭三年內便失敗或逐漸沒落。引自《六趣輪迴經》的一句話:「一切失敗來自錯誤的認識。」所以,我們所有人對於如何把事情完成,幾乎都認識錯誤。

 

大型企業的成功,定義通常不是事情是否如你所願,而是你「臨機應變」的程度為何,事情「不」如預期進行時,如何能夠多麼快速地轉變方向。我認為一個有智慧的人,就會知道事情不會「一直」如你所願,因為事情本來就是不斷變化,不管對誰都一樣。重點是,在幾千年社會發展的經驗證明一點,我們依然不曉得如何心想事成,因為要知道的話,世上就不會有失敗的事。真正成功的人少之又少,他們會告訴我們如何百戰百勝——但是就連「他們」也在一賭勝算的機率,也不能確保他們下一個重大的商業抉擇不會成為讓他們一敗塗地的主因。因此,所有人在決定每件事,心想成功的勝算,同時也要明白失敗的風險也是存在的。

 

我們面對人生一再出現的抉擇,心裡曉得不管做什麼決定,都「無法」預知事情會如何發展,知道自己只是在做「希望」會成功的事情。我們永遠活在不確定中,對於這樣的變化無常,我們只能「盡力」應付。我們的人生是一直在「抉擇」中,古老的西藏典籍指出:有個辦法肯定能讓一個人不會逃出監獄,那就是他從來不知道自己活在監獄裡。我們的監獄,就是不確定所做的事情是否會成功。讓我們逃出監獄,重獲自由,才能明白第七世紀的佛教大師月稱菩薩所說的:「所有事情的成功機率是百分之百。」我們要承認,生命與事業是由一長串的工作組成的,我們需要一個把工作做好的方法,需要一個必能獲得成功的訣竅,必須是要以「因果業力」的法則:「作善得福,作惡得禍」。

 

范仲淹的故事

 

宋朝名宰相范仲淹,年輕時極窮,生活艱難,心想將來若能出人頭地,定要救濟貧苦者。後來當了宰相,便把俸祿拿出來購買義田,給貧窮無田地者耕作。

 

有一次,他在蘇州買屋居住,一位風水先生盛讚此屋,風水極佳,後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風水能使後代顯貴,不如改為學堂,讓蘇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學,將來眾人的子弟都能賢達顯貴,豈不是更為有益嗎?於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改作學堂,實踐了年青窮苦時想要造福眾生的宿願。

 

不久,范仲淹四個兒子長大成人,均聰穎非凡德才兼備,分別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孫都賢達顯貴,綿延不絕,傳至今已八百年了,蘇州一帶范氏後人依然興旺。

 

范仲淹善心為他人謀福利,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無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報給范氏子子孫孫的福祿,是范仲淹當時所付出的幾百倍、幾千倍,是范仲淹毫無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種,八百年來不斷地開花結果,無意之中為子孫萬代謀福利,成為行善的典範。

 

筆者:卓瑪

 

版權聲明:

在此網站刊登的文章,都是「福慧行」原創文章(特別註明除外),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於「福慧行」的官網、微博、「福慧行智」微信訂閱號或其他「福慧慈善基金」授權之平台發佈。歡迎大家轉載或引用,與更多人分享及結緣;但同時請大家尊重版權,無論是全文轉載、部份節錄、引用,請務必註明版權所屬及文章來源(如下段所示),避免盜用等侵犯版權的行為。

 

轉載或引用者,請註明文章來源、版權及鏈接如下:

以上文章是轉載/引用自「福慧行」官網原創文庫,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原文鏈接如下:

官網:http://www.hkfhh.com

微博: http://ift.tt/2qOV9nP

微信: 福慧行智 (WeChat ID: Cultivation888)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佛道、商道(十四)- 因果業力的管理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佛道、商道(十四)- 因果業力的管理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qt2CHZ
via IFTTT

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出死入生

出死入生

出死入生

 

 

     剛過去不久的四月二十七日,重慶石橋鋪殯儀館舉行生命之旅——「我與生命有個約會」開放日活動,邀請數十大學生志願者參觀殯儀館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並讓大家躺進棺材體驗一把「死亡」的感受。殯儀館工作人員拿出一副副紙棺材,介紹說:「遺體就是裝在紙棺材內火化的」,「有興趣的,可以躺在紙棺裡,體驗體驗一下…」。

    不少大學生踴躍體驗:在哀樂聲中,眾目注視下,躺進棺材裡。工作人員蓋上棺材蓋一分鐘後,體驗結束。有女生體驗完之後嚎啕大哭;體驗者多感嘆生命難得,要好好珍惜。

    我看罷這篇新聞,覺得這是一個很好很新鮮的體驗,因為可以讓你約略體會「死亡」是甚麼。

    死亡,每個人都必經歷的,卻很少有人去了解去思索,多採取迴避的態度,因此我認為這種「死亡」體驗是不錯的。

    香港也有類似的體驗活動,香港有一間社會企業叫做「DiD HK Limited」,他們其中一項服務是「對話體驗・黑暗」。在這個服務中,參加者須置身於一個黑暗的環境,即完全沒有光線的環境裡,無論你睜眼或閉眼,眼前都一樣的漆黑一片。活動初段,參加者或會感到困惑、沮喪、不知所措,因為視覺為我們帶來日常生活中七成以上的訊息,「失去視力」會讓參加者脫離安舒區(comfort zone),此時他們往往會不期然地反思人生。

    我曾經也有過一次這樣的體驗,去年大概是十月的某一天,我在公司上班的時候,突然失聰了,左右耳約莫只剩下一成的聽力,當時下意識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不是吧!聾了?」 在深呼吸兩三次之後,冷靜下來,開始想該怎麼辦。思考過程中突然想到:「糟了!如果真的聾了,以後豈不是不能恭聞佛陀師父的法音?」頓感恐懼和憂心。好在到了專科醫生那裡,診斷出是「外耳道真菌感染」,經過數天的治療,聽力很快恢復。

    經過這一次失聰的經歷,我深怕每一次的恭聞法音,可能是我的最後一次,今次能恭聞到,下次可能會有各種原因令你恭聞不到,自此我格外珍惜恭聞法音的機會,每次恭聞都非常專注。

    因此,我認為這些類似的體驗活動能令體驗者更好的體驗生存的意義及生命的價值,體驗過「死」,才會思考「生」。

    我們沒法不死,卻要活得豁達;還未活夠便死去,是最大的遺憾!活夠,不是求活得夠長,而是要活得圓滿。

    理解了死,並理解人生無常,我們才會去追求真正的圓滿人生。這裡不說「出生入死」,而說「出死入生」,逆向思維而求得人生的真諦。

                                                                                               上善若水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出死入生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出死入生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rWFnb7
via IFTTT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佛道、商道(十三)自我管理

佛道、商道(十三)自我管理

 

佛道、商道(十三)自我管理

 

我們的企業是管理不同品牌授權商和特許經營商,他們都是遍佈在亞州各國。所以我們要從複雜的架構,變成自我領導的團隊組織。我明白若想要在動盪、嚴厲的環境中求生存、求繁榮,勢必要創造新的管理策略。

 

從一開始,我們公司便強調合作團隊與衝突處理,我們要求員工發揮團隊的力量解決問題,找出議題,並以成為專業顧問團體為努力方向,我們所服務的客戶則有專職顧問為他們做市場分析、品牌定位,增加市場佔有率。公司邁向自我管理團隊的道路是艱辛與衝突,因為員工不但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同時也要對所有的缺點負責,改正這些缺點。他們不只要與同事和平共處,也要發展持續、正面的衝突關係。相較於團隊合作而言,每個人只做份內的事是比較容易,因為不必面對團隊成員質疑他的決定是行不通的解決方案,把問題歸罪在其他團體或個人,遠比處理內部緊張與衝突要容易許多。

 

我們必須為變革作出準備,要主動鼓勵、支持、信賴員工,我們的組織願景及任務的釐清與溝通上仍須努力。每個組織仍須思索他們的方向,在找到方向之前,應發展出自信與資源,以求達到目的地。

 

我們授權業務、分銷業務、物流、直營零售店、財物部及推廣部皆已實施團隊制度,每個團員都被充份授權,可以自行決定工作內容。成員需要處理一些協調性質的次要任務,具備不同的技術完成任務。自我處理工作團隊的原則是盡可能把嚴苛的規定降到最少。這項制度是希望員工不需要外在的監督,即能有高效率的表現,而且凡事能作主。這種無須監督的自我要求工作方式,都需員工自動自發,讓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有自主性與榮譽感,進而達到團隊生產效能的提升,增進心理健康與流動率的降低。

 

我與團隊都是有共同價值觀、願景,都是一致性彼此唇齒相依、同舟共濟的關係,我們讓員工知道他們的努力會受到重視,彼此互保,以及給與他們完成任務的資源與能力。

 

我們明白可靠的支持對自我管理而言,相當重要。讓員工們感覺自己在團隊中得到授權,可以自我管理得很好。團隊與團隊之間和平共處,並以組織整體為重。“自我”管理並不是從別人手中得到自治權,而是要讓組織培養出員工合作與充分授權的關係。由此員工才會覺得團體有方向與資源豐富,以便完成任務與產生影響力。

 

當員工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我們與員工一起找出障礙,並幫助員工完成工作,我們要顯示出讓員工成功的決心,並提高成功所需的技術與其他支援,不容員工分心或模糊掉合作的意願。我們也不會質疑員工的意圖,我們肯定員工的貢獻,並再次保護員工們是受人尊重與重視的。

 

我們運用先進的科技與電腦等工具,讓員工能容易掌握資訊暢通,並能獨力完成重要的任務。這樣公司可以節省成本,也能減掉比較不需要的中間經理人。但新的挑戰則應運而生,我們必須創造組織「可行」的文化,以便員工可以自我管理。

 

自我領導的機會使得員工動機增強,將員工從傳統的官僚與層級限制中解放出來。員工不要我事必恭親,他們要接受挑戰與自治權,以培養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的價值,自我領導的機會可以增加內部向心力。

 

有效的自我管理需要的,並不僅於我們願意下放權力,而員工接受責任而已,而是另一種新的領導方式。可行的組織是以行動為導向,而行動是需要創造的。自我領導不是單純得少掉監督或讓員工實施自我控制,員工還需要管理組織中其他的人與團隊。我們不能只放手讓員工自己做,我們必須與員工一起努力承擔責任,一起面對挑戰,榮辱與共。

 

我認為「以人為本」的管理策略,才能使公司、團隊、授權商、分銷商和員工個人發揮到最好的心理狀態。這種「大我」的價值觀,才能使企業、團隊、個人有存在的價值,邁向成功!

 

筆者:卓瑪

 

版權聲明:

在此網站刊登的文章,都是「福慧行」原創文章(特別註明除外),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於「福慧行」的官網、微博、「福慧行智」微信訂閱號或其他「福慧慈善基金」授權之平台發佈。歡迎大家轉載或引用,與更多人分享及結緣;但同時請大家尊重版權,無論是全文轉載、部份節錄、引用,請務必註明版權所屬及文章來源(如下段所示),避免盜用等侵犯版權的行為。

 

轉載或引用者,請註明文章來源、版權及鏈接如下:

以上文章是轉載/引用自「福慧行」官網原創文庫,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原文鏈接如下:

官網:http://www.hkfhh.com

微博: http://ift.tt/2qOV9nP

微信: 福慧行智 (WeChat ID: Cultivation888)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佛道、商道(十三)自我管理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佛道、商道(十三)自我管理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rkdmNS
via IFTTT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無常的通知書

無常的通知書

 

無常的通知書

 

今天在回家途中,又看到了一個既痛心又遺憾的事,無常突至,帶走了一個年輕的生命。年輕人才三十出頭,在一條小港裡釣魚,魚不知有沒有釣到,卻被無常毫不客氣請走了。他年輕的媳婦捶胸頓足,歇斯底里地嚎啕大哭也無法讓無常憐憫,千呼萬喚也喚不回鐵面無私的無常,只能讓旁人掬把同情淚歎息而巳。年輕的生命瞬息沒了,上有老下有小,對老的沒能盡孝,對小的仍未盡職,留給親人的是無盡的哀痛。早飯還團聚一堂,中午已是陰陽相隔了,真的是人生如夢啊!

年輕的母親若平時能制止自己的老公去垂釣,就不會種下這個因而嚐這惡果了。鮮美的魚湯換來了生命的抵押,永久的傷痛是共業的家人們付出的代價。在共用魚肉的時候,可曾想到過多少魚兒被迫和魚親離散,而最終因緣果報使然,致使自己也家破人亡,這就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哪!

無常的通知書

生命真是脆弱,如此不堪一擊。看到了那位年輕人的無常,我們可曾想過,無常也許明天真的招喚到你我呵!試問自己,不要說多生累劫殺生害命了,就是今生我們自己做無常害了多少生命,最起碼蚊子、蒼蠅打死無數吧,縱過百千劫,所作業不亡,難道無須償還嗎?假使無常來到,會給面子特別開恩放我們一馬嗎?在因果和無常面前人人平等,我們在無明中殺生害命麻木不仁,無常是否會對你手下留情、網開一面?不可能的。或許無常就要點到你,給你發通知書了,死期迫在眼睫,我們不能了生死怎麼辦?難道就這樣奔地獄,進刀山下油鍋,受無期的痛苦煎熬嗎?不,我們怕這一切恐怖,我們還不起這非還不可的業債,唯一出路就只有跟著佛菩薩走,珍惜寶貴人身,不要放逸,精進勇猛修持心行,嚴持戒律,按佛陀所教一日三省,斷惡修善,發真正的菩提心,當下實施,以此換來佛菩薩的加持,推遲惡報的成熟期。否則,無常就在前面等著我們哪!

我們能皈依我佛,得聞佛陀親說法義真諦,是何其有幸,何其有福報呵!不珍惜而錯失人身,錯過解脫的機會,那將萬劫不復永無此期啦!聽,佛陀在虛空呼喚大家不要站在無常的平步電梯上嘻哈打鬧、紙醉金迷、勾心鬥角、爭勝好強、居功自傲了,要趕緊反方向跑,要跳出電梯,否則你沒時間了,馬上就到生命的終點了,無常巳在那電梯盡頭等候。佛陀聲聲的在呼喚眾生醒悟,而無常的鐵鍊在吭鐺作響,時刻在給眾生敲響生命的喪鐘,難道不是麼?當通知書下到你鄉鄰家中、下到你駐住社區裡、下到交通事故裡、下到你親戚朋友中、給到醫院裡的親人時、給到你養的龐物時、給到菜場時,你難道無動於衷嗎?你不覺得這就是你我不久的下場嗎?你還敢貪、嗔、癡一樣都不捨得放下嗎?聞法時還敢上午一覺、下午一覺,混時間走過場嗎?你還敢在師兄姐們之間口是心非、挑撥離間嗎?你還敢把世間法一套用在共修上嗎?你還要花言巧語當面說人話背後說鬼話嗎?你還要拉幫結派搞是非嗎?你還會為吃了點小虧而耿耿於懷嗎?如果依然故我,那你真的是迎著無常狂奔,拎著沉甸甸的開山斧去猛砸地獄之門呵!我們聞了法,不去體悟,不去實施,不做一個聽話的乖孩子,怎不叫佛菩薩難過傷心呢?自己在忽悠自己,不一會就忽悠到無常腳下了!看,無常隨時在發通知書;聽,無常的警鐘又在響起,你還悠閒自得、掩耳盜鈴嗎?你真的如張再興能鐵鍊鎖虛空嗎?那無常明天就可能會給你下單了。這是今天所看到的隨想隨感而巳,只代表個人拙見,一切當以第三世多杰羌佛的說法真諦為准!阿彌陀佛!

                                                                                 我心慚愧的 慈清合十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無常的通知書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無常的通知書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rgMxdq
via IFTTT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佛道、商道(十二)- 洞察權力的積極面

佛道、商道(十二)- 洞察權力的積極面

 

佛道、商道(十二)- 洞察權力的積極面

 

我們必須運用能力建立信用,發展出有生產力及合作關係,也因此對員工、品牌授權商和特許經營商的動機和能力,產生長期有建設性的影響力。在組織中要員工發覺工作的意義,遠比任何物質利益還重要,發現自己對別人有建設性的影響力,以及發揮所長而滿足基本需要,是工作的意義所在。所以,領導者要成功管理團隊是不可以赤裸裸表現出對權力的慾望,而是要相當內斂而有自制力,要成功帶領團隊必須透過有技巧、細膩影響他人完成任務的方式。

 

若是缺乏與員工、品牌授權商和特許經營商共同打拼的投入,只用强權將會使領導的效果減低,只重視私利或運用野心與憤怒來展現出優越與掌控權,這種展現權力慾望的方式對自己、員工與組織都具有相當的傷害。

 

我會以共同的利益與收獲為重要的管治團隊方法,讓自己的需求與團隊的需求有所重疊,在尋求與强調合作目標與任務時,他們自己想成功勢必也要幫助員工、品牌授權商和特許經營商能成功才行。所謂:「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正是如此,大家必須同舟共濟。

 

我視自己為團體「大我」的一部分,並把「大我」看得比自己更為重要,員工、品牌授權商和特許經營商視組織為一整體,並為共同的成功而努力,視自己為團體中特殊重要一環,他們知道如何透過團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以及表現自己、發展自己。很多領導通常會與控制相提並論,也會運用他們較高的權威與權力,告訴員工如何行事,然而愈是想達到控制的目的,結果因為員工抗拒排斥而適得其反。

 

我會接受團隊的建議與想法,讓他們願意袒誠相對,一起找出值得投入的議題與解決方案。高露潔棕欖公司董事馬克對權力便如下的看法,他說:「擁有得愈多便應該用得愈少,授權便是鞏固與建立權力的方法。」要管理高效團隊,必須要使到他們更加有動機、自信和團結一致,就可以產生力量,用以完成共同的目標。

 

威迫的推動力及獎勵的推動力都是很短暫,只有一種推動力—— 使命感 才可以連接我們前面講的內容。為什麼幾千年以來,沒有一個企業、皇族可以維持幾千年,除了宗教?只有宗教的使命感使他們能夠延續,因為宗教的推動力來自使命感。如果我們相信每個人的本性與佛陀無異無別的話,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只要激發這個人的善念,他就會產生極大的使命感,他的動力就會源源不絶,每個人都是自發性,沒有強迫,因為他們每個人的善念都生出來,而產生為人民服務的使命感,而當公司能夠做到這樣,公司的人事架構就會變得和諧,就不需要下命令、訂下規條。

 

筆者:卓瑪

 

版權聲明:

在此網站刊登的文章,都是「福慧行」原創文章(特別註明除外),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於「福慧行」的官網、微博、「福慧行智」微信訂閱號或其他「福慧慈善基金」授權之平台發佈。歡迎大家轉載或引用,與更多人分享及結緣;但同時請大家尊重版權,無論是全文轉載、部份節錄、引用,請務必註明版權所屬及文章來源(如下段所示),避免盜用等侵犯版權的行為。

 

轉載或引用者,請註明文章來源、版權及鏈接如下:

以上文章是轉載/引用自「福慧行」官網原創文庫,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原文鏈接如下:

官網:http://www.hkfhh.com

微博: http://ift.tt/2qOV9nP

微信: 福慧行智 (WeChat ID: Cultivation888)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佛道、商道(十二)- 洞察權力的積極面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佛道、商道(十二)- 洞察權力的積極面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rMd6UJ
via IFTTT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真實人生經歷解讀「皈依佛陀」

真實人生經歷解讀「皈依佛陀」

 

真實人生經歷解讀「皈依佛陀」

 

  看著我將要寫的這篇文章的標題,我直想哭,淚水不由得灑落。是啊,千言萬語也道不盡佛陀的偉大,像我這樣的貪嗔癡集于一身的黑業凡夫,唯有依止佛陀才能改變命運,真正走上菩提道,最終成就解脫! 我是一名工程師,按常人理解,搞技術的遠離官場商場,爾虞我詐的現象會少很多。然而,現代社會貪慾物慾橫流,各行各業都難免被污染,唯有嚴持戒律,才能潔身自好,走向人格完美!

  我出身農村,自小節儉,然而我這種節儉並非真正的節儉,而是慳吝型的。具體表現有捨不得為他人付出,遇到利益問題會糾結。這種性格長大工作後有可能走上貪財好色的不歸路的,我慶幸自己沒有工作於極端滋長貪嗔癡的氛圍中。 然而因果不昧,由於貪欲惡因,自己終於品嘗到了事業不順、貧窮、家庭不睦、思想難以清淨等諸多惡果。縱然專注於工作也無濟於事,畢竟是沒有找到問題的癥結啊! 當我有幸讀到《拉珍文集》,瞭解到羌佛不收供養的偉大事蹟後,我才真正懂得了什麼叫無私奉獻!直到現在,羌佛不收供養的偉大事蹟還在不斷的激勵我,使我在戒貪的道路上更加堅定! 我首先戒除了供應商的賄賂,一切所謂的好處費,感謝費均下決心不拿,雖有所反復,最終還是做到了; 對公司差旅費的報銷不再弄虛作假,堅持實報實銷。我只管自己按照戒律行事,不管他人如何看法,避免了外界不良影響! 對妻子家人正常的開支,不再計較,心中只看應不應該。 與他人相處,當行佈施,對集體使用的公共物品若是缺乏,也應積極佈施。 購物時不再糾纏價位,賣家多找的零錢及時提醒返還。 通過這些一連串的修正行為,終於使自己身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工作事業也逐漸順利,煩惱大為降低。 我雖有點進步,但與佛陀相比,真是天淵之別,羌佛是慈悲眾生而不收供養,而我僅僅是開始覺悟到對不義之財的拒絕,這之間的差別值得自己深思啊!

  還有羌佛的另一事蹟更是讓人敬佩的五體投地。國際刑警組織在經過幾年的調查後,發現羌佛根本清白無罪而是造歹人誣陷的事實,開大會並正式發文以證明羌佛的光輝偉大!然而羌佛並沒有把這些資料公諸於眾以證明自己的清白,想想自己平時為了一句別人的誤解話而心存芥蒂,真是天地之別啊! 羌佛在生活中的光輝典範還有很多很多,由於篇幅有限,不能更多的羅列。

  這裡再著重列舉一些作為學佛行人領受羌佛說法受用的例子。 記得岳母去世前夕,我去醫院看望她時,勸導她趕緊懺悔罪業以祈望往生極樂淨土。當時我對她說:“極樂世界是啥地方啊!那裡的人個個品德高尚,我們這些罪業凡夫若不改正哪有資格去那裡啊”。事後又覺得不太肯定,畢竟受虛名法師帶業往生邪見的影響深,後來看《學佛》寶書,羌佛明確指出“業不淨者不能進入淨土”,終於心中再無疑惑。 以往為保自己面子,把自己的惡習說成是自己的處事風格,而在《學佛》書上羌佛明確指出這哪裡是什麼處事風格,而是在打開自己孤獨痛苦之門的行為! 以往念佛時出現聞到異香等境相,自己沾沾自喜!但在《學佛》書上羌佛又特別指出這些境相都是垃圾,絕不是道力法力的體現,佛陀法義又一次糾正了我的錯誤理解。 由於工作生活上的壓力,有時還是出現了先把工作生活搞順當再學佛的錯誤理念,縱然知道不應該如此,但認識不深刻。然而《學佛》書上不止一次的強調人生無常,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自己經常覺得修行的艱難,甚至對別人說做個菩薩是很難的。然而《學佛》書上佛陀卻說做個菩薩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只要放下自己的惡習,迴光返照到自己的不足,當下就是因地菩薩了! 由於自己老是偏向於修行方面的努力,忽視了對修法的學習,以至於修法無受用老瞌睡,法力微弱,經過學習《學佛》書的修法部分,深感行法合一之必須,不再是表面文字的理解。行與法是相互促進的兩個不同方面。

  綜合上面的事蹟,如果沒有認真去理解佛陀說法的法義,將會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每一個錯誤的知見都會使行持偏離方向,聞法是何其的重要啊! 萬幸的是我生長在羌佛住世的時代,我們依止佛陀,學到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佛法,福慧圓滿,生死自由不再是夢想!那麼多的皈依羌佛的佛弟子生死自由、法力無邊的事蹟足以證明: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才是當代所有佛弟子真正的皈依處! 皈依佛陀!皈依正法!皈依賢聖僧團!這佛教的三皈依歸根到底是皈依佛陀!願娑婆世界的所有眾生皈依羌佛,修行修法,走向解脫!                                           

慚愧佛弟子:胡暢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真實人生經歷解讀「皈依佛陀」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真實人生經歷解讀「皈依佛陀」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qOGbyK
via IFTTT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佛道、商道(十一)領導與員工是一種關係的藝術

佛道、商道(十一)領導與員工是一種關係的藝術

 

佛道、商道(十一)領導與員工是一種關係的藝術

(圖片來自互聯網)

 

 

我們是品牌的領導者,我們鼓勵授權商參與推廣品牌的決策,並且運用解決問題方式去協調衝突,最重要是透過有生產力及合作關係,使授權商和特許經營商相信我們而站在同一邊,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去努力時,授權商和特許經營商就比較願意合作,並且會覺得被充分授權而產生努力的動機。

 

優良的團隊關係在競爭上愈來愈趨優勢地位,這樣的組織才是企業的生命動脈所在。透過這樣的團隊,內部資訊得以交流,溝通才能進行,以及確認並解決問題。士氣高昂的團隊才能發展出新的產品、減低成本、改進品質、增加銷售網點和品牌價值多樣性,並制定道德標準。當員工、品牌授權商和特許經營商可以通力合作時,整個組織才會學習,並因應環境作出配合。我們很清楚明白:唯有强化關係,對組織的影響力才能永不間斷。

 

在合作中,人們相信他們的目標是具有正面相關性的,當一個人朝著目標走時,其他人也是朝著目標邁進。每個人都了解,目標一旦可以維繫在一起,必有助於他人完成目標。一人成功,其他人也可以跟著成功。互相合作的人知道自己希望別人可以有效追求目標,因為一個人的成功可以造就其他人完成目標,大家有袍澤之情並且站在同一條陣線。他們相信,為了共同的利益,必須要發揮自己的力量,全力以赴,他們自己的成就其實也取決於他人的成就。合作基礎不在於利他主義,而是體認到正面關係的目標上,自我利益需要透過合作完成。合作式的團隊成員希望彼此都有實用的想法,合作共事把個人利益整合到一個群體共通的利益之中,這樣才能達到企業所定下的目標。

 

盲人打燈籠的故事

 

有一個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幾下。

 

他繼續向前走,看見有人提著燈籠向他走過來。這時候,旁邊有人說:「這個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見卻每天晚上打著燈籠!」

 

僧人被那個人的話吸引了,等那個打燈籠的人走過來的時候,他便上前問道:「你真的是盲人嗎?」

 

那個人說:「是的,我從生下來就沒有見過一絲的光亮,對我來說白天和黑夜是一樣的。我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様子的!」

 

僧人更迷惑了,問道:「既然這樣,你為什麼還要打燈籠呢?是為了迷惑別人,不讓別人說你是盲人嗎?」

 

盲人說:「不是的,我聽別人說,每到晚上,人們都變成和我一樣的盲人,因為夜晚沒有燈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著燈籠出來。」

 

僧人感歎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來你是為了別人!」

 

盲人回答說:「不是,我為的是自己!」

 

僧人非常迷惑,問道:「為什麼呢?」

 

盲人回答:「你剛才過來有沒有被人碰撞過?」

 

僧人說:「有呀!剛才被兩個人不留心撞到了。」

 

盲人說:「我是盲人,什麼也看不見,但是從來沒有被人撞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我而撞到我了。」

 

幫助別人是最好的結緣方式,在歡喜、和樂的氣氛當中,為彼此增添好因好緣,不僅對方受惠,自己也獲利。富蘭克林說過:「窮其一生努力追求成功,是很正當的事,不過當你成功時,別忘了慷慨跟別人分享,然後恬淡地拍拍手走開。」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管理人只有先為員工著想、對員工好,員工才會反過來為我們著想。

 

筆者:卓瑪

版權聲明:

在此網站刊登的文章,都是「福慧行」原創文章(特別註明除外),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於「福慧行」的官網、微博、「福慧行智」微信訂閱號或其他「福慧慈善基金」授權之平台發佈。歡迎大家轉載或引用,與更多人分享及結緣;但同時請大家尊重版權,無論是全文轉載、部份節錄、引用,請務必註明版權所屬及文章來源(如下段所示),避免盜用等侵犯版權的行為。

 

轉載或引用者,請註明文章來源、版權及鏈接如下:

以上文章是轉載/引用自「福慧行」官網原創文庫,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原文鏈接如下:

官網:http://www.hkfhh.com

微博: http://ift.tt/2qOV9nP

微信: 福慧行智 (WeChat ID: Cultivation888)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佛道、商道(十一)領導與員工是一種關係的藝術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佛道、商道(十一)領導與員工是一種關係的藝術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qHHNMM
via IFTTT

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楊柳觀音的傳說

楊柳觀音的傳說

楊柳觀音的傳說

 

傳說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化身,楊柳觀音就是其中之一。

據說有一天,觀音菩薩聽說中州地區民風很不好,百姓愚昧無知,貪財好利。慈悲的菩薩決定前去度化那些愚人。

乘著祥雲的觀音菩薩來到中州地區的太室山。當天夜裡,她托夢給當地的百姓,說是明天觀音菩薩要經過此地,點化有緣人,解救百姓的苦難。

第二天,當地的百姓紛紛談起了昨夜所作之夢,發現大家居然作的是同一個夢。於是,眾人滿懷希望等待觀音菩薩的到來。人們每見到一個陌生人,都要上前詢問,看是否是觀音菩薩的化身。

但是讓大家失望的是,沒有一個人是觀音菩薩。原來,觀音菩薩化作了一個窮苦的老婦人,一路乞討,沒有一個人注意到她。

 

當時中州地區正值大旱,莊稼都枯萎了,百姓的糧食很緊張。化身為老婦人的觀音菩薩乞討了很多家,都沒有要到一點吃的,她不禁歎息道:「乾旱固然是天災,可是也是人自作自受的結果啊。」正巧有一個叫劉世顯的老人聽到了菩薩的歎息,他心中一動,暗想:「難道這老夫人就是觀音菩薩不成?」於是他上前問道:「老婆婆,你說的很有道理。你的意思是說,因為這裡的人不肯一心向善,才遭到這樣的天災吧。如果從現在開始,每個人都積德行善,改過自新,今年的天災還可以救的了嗎?」

菩薩笑著說:「上天之心是最仁慈的,福善之心要比罰惡之心還勝三分。只要人們誠心悔過,上天是會看見的。」劉世顯聽了菩薩的點化,伏身拜道:「多謝觀音菩薩點化。如今弟子茅塞頓開,願菩薩大發慈悲,廣施法力,降下甘霖。弟子願建寺廟供奉菩薩,並且勸說眾人,皈依佛門。」

觀音菩薩說道:「難得你一片誠心替眾人求情。明天午時三刻,我將顯化真身,施法降下甘霖。請你告知當地百姓,到時候可以觀看。」劉世顯再三拜謝,菩薩卻已悄然隱去。

劉世顯把遇見觀音菩薩之事告訴了眾人,大家聽說那個討飯的老婦人就是菩薩,都半信半疑,只等到次日午時三刻再看個究竟。

第二天,將近晌午時分,太室山頂飄起一片白雲,白雲散去,觀音菩薩顯現了真身。只見菩薩丈六金身,頭戴錦兜,身披袈裟,赤著雙腳,手中捧著一隻羊脂白玉淨瓶,瓶中是甘霖和楊柳枝。眾人見了,慌忙下拜,口中念誦「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法號。觀音菩薩從淨瓶中取出楊柳枝,蘸著甘霖,向農田中輕輕撒去,其法相也隨之逐漸隱去。不一會兒,大雨傾盆,一直下了半個時辰才停住。

從那以後,中州地區沒有不相信佛法的。劉世顯捐資在太室山上建了一座廟,內中供奉手捧楊柳淨瓶的觀音菩薩像。

這次觀音菩薩的顯化,被稱為「楊柳觀音」。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楊柳觀音的傳說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楊柳觀音的傳說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qIeKGM
via IFTTT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佛道、商道(十) 佛法如何應用在人事管理

佛道、商道(十) 佛法如何應用在人事管理

 

佛道、商道(十) 佛法如何應用在人事管理

 

第三章:佛法如何應用在人事管理

 

佛教人事管理的新內涵

 

什麼是人事管理?

 

在於70年代,管理是標準化,管理者以命令與控制為管理目標。80至90年代,管理者開始以承諾與學習模式帶領員工。90年代末期,是創造知識的年代,管理者以激烈與激發員工為主導。

 

管理模式變化(科學管理向價值管理轉變)

 

一般人以為管理就是領導別人怎樣工作,只注重經濟的效益,而忽略了身心上的健康發展與精神力量,而這卻是深遠影響著整個事業的將來。

 

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企業面臨的問題,往往是不確定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案也不具體。這時,領導者的概念更多是與員工個人的價值觀、理想、學習能力、創造力、潛能開發、自我超越結合起來,甚至與人類最根本的思維模式聯繫起來。改變既有的價值觀,將成為領導的精髓所在。

 

管理焦點變化(增強效率向增強效益轉變)

 

以宏觀的角度來制訂事業的理念,歐洲的優質管理模範,便標以全面的準則來評核機構的表現,以取代傳統的偏重盈利業績的準則。新準則是促進(因)和成績(果)兩方面:由促進的過程而產生成績,成績是機構的成果;由成果反映出促進所需改善的地方。兩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由以下的各方面反映出來:領導、管理程序、個人發展、參與性、社會責任等。

 

佛法的修習使我們領悟到精神拓展的重要性,管理事業的同時,要兼顧管理心靈,提昇財富的同時,更應提昇精神的境界,使大家工作得更主動和積極,使管理上有更大的成功。

 

管理角色變化(監督他人向協助他人轉變)

 

佛教的管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利,同時也樂意幫助他人擺脫苦惱。佛教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者的工作不再局限於為下屬布置工作、任務,以及監控他們的績效,更重要的是能夠鼓勵和指導下屬,為了面對現存的和未來的挑戰,而進行不斷的學習,與自我發展。管理者被賦予了一些新的角色,如教師、教練、開發者、指導者、學習促進者、戰略學習管理者等。

 

美國麻省理工教授彼得.聖吉在其名著《第五項修煉》中對領導者的角色進行了重新界定,認為領導需要扮演幕後設計師、僕人和教師。

 

筆者:卓瑪

 

版權聲明:

在此網站刊登的文章,都是「福慧行」原創文章(特別註明除外),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於「福慧行」的官網、微博、「福慧行智」微信訂閱號或其他「福慧慈善基金」授權之平台發佈。歡迎大家轉載或引用,與更多人分享及結緣;但同時請大家尊重版權,無論是全文轉載、部份節錄、引用,請務必註明版權所屬及文章來源(如下段所示),避免盜用等侵犯版權的行為。

 

轉載或引用者,請註明文章來源、版權及鏈接如下:

以上文章是轉載/引用自「福慧行」官網原創文庫,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原文鏈接如下:

官網:http://www.hkfhh.com

微博: http://ift.tt/2qOV9nP

微信: 福慧行智 (WeChat ID: Cultivation888)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佛道、商道(十) 佛法如何應用在人事管理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佛道、商道(十) 佛法如何應用在人事管理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rzvAqv
via IFTTT

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水月觀音的傳說

水月觀音的傳說

 

水月觀音的由來

一天,觀音菩薩來到姑蘇城(今南京),看到因為戰火,有數十萬百姓遭到金兵的殺害。

觀音菩薩心生慈悲,要施法力解救這些冤魂。於是,菩薩化作一個美麗的婦人,手持楊柳淨瓶,來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頭疊成數丈高的高台,然後跏趺於石台之上,念誦《大悲咒經》。每念一千遍,菩薩便用楊柳在淨瓶中蘸一下甘露,灑向空中;然後插好楊柳,繼續誦念。

當地百姓看見一個美麗的婦人建台唸經,十分不解,於是在旁圍觀,並且議論紛紛。觀音菩薩對眾人說道:「你們現在受金人欺侮,有數十萬人冤死,非常可憐。這些亡魂三界不收,六道不管,流散在外。我今天有緣來到此地,決心超度他們,所以發願築台,誦經四十九天,遍灑楊柳甘露,使他們早日脫離苦海。我既不是要募捐,也不是要化齋。等四十九天後,我再與你們詳細解說。」眾人知道她是在無償替姑蘇人做功德,就不再議論了。

四十九天後,菩薩誦經期滿,眾人也如期而至。觀音菩薩向眾人詳細解說了所誦經文。其中一人悟到:這個美麗的婦人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於是,他走上前拜道:「我聽說觀音菩薩時常雲遊人間,常常現出寶相,不知今天我們是否有福氣得見您的真身?」菩薩說道:「可以。」然後指了指河邊:「那河水中央不就是菩薩嗎?」

眾人順著菩薩指的方向望去,看見水中有一個影子,呈現出觀音菩薩的寶相。眾人急忙下拜。當時水中正巧有一輪月影,非常明亮,菩薩的寶相漸漸隱沒於月影中,慢慢消失了。等到大家起身,發現石台上美麗的婦女也消失了。眾人這才明白,美麗的婦女正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於是,眾人在菩薩誦經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廟,觀中供奉著一尊觀音菩薩誦經灑水的法像,民間稱之為「灑水觀音」或「滴水觀音」。

在河邊看到菩薩現出寶相的人中有一位擅長繪畫的人,名叫丘子靖。他為了讓世人看到菩薩的寶相,就將菩薩在水月中的呈現的寶相用工筆畫出,所繪製的畫作出神入化,栩栩如生,眾人無不叫絕。這幅水月中顯現的觀音菩薩像,世人稱之為「水月觀音」。後來,百姓紛紛向丘子靖求畫,並在家中供奉。

至今,蘇杭一帶的民間所供仍以水月觀音居多。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水月觀音的傳說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水月觀音的傳說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pZMf5o
via IFTTT

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佛道、商道(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管理應用

佛道、商道(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管理應用

 

佛道、商道(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管理應用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管理應用

 

「空」是佛教裡最重要的概念。「空」的重點是所有事物都不是獨立或自主的,是因緣發展所得的現象。比如每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有不同的因素,包括自身的能力、社會因素、形勢、世界大勢等,當時必須能做出一個合適的決定,這些眾緣和合的因素才能達到一件事情的成功。但是成功並不是永恆的,這些因素一旦改變,成功也不復在。「空」是「無定性」,指人、事都具備「可變性」,於是也具備「創造性」,所以企業的順逆境、成敗都是「無定」。這對管理有很大的啟發,為我們帶來千變萬化的結果。「色」是指我們的肉身,也是指我們的物質世界或經驗世界。「色即是空」是說我們的物質世界是無定的,不會永恆不變,因此是空。反過來說,「永恆不變」也不能抽象地表現出來,要展現於物質世界的生滅中。「色」代表經驗世界、現實世界,而「空」是理想世界。所以從管理角度看,便是現實世界,就是理想世界。我能夠在現實世界活出理想,因為理想能夠在工作中展現出來。企業管理講求願景和使命,企業管理在訂立策略性方向,都是理念世界,要落實執行,才能得到真正地成效。

 

前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教授是理學博士,是著名的科學家,也是一位佛學家。他對佛教講「空」,有以下的見解:悟「空」的理念,就是非常科學化的,「空」並非是一切虛無,這就像是我們對「零」這個數字的錯覺一樣,表面看來「零」好像甚麼都沒有,其實它包羅萬象,變化多端,說有似無,說無實有。例如:在一百的後面加一個「零」位,馬上增大,變為一千;你把一個數目乘以零,這個數目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以零除一個數目,則又要變為無限大。「零」又可以對其他數目不作干預,保持中立,任何數目加零或減零,都不會改變其本身數值。「空」就像「零」一樣,富於包容性、可變性。真能悟「空」,我們就不會執著,思想境界也就會大大超越了。

 

瓶中鵝的故事

 

一個和尚向禪師問一個問題:「將一隻小鵝放入樽內,鵝漸漸長大,終於沒有辦法從瓶中出來,請問禪師,如果不打破那樽,用甚麼方法才能將鵝救出來,又不傷害鵝?」

 

當然,有很多人有不同的答案,很多人想了不同的方案,但禪師就搞了鵝的頭三下,問牠想不想入個樽?

 

因為鵝根本沒有進入樽內,但人往往被問題牽引,而心隨境轉。

 

由於問題是由人去發問,已經假設鵝在樽內,其後長大了,問有何方法出來?就會被困在如何令鵝出來而不傷害到牠的問題上。這個問題,問十個人,十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很多問題圍繞著,人的注意力也就投入進去。相反的,禪師就沒有被這個問題牽引。

 

我們將很多學術的方程式放入問題上,使我們只看到問題的表面,而看不到深入問題核心層面,最終令自己無法清楚其他事情。

 

如果有智慧者,就會跳出來看問題,不會只是停留在問題上。因為很多都是表面化,而離不開「執著」兩個字。人會執著而離不開很多已知的知識,因為是強行記憶,所以走不出這個枷鎖 。

 

佛教的目的就是教導我們如何超越世間的聰明,使我們解行超脫,由一個聰明人最終成就為智慧無礙的聖者。人必須要放下原來的知識,要放下執著,記憶就是包含執著,人一定要放下執著,而這是一個過程。

 

佛法就好似一條船,這條船帶你由執著、煩惱的此岸到達一個完全解脫的彼岸,那是一個無痛苦、無罣礙的地方。這條船就是一個法(方法/佛法),過河到達岸上後,自然要放下這條船,如果不捨得放下船,還要把船也背在身上,這就是仍有執著,是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有些人會選擇用小船渡河(只為自己),但有些人會選擇大船,載很多人一起過河,幫很多人到彼岸(自利利他)。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相應眾生不同的根器、機緣、境遇而施以種種不同教門,佛弟子可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去學習,所以佛法中沒有一個法門相應一切眾生。

 

管理者依據空的智慧,空掉心中成見,空掉自己的執著,心中便沒有掛礙,可以作出正確的決定,也沒有任何恐懼,能撇除任何不切實際的想像,均衡地克盡己任,安心處理事務。

 

到彼岸的智慧就是空的智慧,空的管理就是有智慧的管理。我們應用它來解決一切煩惱,提昇至不同層次的成就,這才是真實而沒有虛假的成就。我們要享有人生的大智慧,就須努力把自己的心靈掌握好。

 

筆者:卓瑪

 

版權聲明:

在此網站刊登的文章,都是「福慧行」原創文章(特別註明除外),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於「福慧行」的官網、微博、「福慧行智」微信訂閱號或其他「福慧慈善基金」授權之平台發佈。歡迎大家轉載或引用,與更多人分享及結緣;但同時請大家尊重版權,無論是全文轉載、部份節錄、引用,請務必註明版權所屬及文章來源(如下段所示),避免盜用等侵犯版權的行為。

 

轉載或引用者,請註明文章來源、版權及鏈接如下:

以上文章是轉載/引用自「福慧行」官網原創文庫,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原文鏈接如下:

官網:http://www.hkfhh.com

微博: http://ift.tt/2qOV9nP

微信: 福慧行智 (WeChat ID: Cultivation888)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佛道、商道(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管理應用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佛道、商道(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管理應用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qveU43
via IFTTT

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施藥觀音的傳說

施藥觀音的傳說

 

施藥觀音的傳說

 

傳說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化身,施藥觀音是其中之一。

一天,觀音菩薩來到山東登州。當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一種疫病正在迅速蔓延,許多人不治身亡。慈悲的觀音菩薩見此情景,十分不忍,於是化作一個賣藥的老翁來到百姓中間。看過幾個病人後,菩薩明白了疫病的起因是人體正氣虧損而被外邪侵襲,只有藿香可以治癒。

菩薩遂到山中採集藿香,然後拿到集市上免費施捨。當地百姓雖然被疾病所困,但因為賣藥的老翁是外地人,所以也不敢貿然使用。後來,一些貧苦之人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吃了老翁的藥。沒想到,病竟然好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紛紛前來求藥。許多人的生命得救了。

等到疫病完全消除,菩薩這才將法相顯露給智林寺的優曇法師,並將治療疫病的方法傳給了他。優曇法師將菩薩顯聖之事告訴了百姓,人們從心底裡感激菩薩的救命之恩,於是捐款興建了觀音廟,並供奉觀音像。所塑的觀音像手裡拿的不是楊柳淨瓶,而是一棵藥草,因此世人稱之為「施藥觀音」,以表達當地人們不忘菩薩施藥救命的恩德。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施藥觀音的傳說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施藥觀音的傳說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rm467z
via IFTTT

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佛道、商道(八)- 佛教對管理的價值觀

佛道、商道(八)- 佛教對管理的價值觀

 

佛道、商道(八)- 佛教對管理的價值觀

 

第二章:佛教對管理的價值觀

 

佛法的策略管理

佛法要能夠融入生活,把心管理好,日常生活中的起心動念,言語舉止,都是佛法修行的對象。佛教通過修行去統一心境,靜心思慮,斷除煩惱,以達到定,使思維變得清晰,散亂的心因而能夠集中,達到無我無心的境界,幫助我們灑脫地面對逆境,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各種問題。

西方的管理最常用的定義,是通過他人把事情做好,講求最後的結果。中國人會講情講理,「因人成事,亂中求理」。管理的關鍵在於「成事」,「成事」是真正的目的,而所用的方法是手段。管理學中,在推銷產品也有「由內至外」和「由外至內」的說法。所謂「由內至外」是指所有事都以自己的角度出發,這種思維方式往往流於表面,而「由外至內」則以別人的角度出發,以滿足對方為目標。佛教的方法是透過安靜和穩定,發揮思維潛能,來洞悉事物的深層狀態。

四聖諦為管理策略的重心

企業的帶領者都會制訂機構的抱負和使命,依此再定立策略性的發展計劃。佛教的管理核心是以人心為本,管理好人的心,才能發揮管理的效率。

佛法的四聖諦──苦、集、滅、道,能道出管理的重心。首先要承認有問題,找出問題,然後找出解決方法,並且執行,這就是管理。佛教的重心便是解決「」這個問題,這正是每一個管理人都需要做的事。

」是正的意思,證正道名為聖;「」是真理。「四聖諦」是聖者所見所證的真理,也是面對人生各種問題時應把持的真理。

 

一、苦聖諦:出現問題

從管理角度看,決策就是解決問題。首先要找出問題,而問題有兩種:浮現的問題和潛伏的問題。問題未必即時浮現,有時管理人員不願去面對,結果問題越來越大。佛教說人生一定要面對苦,但許多管理人員卻只會逃避和卸責,認為不做就不會犯錯。佛教告訴我們,問題是必然的,我們必須要面對。所以,我們要從問題的發現開始,就要制訂目標去解決目前和將來潛在的問題。

二、集聖諦:找出招集問題的因由

佛教看這個世界是因緣和合的,問題浮現總有原因。集就是找出毛病,檢查問題所在,對形成問題的原因尋根究底。

欠缺智慧的人在遇到困境時,不會去分析問題的原因,更加不懂採用甚麼方法去解決,只會抱怨、逃避。有智慧的管理者明白內在(自身和員工)、外在(大趨勢)的種種條件是變化無常的,因此容易找出導致問題的主要原因,而制訂最適合的發展策略。通過詳細分析目標背後的種種因緣條件,才可以找出正確的方向和真正的動力。

管理學也講因果關係,例如:我們想了解為何品牌產品暢銷,分析後發現是因為產品的定價適合我們的目標消費者、品質優良、廣告的信息明確,這都是原因。相反的,有些品牌的產品滯銷,原因可能是品牌定位錯了、銷售地點並不適合我們的消費者或服務人員態度不好等。所以,因果關係在管理方面非常重要。

三、滅聖諦:解決問題

滅,表示問題可以消除,可以解決。承認問題後,找到原因的形成,滅即問題必可解決。管理人充分認識到企業的自身和外在的條件後,制訂目標,可以帶領企業走向光明成功之道。

四、道聖諦:執行的方法

制訂解決問題的方法後,管理人員必須將它作為具體方案來執行、推行和運作,這樣才能達到既定的理想目標,保證企業運作在軌道上。

從品牌管理角度來看,每個品牌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興衰期,我們經常要回顧與前瞻,從過去吸取教訓,開創未來。

調適性領導理論

在傳統的技術性領導中,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問題的解答,都是相當明確的,領導的主要任務,是把解決問題的技術告訴組織成員,並督導大家執行解決方案,然而在一個快速變動的時代裡,社會組織所面臨的問題,往往並不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案也不具體。

 

這時,領導者的任務就是幫助人們面對各種方案,瞭解採行各種解決方案必須付出的代價,學習調整並修正自己的信仰、行為和價值觀,然後針對外在環境的變化,擬定行動的計劃,逐步付諸實施。- – – 海菲茲(R.A. Heifetz)

 

筆者:卓瑪

 

版權聲明:

在此網站刊登的文章,都是「福慧行」原創文章(特別註明除外),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於「福慧行」的官網、微博、「福慧行智」微信訂閱號或其他「福慧慈善基金」授權之平台發佈。歡迎大家轉載或引用,與更多人分享及結緣;但同時請大家尊重版權,無論是全文轉載、部份節錄、引用,請務必註明版權所屬及文章來源(如下段所示),避免盜用等侵犯版權的行為。

 

轉載或引用者,請註明文章來源、版權及鏈接如下:

以上文章是轉載/引用自「福慧行」官網原創文庫,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原文鏈接如下:

官網:http://www.hkfhh.com

微博: http://ift.tt/2qOV9nP

微信: 福慧行智 (WeChat ID: Cultivation888)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佛道、商道(八)- 佛教對管理的價值觀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佛道、商道(八)- 佛教對管理的價值觀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qjHEiv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