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拯救地球、人類及生物

拯救地球、人類及生物

拯救地球、人類及生物

拯救地球、人類及生物

作者:真珍

 

 

今天的新聞報導,食肆為了嚮應環保,祇需要多付1元港幣就可以用環保餐盒代替用完即棄的餐盒,而且環保餐盒可以循環再用,但僅有十分之二的食客響應。我個人覺得,市民的環保意識遠遠不足。政府應該從教育和宣傳著手,改善市民的心態,這要比立法執行來得意義深長。

 

 

要環保,就要從保護熱帶雨林做起。熱帶雨林有調節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平衡作用,以及促進全球水迴圈、調節全球水平衡,因此熱帶雨林有「地球之肺」之稱。如果熱帶雨林被毀或減少,則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減少,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加劇了溫室效應,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但人們為了改善目前生活質素,於是大量砍伐森林,利用該土地來築路、開墾農地、發展畜牧業、建樓房,造成該區氣温升高,降雨量減少,土地乾涸,沙漠化加劇,以至不適於耕作。就以稻米為例,稻米是全球過半人口的主要糧食,但稻米對溫度改變非常敏感,若晚間最低氣溫上升每攝氏1度,稻米收成便會減少一成。同時温度上升會引致蟲害、疾病及草害的影响,造成產量減少。而且在熱帶雨林中,仍生存著大量連專家都不認識的動植物,會因開發森林而引致迅速滅種。

 

 

其實,保謢地球,每個人都有責任出一分力。追朔到一萬一千年以前,全球總人口從未超過一千五百萬[數據來源],而目前全球人口估計大約為七十三億至七十八億[數據來源]。地球上的糧食和資源已慢慢減少,人類將面臨嚴峻的問題。現今富庶地區如大城市,糧食浪費嚴重,根據英國衛報2015年8月12日報導:「聯合國指出,只要全球減少25%的糧食浪費,就能讓地球上的所有人吃飽。」但在貧瘠地區則糧食不足,由於乾旱,農作物失收,無能力再買種子,加之土地沙漠化,無法耕種。歸根到底,是由於砍代森林,使温室效應加劇,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所致。

 

 

離地球表面20公里至50公里,有一層臭氧層,是地球的保護罩,如果臭氧層破洞,吸收紫外輻射的能力就大大減弱,導致到達地球表面的B波長紫外線明顯增加,會給動物的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多方面的的危害。海洋浮游植物是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海洋浮游植物受到危害,對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會降低,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從2000年國際間禁用會導致臭氧層破洞的氯氟烴(CFCs)產品,現已收到成效,臭氧層破洞大幅縮小,證明祇要全球共同努力,是可以改善地球的環境的。

 

 

要化解這危機,就是不殺生,改為素食。根據泰州科普網在[如何做到低碳生活] 所述:「假如一畝大豆可以養活100個人,那麼用這一畝大豆喂牛,這些牛只能養活10個人。」換一句話說,葷食比素食要多消耗10倍地球的資源,所以改為素食,農産品需求就減少,同時不浪費糧食,就不需要再去開發土地、開發牧場,再也不需要再去砍伐森林,甚至進一步再用耕種餘下的土地植林,一舉多得。

 

 

佛教教導人不殺生及素食是有另一層更深的意義,眾生無始以來在六道中輪迴,經歷百千萬劫,能够遇到的在相互之關是有一定的因緣,我們遇到的眾生會是我們多生前的父母親屬,故此不要再去傷害他/她們。我們還要首先脫離六道輪迴,然再來救渡他/她們。固此要學佛修行,證得成就,成為佛菩薩,甚至是阿羅漢,脫離六道輪迴;或者得生於阿彌陀佛的淨土,由凡夫修道成菩薩,再修道成佛,或者承願再來這娑婆世界,救渡衆生。就如觀世音菩薩,其實是古佛正法明如來,現化顯為觀世音菩薩,慈悲救渡眾生。又如文殊菩薩,其實是古佛大身如來,又名龍種上如來,現化顯為文殊菩薩,救渡眾生。我們應珍惜得遇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住世,應珍惜得親身恭聞H.H.第三世多杰羌佛親說的法音,應珍惜自己今生得到百千萬劫難得的人身。這樣殊勝的際遇,我們應努力精進學佛修行修法,證得解脫的成就,脫離六道中輪迴,再來這娑婆世界救渡眾生。

 

 

註解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平衡作用 :
地球表面吸收太陽的光輻射而產生熱;同時,又釋放紅外輻射到太空中而冷卻。但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了紅外熱輻射,而又會阻止紅外熱輻射進入太空。失去冷卻作用而就形成了溫室效應,因此二氧化碳愈多,溫室效應就愈强,雖然國際間有減排二氧化碳的協定,但還是未能阻止地球氣温逐年上升。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義雲高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拯救地球、人類及生物

 

註: 義雲高大師就是宇宙始祖報身佛多杰羌佛的第三世降世,佛號為第三世多杰羌佛,詳情請參閱 關於“第三世多杰羌佛”佛號的說明

 


更多學佛資訊 :

這篇文章 拯救地球、人類及生物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ift.tt/2mKp3IY
via IFTT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