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8日 星期日

聖嚴說禪25 聖嚴法師著 如雞抱卵 行亦禪 坐亦禪 餓死人 渴死漢

來源:網絡轉載 聖嚴說禪 作者:聖嚴法師著

聖嚴法師著 清靜
聖嚴法師著 清靜

聖嚴法師著

如雞抱卵

問:
  
  有人問投子大同禪師:「我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請教你,你可以一個接一個地回答。如果一下子有數不清的人問你問題,你怎麼辦呢?」禪師答:「如雞抱卵。」意思是不是說,我就效法母雞,來幾個就孵幾個吧?

  答:
  
  這樣解釋還不夠完整。大致說來,有多少蛋就孵多少蛋是對的,只要向我問法求救,我一個也不會拒絕,會盡力使每個蛋都孵出小雞,使每個人開悟成佛。不過,這牽涉到眾生根器的問題。照理說,雞蛋都具有孵化成雞的可能性,除非那是現代養雞場所生的無性卵;然而所有的蛋是否會在同時孵成小雞?不一定!我孵蛋時固然對它們同等看待,可是力量大的小雞會自己破殼而出,弱一點的小雞則要多孵一段時間,還有些小雞不論怎麼孵都出不來,得靠母雞啄開蛋殼。
  
  對禪師而言,他對任何求度的人都一視同仁,但對弟子的幫助方式不盡相同,根器互異的人所得到的效果也不太一樣。誰能開悟誰不能開悟不是禪師所能決定的,那是雞蛋本身的問題。大同禪師這個比喻用得很恰當。
  
  「如雞抱卵」還有另一層意思,即是鍥而不捨,持之以恆,不灰心不失望;大同禪師正是以這種心態去幫助前來求法的人!

餓死人 渴死漢

問:
  
  雪峯義存禪師對大眾開示說:「飯籮邊坐餓死人,臨河邊行渴死漢。」是不是說修行參禪、悟道成佛的資源都離你不遠,不要做睜眼瞎子,捨近求遠?

  答:
  
  對的。常聽人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明明就在眼前但他茫然不知,只因從未看過,需人指點。有人經過指點還看不到,因為他是瞎子。有人用手摸了,還是不清楚那究竟是什麼,信心不足之下也不馬上帶回家。有人是死心眼,一定要別人餵他吃飯他才吃,有人甚至餵他他還不吃,擔心中毒。佛法俯拾即是,處處皆是,無一法不是佛法,無一物不是佛法。只要開悟,樣樣都是佛法;如果未開悟,樣樣都是障礙。
  
  坐在飯籮邊的人餓死了,沿著河邊走的人渴死了。真好玩!現實世界裡不會有這種事,我們從小就憑本能會吃飯,不可能坐在飯籮邊還餓死;我們也從小就知道找水喝,不可能走在河邊還渴死。這兩句話其實是個比喻,形容不知道佛法、沒聽懂佛法或未開悟的人,不向自己心內去體驗,反而拚命向心外求法。有人跑到印度、西藏求法,認為中國已無佛法;有人從臺灣到美國向美國禪師求法,認為臺灣已無禪法;有人向自稱大悟徹底的人求法,而不知道佛法不是那個樣。你遠道跋涉,求師問道,何不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內心?只要心中無煩惱無障礙,那就是佛法、禪法,不需向外求。
  
  盲目追求佛法的有兩種人:一種人不斷等待,等待有人給他佛法;另外一種人則到處跑,到處追求佛法。這兩種人都不會得到佛法。雪峯禪師這兩句話是在點醒他們,不要坐在飯籮邊卻餓死了,不要走在河邊卻渴死了;佛法就在心內,去體驗它就是了!

行亦禪 坐亦禪

問:
  
  永嘉玄覺大師在〈證道歌〉中有一段話:「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是不是說,不論你在做什麼事,心中感到自在安然,就是一種禪的體驗呢?

  答:
  
  永嘉大師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弟子,在受到六祖的肯定和印可之後,寫了一篇〈證道歌〉,這三句話即出自其中。大意是不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只要能體會到安定自然,就在禪裡邊。
  
  很多人誤解禪一定要打坐,或者一定不打坐;這兩種觀念都不要執著,否則都是錯的。禪宗講求心的自在、明淨和煩惱的解脫,不在於打坐不打坐。如果一味打坐坐到瞌睡連連或妄念紛飛或一片茫然,心不明淨不解脫,這種打坐是徒然的,只是讓身體休息、讓心胡塗,不能開悟。
  
  不過打坐可以使人比較容易把心安定下來,也比較容易發現內心的種種活動,接著再用參禪的方法把散亂的、有如電影般一幕幕的念頭減少以至消弭,出現統一的念頭,最後連統一的念頭也不見了,這就是明淨安定的體驗,就是禪。
  
  其實生活本身就是禪,問題在於能否體會到安定自然。若能體會,那麼講話也好、不講話也好,行動也好、在靜止狀態也好,無非是禪。也可以說,吃飯是禪、睡覺是禪、拉屎撒尿是禪、太太餵小孩是禪、先生上班工作全是禪。
  
  永嘉大師這三句話雖很簡單,但已道盡修行禪法的原則和特性。修行禪法不在於採取什麼坐姿或生活方式,重點在於要體會到安定自然。不過,千萬不要誤會喝酒賭博、罵架鬥毆、燒殺淫掠也是禪,因為這些行為本身就是放逸、荒唐、罪惡,使身心都陷在混亂狀態,絕對不是禪。

文章來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73&&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74&&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75&&id=87&cid=160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2021年2月27日 星期六

聖嚴說禪24 聖嚴法師著 莫造作 空花水月 身心脫落

來源:網絡轉載 聖嚴說禪 作者:聖嚴法師著

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著 莫造作
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著 莫造作

聖嚴法師著

莫造作

問:
  
  有和尚問投子大同禪師:「鑄像未成,身在什麼處?」佛像尚未鑄成的時候,這尊佛在什麼地方?大同禪師答:「莫造作。」意思是不是說,設計、雕琢、鑄造都是多餘的,佛本就存在而且無所不在?

  答:
  
  佛在心中、佛在印度、佛在佛國、佛在佛龕裡……這些都是錯的!佛是「覺」的意思,佛是慈悲和智慧皆圓滿的意思,佛是無私的意思。能產生佛的功能就是佛,否則根本不是佛。
  
  有人把佛像當成佛,把修道成功的印度王子釋迦牟尼佛當成佛,有人寫「佛」字認為那就是佛,把助人而不求回饋的當作佛,有人覺得自己是大善人,也是佛。這些觀念對不對?似是而非!真正的佛沒有具體形象,也不是絕對沒有具體形象,要看指的是什麼。一個是看佛的功能,一個是看佛的本質。
  
  佛的功能可以從凡夫的身上產生,也可以從自然界的物質上發生,只要你善根足或有緣,就可以從不同的人事物接受到佛的功能。
  
  有人跟隨師父修行,有人看佛經而得法益,有人因生活體驗而有心學佛,可見佛處處在度人,無法用某種形象或觀念來界定、說明、標示。
  
  因此大同禪師說「莫造作」,你不要用你的心或觀念或某個形象來塑造佛,佛不是因人的造作而能加以代表、說明或呈現的。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沒有佛像,凡夫無法想像佛是什麼。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剛開始沒有佛像,供佛的舍利和經典的地方就代表佛的功能和精神,經過若干年代之後,覺得佛的精神逐漸淡薄,不易感受到,所以塑佛像供大家供養、膜拜、懷念。
  
  雖然如此,作為禪宗的祖師或悟者,不會把佛像當成佛。《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不能用觀念、形象、物質來表現,否則那是造作,是你心中、手中造出來的東西,不是佛!

空花水月

 問:
  
  虛雲大師說:「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空花和水月都是空幻的、不實際的。從字面看來,做佛事和建道場有如空花水月,做了等於沒有做,修了等於沒有修,虛雲大師卻要時時做、處處建,這是什麼道理呢?

  答:
  
  這兩句話是積極而非消極的。很多人誤解佛教所講的「空」是虛幻,「虛雲」這兩個字就讓人感覺虛無縹緲,不著邊際。其實他有如虛空的雲,需要雨滋潤的地方他就去,需要雲遮蔽的地方他也去。
  
  所謂「佛事」就是做佛救度眾生的事,「道場」就是修行成佛之道的場合和處所。
  
  「空花」在一般狀況下是不存在的,空中那會有花呢?除非是下述兩個例外:第一,說法的人非常有修行,感動天人來散花,這是神蹟。第二種情況是捏目生花,眼睛被捏或被壓之後會看到一片金花;或者眼睛長翳,患了飛蚊症,看到空中有黑影在飛舞。
  
  所以,「空花」不是事實,「水月」也一樣。水中並沒有月亮,而是空中的月反映在水中,使水中看起來有月亮。
  
  眾生汲汲營營,忙著在水中撈月──撈名利的月、撈權勢的月、撈虛榮的月、撈種種的不實在。結果身陷五欲,葬身其中。
  
  可是話說回來,虛雲和尚這句話有積極的、正面的作用。「道場」雖是空的,「佛事」雖是假的,但跟追求五欲完全不同,他是從五欲的反面出發。
  
  做「佛事」就是用佛法來幫助人,不論有形無形,不論是語言、文字或物質,其目的是提昇人的品質、心智、道德和內在的智慧,並且增長福報,使眾生離苦得樂、出離煩惱。
  
  佛教所指的「道場」很具體,即是寺院和塔廟。虛雲老和尚隨緣度眾生,處處度眾生,凡遇到破敗沒落的道場他都會幫忙重建,一生之中修復了十幾處已成廢墟的古道場。對他而言,「空花佛事時時做,水月道場處處建」是出家人的本分,目的就是為了利益眾生,淨化人間。

身心脫落

問:
  
  日本有位道元禪師在中國悟道之後,說了「身心脫落」這句話。就打坐修行的人而言,身心脫落是很高的境界,卻可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請師父開示。

  答:
  
  道元禪師是日本曹洞宗第一代祖師,由中國天童寺如淨禪師傳的法。他身體不好,經常生病,在修行過程中常有苦惱和負擔,心理也有障礙。但他精進不懈,在身心都不調適的情況下,道心依然不變,對弘法利生的悲願也百折不撓。在中國求法之後,回日本建道場。「身心脫落」是他的體驗和悟境。
  
  「身」是肉體、身體。對一個有病或孱弱的人來說,身體本身就是負擔;對身強力壯、精力旺盛的人而言,身體則是禍源,因為這種人對「食」和「性」的欲求特別強烈。
  
  「心」指的是思想、觀念、企圖心、追求心、貪求心、瞋恨心等心理現象。心理活動可以使人墮落,使人昇華;也可以使人潦倒,使人騰達。
  
  因此,人以心為主,如果心理健康,身體差一點還無所謂;如果心理不健康,身體再怎麼好也會有問題。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修行人的心理應該是健康的,但是修行人自我檢點,知道自己的心理還是有問題,煩惱還是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對粗的、重的、強的煩惱還渾然不覺;待這些煩惱淡化之後,他會看到內心種種細微的活動。接著細微的煩惱不見了,但是「我想開悟、我想成佛、我要追求」這類心的力量或方向還存在的話,他的心還是煩惱心,還是生死心,不是解脫心。
  
  當道元禪師開悟時,他發現身體雖然仍在,但已不是負擔和煩惱的根源。心也仍在,但是很明朗,是一種智慧,而不是煩惱和欲望。
  
  一個人如果無所執著,把自我中心、自我身心全部放下,什麼也不剩,就叫作「身心脫落」。我們如果好好修行,也可以做得到的。

文章來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70&&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71&&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72&&id=87&cid=160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聖嚴說禪23 聖嚴法師著 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潔 主人公 出門便是草

來源:網絡轉載 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

主人公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問: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據說是寒山的詩句,字面意思是說,我的心就像秋天的月亮,映照著清淨明澈的潭水。以寒山這位禪僧而寫出這兩句詩,應該有他更深一層的涵義吧!

  答:
  
  我不是寒山,不知他當時寫詩的心境;如果這詩句的作者另有其人,他寫作的背景和用意也很難揣摩。不過,單從字面也可以欣賞體會。心境有如秋天的月亮,明淨高潔;一泓澄澈幽邃的潭水,又深又靜,透著碧綠,正好映著深藍色的天上,一輪明朗皎潔的月亮。潭中的月亮看起來跟天上的月亮一模一樣。寒山可能是在形容開悟後的心,一派清淨祥和,無罣無礙,不受任何干擾,也不被塵世所污染;這就是智慧心。
  
  我們常聽說悟者心如明鏡,亦即心中無煩惱,但是心有功能,能夠反映塵世的種種現象;不過他自己沒有困擾,因為他是最客觀的,只有絕對的智慧和慈悲,沒有自我的得失和價值的取捨。這種境界可以形容為秋天的明月映在澄靜的碧潭中,天上的月亮有多美,潭中的月亮就有多美。他的心所映現的世界是那麼美好,眾生在他眼裡都是佛、都是菩薩。凡夫的世界就是淨土,他生活在其中,與世無爭。
  
  寒山這種悟境很高遠,一般人難以企及,不過可以反過來想,自己的心是明靜的碧潭,反映出天上的秋月,感到寧和皎潔,世界也隨之美好起來!

主人公

問:
  
  五代時期有一位叫師彥的和尚,經常在石頭上坐禪並且自問自答:「主人公!」「在!」「保持清醒喔!」「是!」「不要被蒙蔽了!」「是!」師彥的用意究竟是什麼呢?

  答:
  
  主人公是誰?看起來好像有所執著。主人公是每個眾生都有的,但無法以語言文字解釋,勉強可說是佛性或將來能成為佛的因素或條件;唯有這才是主人公,其他都不是。
  
  如果你失魂落魄、東飄西蕩、隨境而轉,沒有自己的立場、方向、主宰,就等於迷失了主人公。
  
  主人公是永遠不變的、永遠不動的,而且時時如此、處處存在。不要把它誤解成靈魂或自己的本體,靈魂不是主人公,而本體是假的名詞。
  
  「主人公」不代表任何具體的東西,它是表達心很明淨而不受外在環境影響,這也就是智慧。主人公沒有一定的形象,也沒有一定的方式讓你看到。
  
  如果要說它有形跡,由自己體會到的是煩惱沒有了,由別人看到的是智慧和慈悲的表現。但智慧和慈悲並不就是主人公,凡是能用形象表達出來的都不是主人公,充其量只是主人公的反映而已。
  
  所謂「無位真人」就是主人公,沒有一定的位置、沒有一定的形象、沒有任何執著;它是內在、外在、不內不外的普遍的存在、永遠的存在。唯有大悟徹底的人才時時刻刻做得了自己的主人公。
  
  自己作得了主是很不容易的,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自己了不起,能呼風喚雨、旋乾轉坤;其實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征服環境、打倒他人、爭奪名利、追逐物欲,永遠被環境所轉、所影響、所動搖而失去自己。這些人不是主人公!

出門便是草

問:
  
  有一位行腳僧對石霜慶諸禪師提到他在洞山禪師那兒聽到的一段話。洞山說:「諸位外出行腳時,要向萬里無寸草的地方去。」然後又問大家:「這個萬里無寸草處該怎麼去?」沒人回答,石霜聽了行腳僧的轉述,脫口就說:「出門便是草。」這個公案是不是說,沒有妄念沒有煩惱的地方何必到萬里之外去找,只要心不出門、不離自性就可以了?

  答:
  
  是的。首先要瞭解「萬里無寸草處」指的是什麼?世界上有這樣的地方嗎?可能有人認為是外太空,因為萬里之內一根草也沒有的地方不太可能在我們認知的範圍內存在。也有人想,難道是某個大沙漠嗎?也不是!禪師所謂的「萬里」並不是講大沙漠,更不是外太空,而是無限的空間。因此,「向萬里無寸草處行腳」就是向外追求的意思。許多人向外追求名利物欲;也有許多人向外追求所謂的道、仙、真理、上帝、神、真正的宇宙原理等等,把心向身外去用工夫,去研究、考察、祈禱、思惟。
  
  石霜禪師一句「出門便是草」就把關鍵點出來:你們不要向心外去找「萬里無寸草的地方」或者向人去求「萬里無寸草處」,你求不到也找不到,只要心一出門,心向外攀緣,心向外觀察、思考,心向外找出路,馬上就是「草」!「草」就是牽掛、煩惱、分別、愚癡、障礙;「草」也可以說是一絲不掛的「絲」。
  
  此處揭櫫了禪宗與佛法的境界,就是向內去看;唯有除去內心深處一切煩惱,才可能無寸草,此外別無選擇。心中沒有執著、沒有自我、沒有內、沒有外、沒有你、沒有我、沒有善、沒有惡、沒有是、沒有非,就是無牽掛,也就是「無寸草」。
  
  「萬里無寸草處」聽起來很好聽,但做起來不容易。《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又見一切世間法無非是空;這個「空」絕不是空洞、空虛、空無,其本義是說一切都是因緣生因緣滅,一切都是無常生滅,這就是「空」。能觀察到體會到一切是空,就是心無罣礙,也就是「無寸草」。

文章來源:

  1.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7&&id=87&cid=160
  2.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8&&id=87&cid=160
  3.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9&&id=87&cid=160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聖嚴說禪22 聖嚴法師著 心生法生 心滅法滅 春有百花秋有月 獨坐大雄峯

來源:網絡轉載 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

心生法生,心滅法滅

心生法生,心滅法滅

問: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是不是說,你有什麼念頭,就有什麼現象與之相應;如果什麼念頭也沒有,現象也就無從生起呢?

  答:
  
  這兩句話是《大乘起信論》中的名句,也可說是佛教的唯心論,其義理相當深奧,現在僅就它的現象面加以說明。這兩句話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的念頭和身體能夠改變環境,它不但包含心理學且超越心理學的層次。
  
  以前者而言,人在苦悶、失意、悲觀、倒楣時,不論看到什麼、遇到什麼,都覺得不舒服、不對勁。當一個人被愛、愛人都很稱心如意,事業工作都順利,他會覺得世界很有希望,充滿活力。既然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同一個世界,會有不同的心理和身體的感受,「心生種種法生」就心理學的層次而言是講得通也可體會得到的。
  
  另一個層次則比較高深。我們所看到、接觸到的人事物現象是怎麼來的呢?都是由於心的活動再加上身體的行為。心下了判斷,做了決定,然後由身體來執行這個決定,產生運作,因此使得環境改變。有人想買房子,於是他賺錢、存錢、再借一點錢,結果買得起房子了。
  
  從佛教的立場看,我所主張的「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必須從自己內心做起,所以我提倡心靈環保。自己內心希望改變自己的品質,繼而從禮貌上、行為上,自我提昇,然後用語言、行為影響他人,使環境改變。因此,「心生種種法生」是凡夫體會到也做得到的。
  
  「心滅種種法滅」也一樣。我們看到仇人時,分外痛苦,但是,如果將心念轉變一下──寬恕他、原諒他、同情他,以慈悲心對待他。當慈悲心一生起,怨恨就消失了;當你沒有怨恨的心時,他不再是仇人,「仇人」這個想法、「仇人」這個現象,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對任何一件事,只要念頭轉變或消失,外界也就沒有固定的、永恆的、不變的現象。現象是隨著我們念頭的轉變而變,這叫「心滅種種法滅」。
  
  如果講到生死心,只要凡夫心生起,凡夫世界就出現;只要聖人心出現,凡夫世界就消滅。所以佛成佛時,一切眾生都是佛,凡夫世界就不存在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

問:
  
  無門慧開禪師這首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讓人想到,只要心中不計較、不分別,以知足心和平常心過活,就是「日日是好日」。這樣說對嗎?

  答:
  
  我想是的。有這種心境過日子的是開悟的人,未開悟的人大概沒辦法。對後者而言,春天的百花、秋天的月亮是不錯,夏有涼風、冬有雪景也很好。可是春天除了百花也有荊棘和毒蛇,秋天除了明月也有落葉和枯藤。夏天有酷日肆虐、蚊蟲擾人,涼風雖好,吹不走這些煩惱;冬天有凜風裂膚、寒冰墮指,雪景雖美,掩不住這些缺憾。在未開悟者的眼中,一年四季的壞處可多著呢!
  
  無門慧開禪師卻叫人往好處看、往好處著想,心境就會改變。如果往壞處看、往沒有辦法的方向看,則是自尋末路、自討沒趣、自掘墳墓。
  
  春天不一定處處是花,但要看有花的地方,孕育百花怒放的心境。秋天雖然蕭瑟,不妨培養如明月一般皎潔的胸懷,心中自然安閑。夏天即使什麼都不好,但是可以體會涼風的自在,心靜自然涼。冬天雖冷,晶瑩純潔的雪景卻值得欣賞,苦悶會變成愉快。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是說世間的事皆是閑事,沒有一樁是不得了的,沒有一樁值得煩心,煩心的事都是閑事。如果沒有閑事掛在心頭,就是過著人間賞心樂事的時光;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因此,往好處想,心境就會豁達,也就會自得其樂。難怪開悟的人只看到百花、明月、涼風、白雪,因為他沒有閑事也無煩惱掛心頭。

獨坐大雄峯

問:
  
  百丈懷海禪師所住的百丈山又叫大雄峯,有一次一位和尚問禪師:「什麼是殊勝、奇特的事?」懷海答:「獨坐大雄峯。」是不是說只有單獨坐在大雄峯上的那個人,也就是有所證悟的人,才知道什麼是奇特的事,其他人無從談起?或者懷海禪師示意他不要分別奇特或不奇特?

  答:
  
  這句話的用意很難捉摸。懷海禪師一個人坐在百丈山上,四周沒有其他人,誰都不知道他的心境,體會不到他的悟境。別人問他什麼是奇特的事,他回說只有我自己知道什麼是奇特、什麼是我所證悟的境界,無法言傳。我就像百丈山一樣,百丈山屹立著,誰也不知道百丈山是什麼,除非你自己變成百丈山才會知道。也就是說,他把自己比喻為那座山,山不能告訴你,它是什麼,你是以自己的看法和標準去看它,至於它本身是不是你所看到的它呢?那是另一回事。所以,許多悟後的人都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唯有自己喝水才知道水的冷暖,再怎麼形容也講不明白。你問奇特的事,我怎麼說呢?怎麼說都是錯的。我只能告訴你,我就像百丈山,獨自坐在那裡。不過「獨坐大雄峯」也許有另一種意思,不一定是懷海自己坐在大雄峯上。大雄峯屹立著,至於我本身是不是那個樣子,實在無法告訴你。
  
  大凡有深刻的內在體驗的人,都會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信心,但是無法告訴人;如果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都不是那個體驗本身,所以還是不講的好。你不要以為我懷海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我自己並不覺得有何不同;如果你一定要問,我也無法告訴你。

文章來源:

  1.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4&&id=87&cid=160
  2.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5&&id=87&cid=160
  3.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6&&id=87&cid=160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聖嚴說禪21 聖嚴法師著 好話不可說盡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解鈴繫鈴

來源:網絡轉載 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好話不可說盡

問:
  
  法演四戒第四句「好話不可說盡」,好話說盡了會有什麼反效果嗎?會讓人覺得你巧言令色,不夠真誠嗎?

  答: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好壞會隨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而有不同的判斷。若對此人把好話說盡,遇到另一個人怎麼辦?在這個階段把好話說盡,到另一個階段怎麼辦?對這樁事把好話說盡,對另一樁事又怎麼辦?所謂好話是讚歎、恭維、歌頌。世界上怎麼可能有這麼完美的人或事讓你把好話說到極點?
  
  對佛教而言,最完美的人是佛,世上不可能還有如此完美的人。有人自稱是佛,即使你肯定他,別人也不一定肯定他。所以,不論對自己或對別人,不論在主觀或客觀的立場,最好含蓄一點,不要過分。好話說盡就是過分。
  
  我們通常有個習慣,對自己喜愛、欣賞、順眼的,總是讚美有加,說出各式各樣的驚歎語。其實,我們對他人的褒貶都不應太過分。把他人說得太好,對那個被表揚褒獎的人是一種損害,他可能自認已經登造極,就不進步了,而且使他傲慢,認為天下人都不如他。
  
  此外,如果對某一個人或某一樁事說得太好,對其他人也不公平。
  
  這幾年來我得過一些獎,比如吳尊賢基金會的愛心獎、中山文藝獎的傳記文學創作獎等等,我總是在頒獎典禮上說:「我受獎並不表示我是今年臺灣夠資格得此獎的唯一的人。」只因湊巧有很多因素加起來,有人欣賞、有人推薦、有人覺得在此時此地有這種表現值得獎勵。如果換個時間、換個地方、換一批審查者,結果可能不一樣。所以,是不是最好並沒有絕對客觀的標準,我以平常心來看待得獎。
  
  「好話不可說盡」並不是高深的禪語,平易近人而有用,是一般人該有的心態和觀念。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問:
  
  唐朝詩人王維有兩句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千古傳誦。人們常用來自勉或勉勵他人,遇到逆境絕境時,把得失放下,也許會有新的局面產生。如果從禪的立場來看這句話,會是怎麼說呢?

  答:
  
  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史上尊他為「詩佛」。他的兩句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窮處」指的是什麼?登山時溯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見了。有一個可能是該處為山泉的發源地,掩於地表之下。另一個可能是下雨之後匯集而成的澗水在此地乾涸了。這個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見了,索性坐下來,看見山嶺上雲朵湧起。原來水上了天了,變成了雲,雲又可以變成雨,到時山澗又會有水了,何必絕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過程中,不論經營愛情、事業、學問等,勇往直前,後來竟發現那是一條沒法走的絕路,山窮水盡的悲哀失落難免出現。此時不妨往旁邊或回頭看,也許有別的路通往別處;即使根本沒路可走,往天空看吧!雖然身體在絕境中,但是心靈還可以暢遊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賞大自然,體會寬廣深遠的人生境界,不覺得自己窮途末路。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兩種境界在其中。第一種,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山裡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雲起來就表示水快來了。另一種境界是,即使現在不下雨也沒關係,總有一天會下雨。
  
  從水窮到雲起到下雨的過程,正如一個人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有身體的障礙,有心理的障礙,還有環境的障礙。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頭回到初發心的觀點上。初發心就是初發菩提心的時候。初發心時什麼也沒有,對修行的方法、觀念都不瞭解。你先回溯當時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經走了相當長的路了嗎?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棄。人生的每個階段也都可能發生這種狀況,如果用這種詩境來看待,處處會有活路的。

解鈴繫鈴

問:
  
  法眼文益禪師有一次問弟子:「虎頭金鈴,是誰解得?」大家都答不出來。泰欽禪師正好路過,答了一句:「繫者解得。」這個公案不見得大家都聽過,但是「解鈴還需繫鈴人」卻人人都知道。請師父從禪的觀點來解說。

  答:
  
  「解鈴繫鈴」的源頭有一個故事。有一隻兇惡的老虎,大家都怕牠,於是找一個勇敢的人在牠身上掛了一只鈴,只要老虎一來,鈴一響,大家都會聞聲躲起來。這個故事後來演變成禪語中的一個比喻。
  
  身為修行人,如果遇到心外的、物質上的、環境上的困難,別人也許可以幫上忙。然而,內心的煩惱、生死的煩惱,以及根本的無明,誰能解決?它是怎麼生起的,就得靠你自己去解除。這就像老虎身上的鈴,只有掛鈴的人才解得下來。
  
  泰欽禪師針對法眼禪師的問題答以「繫者解得」,由此可知他是已經開悟的人。生死煩惱是自作自受,也要自證自悟,別人不能為你消業。《地藏經》中也說,所有生死的罪業,即使骨肉至親都幫不上忙、替不了身,只能自己還。所以,自己是幫助自己的最佳人選,任何人所幫的忙都只是表面。
  
  假設有一個堅決要自殺的人,最好有人開導他:「你這次死了沒有用,下次還是要回來。你即使自殺也脫不了身,以後還要連本帶利償還,而且下次來,痛苦更多,何必這樣死掉?該還的債還是要還。」
  
  所以「解鈴還需繫鈴人」是告訴我們,自己的債自己還,自己的煩惱自己化解。如果瞭解這一層,心中會很坦然,不需依賴他人、權勢或環境,獨力承當的氣魄自然會出現。能獨力承當的話,這個人已得解脫。
  
  「解鈴還需繫鈴人」一般人都會講,但多限於表層的意義,鮮少能體驗或領會其中深刻的禪意,也就是自己的煩惱自己斷。

文章來源:

  1.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1&&id=87&cid=160
  2.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2&&id=87&cid=160
  3.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3&&id=87&cid=160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2021年2月23日 星期二

聖嚴說禪20 聖嚴法師著 勢不可使盡 福不可享盡 規矩不可行盡

來源:網絡轉載 聖嚴說禪 作者:聖嚴法師著

聖嚴說禪 勢不可使盡
聖嚴說禪 勢不可使盡

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著

勢不可使盡

問:
  
  宋朝佛果禪師在太平寺當住持時,他的師父法演禪師送給他四個戒句,稱為「法演四戒」。第一句是「勢不可使盡」,是不是說凡事應留餘地?可是一般人卻喜歡乘勝追擊。法演禪師這麼說是什麼用意呢?

  答:
  
  「勢」即「勢力」。我小時候學過太極拳、少林拳,老師教我們出手、出拳、出招要蓄勢而發,發招之後不要把力用盡、把勢使完,否則沒有後退餘地。手肘尤其不能打直,否則破綻被人看到,非敗不可。因此要守勢,出招時要留下兩三分,隨時可收招,又可出新招,這才靈活。
  
  常聽人說「竭澤而漁」,把池塘的水全部弄盡,把魚全部撈光,以後再也沒有魚了。又比如暴發戶,一下子有很多錢,拚命花用,一下子又變成窮光蛋。如果你有十元,最多用掉六塊錢,不要花得更多。為什麼?為了準備、儲備、後備。所以,勢不能隨便用。
  
  社會上常有運用權勢壓人的情況,這會產生兩種問題。第一,用權勢會樹敵,而且永遠是敵人。第二,勢力不可靠,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一旦那個勢力消失了,後果堪虞。所以,勢最好不用,但蓄勢很重要。形勢、姿勢也都是勢,如果沒有形勢、姿勢,就根本沒有立場。
  
  佛教修行是修身養性、鍊心、向內觀照,都不是顯露勢力,炫耀勢力。
  
  「勢不可使盡」告訴我們要蓄勢,但勢最好不用;非用不可時也不要用盡。這是一句平常話,並沒有高超的禪的觀念,不是講大悟徹底的境界。但它不僅對出家人有用,也在教平常人怎麼做,是人人皆可學習的。

福不可享盡

問:
  
  法演四戒第二句話「福不可享盡」,叫人要知足,可是一般人往往認為有福就要盡量享受。請師父開示。

  答:
  
  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嗎?很多人希望享福,實際上享福的人卻是沒有福的人。我們現在提倡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環保的原則就是佛教徒的生活原則,也就是簡單、樸素、整齊、清潔、衞生、健康。
  
  所謂享福是享什麼福?一般是指物質的福。有人討兩個老婆,用他人來服侍自己,叫作享齊人之福。不少有錢人在城裡有房子、城外有房子,乃至世界各地都有房子。這些房子要人照顧,需錢維護,但他一年當中,可能住不到一兩個月。
  
  作家林清玄有一次告訴我,他有一個背包用了二十年,有些太太一年買二十個皮包還嫌不夠,這就是物質的浪費,即使把皮包拿去義賣也是錯的,因為你刺激別人生產多餘的東西。
  
  人間有五欲的福,句括男女、衣食、娛樂等等,這個福很難界定有多大、有多少。
  
  有人認為金錢來得容易,要用就痛快地用。其實,花錢如流水,揮金如土,是真正沒有福報的人;明明是錢嘛!卻當水當土用,這是損福。有福不僅不可享盡,而且最好不要享,要培福、種福才對。
  
  我們從生到死,真正憑自己的智慧、知識、體能、技能而培的福並不多,但從環境中得到的各種恩惠卻多不勝數。付出的少,而得到的多,也就是享福的機會多而培福的機會少;即使想幫別人忙,也不一定做得恰當。有錢的人再給他錢等於沒給,不算做好事;所給予的必須是別人真正迫切需要的東西,才是修福。比如他人遇急難,你協助他度過難關;或者社會混亂,你奔走呼籲,用種種方式喚醒大眾。不過,即使如此,自己依然得到的多,付出的少,所以人不可不惜福,福報不可享盡,務必珍惜。
  
  當前的我們,浪費太多自然資源,多浪費物質就多製造垃圾,也破壞自然環境,對地球、對子孫的影響很大。等我們以後投生、轉生回來,屆時地球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生活困難,活得不長,死也死得很痛苦。
  
  法演禪師當時講的話,不僅在目前有用,永永遠遠都有用。

規矩不可行盡

問:
  
  法演四戒第三句「規矩不可行盡」,是不是叫人不要拘泥於規則?那又該如何拿揑呢?

  答:
  
  規矩、規則、法律、規約是不能沒有的,否則就成了沒有秩序、沒有軌則的社會,也等於沒有倫理,上下老幼尊卑皆無準則。好比鬧區的路口沒有紅綠燈,每一方的來車都搶著通過,結果誰也動不了,一定要走的話就會出事。所以,交通有交通規則,軍中有軍法,民間有民法、刑法,寺院有清規,佛教徒有戒律,童子軍有守則等等。
  
  任何一個組織體一定有章程和共同遵守的規約,否則不成其為人間。即使動物界也有牠們的規則,螞蟻、蜜蜂的社會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規則、規矩必須要有。然而,如果拘泥於規則,一成不變、斤斤計較、咬文嚼字行規矩,往往會出問題。
  
  規則、規矩是給通盤的、整體的約束或要求;不過,人有老幼、強弱、智愚、健康疾病、業障輕重、善根深淺之分,在家庭、團體、社區、國家之中,總有一些無法接受規矩的人。這些人是特殊的個案,比如特殊兒童教育有啟智班,特殊成人教育有看守所,吸毒者有戒護所等等。所以,大原則當然要執行,但是執法、通情、達理這三項必須周延。如果法不通情,過於冷酷,人在其中成為物而不是人,大家可能不願參與這個團體。有些特殊的處理法可能不合規矩但合理,對當事人、對環境都有好處,也不會傷害其他人,甚至有益於他人。執法者不要拿著規矩量人,而要衡量把這種規矩用於對方是否合適。
  
  「規矩不可行盡」是用於寺院中的,但是社會上也可以用。寺院的清規很嚴,出家人犯了規矩,原則上當然要加以處理,但不是對甲這麼處理,對乙也非如此處理不可,要依該事發生的情況以及該人本身的背景而定。規矩不應也不可一成不變。

文章來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8&&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9&&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60&&id=87&cid=160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聖嚴說禪19 聖嚴法師著 我狂已醒 君狂正發 無功德 隨處作主 立處皆真

來源:網絡轉載 聖嚴說禪 作者:聖嚴法師著

聖嚴說禪 我狂已醒
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著 我狂已醒,君狂正發

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著

我狂已醒,君狂正發

問:
  
  牛頭智巖禪師出家前曾是立下不少戰功的將軍,出家之後進入深山修行,他的兩位昔日的同袍去看他,一路高山榛莽,野獸出入。找到牛頭禪師時,只見他在一座非常簡陋的茅舍中打坐。這兩人滿懷疑惑,問牛頭說:「將軍,你瘋了嗎?為什麼一個人在這裡過這種日子?」牛頭答:「我狂已醒,君狂正發。」必須是大徹大悟的人,才說得出這句話吧!

  答:
  
  的確如此。許多人認為修行人是瘋狂的,省吃儉用把錢送給別人花也是瘋狂的,將自己的高位讓給別人更是瘋狂的行為。一般人都認為:要滿足私欲而爭名逐利、尋歡作樂是正常事,因為,人不追求這些,豈不枉活一生?
  
  但是牛頭智巖禪師或所有的禪師都會這麼說:「修行的人、入山的人、把一切放下的人,才是清醒的人;還在追求的人則正在發狂。然而正在瘋狂的人大概不會承認自己瘋狂。」
  
  我看過很多喝得酩酊大醉的人,已經快倒下去了,還嚷著說:「我那有醉?再來一杯!」別人看他很可憐,已經醉成這樣,還高喊沒醉,還要繼續喝。
  
  我們都知道地球本身在轉動,有自轉也有公轉,當年哥白尼發現這個事實的時候,基督教教會卻不准他公布,說他瘋了。哥白尼是不是瘋了呢?其實,是瘋了很久的人,不知道自己瘋了,社會上有很多人就是如此。
  
  《楞嚴經》裡描述這麼一段故事說:有一個人清晨醒來,發現自己的頭不見了,就到處尋找,逢人便問:「有沒有看到我的頭?有誰看到我的頭?」別人告訴他:「你的頭好端端地在你脖子上。」他總是不相信,當他走到河邊猛然一看:「咦!我的頭果然還在。」
  
  人就是如此認為追求物欲是正常的,但越追求越累,到死還放不下,還認為這樣才有意思。那又何苦?一切都為自己追,追到最後仍是一場空。
  
  如果不為自己追求,把物欲看淡、拋開,奉獻自己,服務他人,為眾生解決苦難,為社會大眾謀福利,到最後還有什麼放不下?捨不得?因此,有修行的人是放下自我和物欲的追求,擔起修道弘法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他沒有狂。
  
  不過,「我狂已醒,君狂正發」是針對面前正在發狂的人講的;在一般情況下,牛頭禪師不會說自己清醒而別人發狂,否則變成孤芳自賞、自我清高,又是一種執著。他是看場合、對象才這麼說的。

無功德

問:
  
  南朝梁武帝問菩提達摩說:「我建寺齋僧,有什麼功德?」達摩劈口就答:「無功德。」潑了梁武帝一頭冷水,可能有不少佛教徒覺得這盆冷水也潑到自己身上。這個問題請師父開示。

  答:
  
  就佛教徒以及民間的道德標準而言,功德的觀念相當重要。某些團體提倡功德、講求功德,使人感覺對他人、對社會、對佛教布施行善就有功德,所以願意去做。如果一開始就跟他說不論做什麼都沒有功德,誰肯做好事?誰肯做慈善救濟的事業?
  
  功德的意思是「善得善報」,等於投資的觀念和行為。自己省吃儉用,多餘的錢存進銀行,或者投資在信用可靠的公司或機構,本錢利息都是自己的。一般做「功德」,大概都是這種心理。雖不是把錢真的放在世間有組織的財團,然而,做好事天知道、地也知道,自然會有好結果;萬一自己得不到,兒孫也會得到。中國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這也是功德的觀念之一。
  
  所以,「無功德」這句話對一般佛教徒而言,陳義過高,難以接受。但是菩提達摩是為了提醒梁武帝,齋僧、布施、起塔、建廟,當然是功德,不過不要執著功德,才是最大的功德。他希望能提昇梁武帝的境界,不要為了做功德,才做弘法利生的事業;也不要做了弘法利生的事之後,認為那是功德,這樣才能超越自我,才能得解脫。
  
  有些人認為行善就是行善,該做就做,不求回饋,這種態度就不是為了求功德。達摩若跟這種人談話,大概就很投契了。
  
  無功德是否真的無功德?不是的。這好比一直存錢,沒想到要提出來;一直投資,沒想到要撤資、抽紅。這就成了無量功德,功德更大。
  
  如果斤斤計較功德,天天計算自己存了多少錢,時時想著什麼時候要提出來,這樣一來功德大概很小,到最後可能根本沒有功德,因為已經得到回饋,享受完了。
  
  「無功德」這句話實際上是一語雙關:自認有功德的人其實功德很小;不計較功德、不求回饋,這樣的功德才是最大的功德。

隨處作主,立處皆真

問:
  
  臨濟義玄禪師說過「隨處作主,立處皆真」這句話,是不是說隨時隨地都不要迷失自己、被外界牽引?

  答:
  
  隨處作主很難。在任何時間、地方都不受到人、事、物的影響而隨波逐流、搖擺動盪,心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穩穩當當的人,才能隨處作主。
  
  置身於花天酒地的場合能否作主?置身於千軍萬馬的戰場能否作主?置身於臭氣沖天的穢地能否作主?置身於世外桃源的仙境能否作主?大多數人必須在沒有任何環境的誘惑、干擾、刺激、衝突的情況下才會覺得很自在、很愉快、能肯定自己,一旦遇到境界現前,比如讓你大瞋、大怒、大貪的現象發生,還能心不動,不會六神無主,這才是作得了主。
  
  據說中國以前有位柳下惠,有美女坐懷而不亂,他究竟是行為不亂或心不亂?行為不亂也許有人可以做到。他可能很有教養或者考慮到後果。但是心會不會亂呢?可能會矛盾一下,於是心已動,心弦早已振盪了。第二個念頭是「要不要拒絕?」第三個念頭是「拒絕」,因為怕惹麻煩,怕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別人。
  
  真正作得了主的是「身心皆作主」,身不亂,心也不亂,不受任何誘惑、刺激或逆境而亂。
  
  比如身處沙場,要嘛就奮戰,要不就陣亡,一旦決定好了,心就不亂。可是一般人臨死總會恐懼害怕,所以「隨處作主」不容易。當想死或不想死的念頭很難把握時,心還是動的。
  
  若能隨處作主,處處都是真的。「真」是沒有你我、是非、利害、得失,也就是超越常情、凡情,凡情就是執著、放不下。到了「立處皆真」的時候,本來面目就出現了。
  
  如果身心作不了主,受環境影響,結果反映出來的都是環境。環境的幻影在你心中晃動,你也跟著動;你不但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真正的面目。

文章來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5&&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6&&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7&&id=87&cid=160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小小佛教故事: 第05篇【發善言】【護口進道 】

發善言

從前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個國家非常難以度化。佛說這個國家與目犍連有緣,就請目犍連尊者前往度化,果然全國的百姓都從其所化。
有人就問佛道:「這個國家與目犍連尊才有何因緣?」
佛言:「從前,目犍連有一世曾經作過樵夫。一天他在山間砍柴時,驚起了一群蜜蜂,目犍連看見了,就發善言說:『我得道以後,一定要度盡這些蜜蜂。』現在這一整城的人,就是當時那群受驚的蜜蜂。目犍連因為曾發過這麼一句善言所以是有緣。」
從這裏看來,修行人並不只是勸化人修淨土。一切飛禽走獸,乃至於蜎飛蠕動的眾生,凡有形相可見的,我等見了,都應該為念阿彌陀佛數年。並發善願說:「願你們都能全部往生極樂世界,我得道以後,一定要盡度你們。」 (明倫月刊110期)



from 向第三世多杰羌佛學習的小小佛弟子

https://ift.tt/3pAksYd

聖嚴說禪18 聖嚴法師著 凡聖兩忘 放下著 迷己逐物

凡聖兩忘

聖嚴說禪 凡聖兩忘


  
  問:
  
  仰山慧寂禪師有位傑出的弟子光涌,有一天仰山問他:「你看師父像驢子嗎?」光涌說:「看師父也不像個佛。」仰山再問:「不像佛的話,像個什麼呢?」光涌說:「如果像個什麼,那跟驢子有什麼差別?」仰山大為讚歎:「凡聖兩忘,情盡體露。」是否光涌已擺下對立俗情,明心見性呢?

  答:
  
  對呀!像驢子也好,像人也好,像佛也好,都是執著。一般人執著於希望自己偉大或覺得自己偉大,因此熱衷於追求名望、財富和地位。但從佛法的立場看,名利都是虛妄的、暫時的,都是不可靠的;內在心的寧靜、清淨、安定才是最好、最實在。
  
  如果時時計較於希望成為聖人或覺得自己已是聖人,把別人視為凡夫,這種心態有待商榷。希賢希聖是世間的學問和觀念,但從禪的角度而言,這雖好,但不夠好。好處是能使人上進,但若把凡聖當成截然不同的兩個形態,就變成形式化、偶像化,不易被大眾共同體會和學習;即使學習也易流於虛矯、模仿,學習不成則會消極、灰心。應把凡聖的問題丟掉,自己與眾生平等,自己與佛平等,如此才能成聖、成賢、成佛、成菩薩,否則永遠在凡夫階段。
  
  自認是聖人的人依然是凡夫,因為他有對立的觀念存在。他可能知識高、反應快、自信強,但那也不一定是真的自信,他也許威赫一時、一呼百應而洋洋得意,其實他可能是個侏儒,一旦失勢則如病貓,見了什麼都怕。唯有把凡夫和聖人的界限和執著放下,和光同塵,春風沐雨,才是禪的境界,才是自然的、平常的,不是凸顯的、造作的。
  
  仰山和光涌放下凡聖的兩截,站在平等的立場,像什麼都可以。
  
  一般人對禪語無法理解,其實很容易明白。心外是有差別的,差別現象是外在的事實,但心中不要有差別心。少一點差別心的執著,對自己可以少一些煩惱,對外界可以少一些傷害。

放下著
    

問:
  
  嚴陽尊者問趙州從諗禪師:「一物不將來時如何?」也就是修行到心中無一物的時候該怎麼辦。趙州說:「放下著。」尊者又問:「已經無一物了,還放下什麼呢?」趙州答:「你放不下的話,那就擔起來吧!」尊者當下大悟。這個故事是不是說,即使心中無一物,如果抱著這個境界不放,也還是有一物,不得解脫?

  答:
  
  非常正確,很多人說:「放下了!放下了!」真的放下了嗎?「放下」是不容易的事;放得下也有層次,看你怎麼放。有人叫人放下,自己放不下,這是最下的層次。有人根本沒擔起來,有什麼好放下?不過他看不慣,充滿憤怒、猜忌與怨恨,這也是放不下。有人名利、權勢、地位都有,應該沒什麼放不下,但心中卻有煩惱的情緒放不下。提得起的人不一定放得下,放不下的人根本就提不起。
  
  有人資質平凡,庸庸碌碌過一輩子;有人很聰明、有學問、也很能幹,結果也庸庸碌碌過一生。因為他放不下自己,心中梗著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執著自己的想法、作法、人格等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義務與責任,結果人人不敢用他,甚至不敢跟他做朋友。
  
  這則公案所講的「放下」,應該是另一個層次,那就是自認已經放下,到處告訴別人他已放下,也在叫人放下。這種人是正在修行而且已經修行很久的人,身無長物,什麼也不需要。出家人可能夏天只有一件葛衣,冬天只有一件蘆花襖,其他什麼也沒有。但若認為這種情況就是放下,那就錯了,因為他還有「放下」的念頭,所以未放下。
  
  真正的放下是既不認為自己已放下,也不以為自己放不下;應該擔起的責任和義務照樣去做,應該接受的權利若能以之造福人群,也可以接受。
  
  有人問我要不要錢?我說要;有人問我能否放得下錢?我說能。因為我要了錢,不是拿來享受而是去利益社會、弘揚佛法,我在幫他用錢而已。
  
  放下的意思並不是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要,而是心中沒想到:「這是我的,那不是我的;這是我不要的,那是我非要不可的。」即使是成佛的念頭也要放下,這才叫放下。禪宗說修行要修到一絲不掛,好的壞的念頭、種種執著都放下,這不容易做到,但不妨揣摩著試一試。

迷己逐物
   

問:
  
  「迷己逐物」的意思一般人大概都懂,但也許只是膚淺的瞭解。請師父從禪的角度來闡釋這句話。

  答:
  
  這是鏡清禪師的話,意思是迷失了自己而隨外境動搖,沒有方向原則、立足點,只要環境有些風潮,就跟著去了。這也叫隨波逐流或牆頭草。
  
  逐物的「物」是物質,包括人的、事的以及物品的現象和動態。有的人受誘惑而喪失自己,有的人不知道如何安頓、安定自己,專門向外追求。有的追求女人,以女人作為安慰,但玩過之後仍無法心滿意足,又去找別的女人。有的心煩意亂,去找歡樂;歡場中除女人之外就是酒,紙醉金迷酒足飯飽,第二天照樣煩惱,再去喝酒。凡迷失在物質中的人,越陷越深,越覺得空虛而沒有安全,所以拚命地追逐。
  
  迷失在酒色之中的是下下等人,另一種人則迷失在名利權勢之中。他們大概覺得玩女人沒有品也不夠水準,老是酗酒變成酒徒也不為社會所認可,所以追求名、利、權、勢,這些也是物質現象。如果人就是為了這些東西而追、追、追,那就失去了自己。
  
  有些人在年輕時曾有一些抱負,想為人類社會造福,然而一旦捲入名利的漩渦,馬上迷失自己。別人害人,他也去害人,否則無法擠上那種人人覬覦的職位;對於財利也必須不擇手段耍盡心機,否則無法獲得。
  
  大環境就像個大染缸,跳進去之後就不易保持乾淨。出家人雖不致被酒色名利所迷,但當別人讚歎他,他便心花怒放;別人送他供養品,他便心生歡喜,這就是失去自己。
  
  所以,不論環境給你什麼,只要心中有所動搖,產生情緒反應,就是迷己逐物。在日常生活中,夫妻吵架、兄弟爭執、聚眾滋事、議事動怒等等,應該也是迷己逐物吧!

文章來源 :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2&&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3&&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4&&id=87&cid=160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https://zenwisdo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