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轉載 聖嚴說禪 作者:聖嚴法師著
聖嚴法師著
如雞抱卵
問:
有人問投子大同禪師:「我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請教你,你可以一個接一個地回答。如果一下子有數不清的人問你問題,你怎麼辦呢?」禪師答:「如雞抱卵。」意思是不是說,我就效法母雞,來幾個就孵幾個吧?
答:
這樣解釋還不夠完整。大致說來,有多少蛋就孵多少蛋是對的,只要向我問法求救,我一個也不會拒絕,會盡力使每個蛋都孵出小雞,使每個人開悟成佛。不過,這牽涉到眾生根器的問題。照理說,雞蛋都具有孵化成雞的可能性,除非那是現代養雞場所生的無性卵;然而所有的蛋是否會在同時孵成小雞?不一定!我孵蛋時固然對它們同等看待,可是力量大的小雞會自己破殼而出,弱一點的小雞則要多孵一段時間,還有些小雞不論怎麼孵都出不來,得靠母雞啄開蛋殼。
對禪師而言,他對任何求度的人都一視同仁,但對弟子的幫助方式不盡相同,根器互異的人所得到的效果也不太一樣。誰能開悟誰不能開悟不是禪師所能決定的,那是雞蛋本身的問題。大同禪師這個比喻用得很恰當。
「如雞抱卵」還有另一層意思,即是鍥而不捨,持之以恆,不灰心不失望;大同禪師正是以這種心態去幫助前來求法的人!
餓死人 渴死漢
問:
雪峯義存禪師對大眾開示說:「飯籮邊坐餓死人,臨河邊行渴死漢。」是不是說修行參禪、悟道成佛的資源都離你不遠,不要做睜眼瞎子,捨近求遠?
答:
對的。常聽人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明明就在眼前但他茫然不知,只因從未看過,需人指點。有人經過指點還看不到,因為他是瞎子。有人用手摸了,還是不清楚那究竟是什麼,信心不足之下也不馬上帶回家。有人是死心眼,一定要別人餵他吃飯他才吃,有人甚至餵他他還不吃,擔心中毒。佛法俯拾即是,處處皆是,無一法不是佛法,無一物不是佛法。只要開悟,樣樣都是佛法;如果未開悟,樣樣都是障礙。
坐在飯籮邊的人餓死了,沿著河邊走的人渴死了。真好玩!現實世界裡不會有這種事,我們從小就憑本能會吃飯,不可能坐在飯籮邊還餓死;我們也從小就知道找水喝,不可能走在河邊還渴死。這兩句話其實是個比喻,形容不知道佛法、沒聽懂佛法或未開悟的人,不向自己心內去體驗,反而拚命向心外求法。有人跑到印度、西藏求法,認為中國已無佛法;有人從臺灣到美國向美國禪師求法,認為臺灣已無禪法;有人向自稱大悟徹底的人求法,而不知道佛法不是那個樣。你遠道跋涉,求師問道,何不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內心?只要心中無煩惱無障礙,那就是佛法、禪法,不需向外求。
盲目追求佛法的有兩種人:一種人不斷等待,等待有人給他佛法;另外一種人則到處跑,到處追求佛法。這兩種人都不會得到佛法。雪峯禪師這兩句話是在點醒他們,不要坐在飯籮邊卻餓死了,不要走在河邊卻渴死了;佛法就在心內,去體驗它就是了!
行亦禪 坐亦禪
問:
永嘉玄覺大師在〈證道歌〉中有一段話:「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是不是說,不論你在做什麼事,心中感到自在安然,就是一種禪的體驗呢?
答:
永嘉大師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弟子,在受到六祖的肯定和印可之後,寫了一篇〈證道歌〉,這三句話即出自其中。大意是不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只要能體會到安定自然,就在禪裡邊。
很多人誤解禪一定要打坐,或者一定不打坐;這兩種觀念都不要執著,否則都是錯的。禪宗講求心的自在、明淨和煩惱的解脫,不在於打坐不打坐。如果一味打坐坐到瞌睡連連或妄念紛飛或一片茫然,心不明淨不解脫,這種打坐是徒然的,只是讓身體休息、讓心胡塗,不能開悟。
不過打坐可以使人比較容易把心安定下來,也比較容易發現內心的種種活動,接著再用參禪的方法把散亂的、有如電影般一幕幕的念頭減少以至消弭,出現統一的念頭,最後連統一的念頭也不見了,這就是明淨安定的體驗,就是禪。
其實生活本身就是禪,問題在於能否體會到安定自然。若能體會,那麼講話也好、不講話也好,行動也好、在靜止狀態也好,無非是禪。也可以說,吃飯是禪、睡覺是禪、拉屎撒尿是禪、太太餵小孩是禪、先生上班工作全是禪。
永嘉大師這三句話雖很簡單,但已道盡修行禪法的原則和特性。修行禪法不在於採取什麼坐姿或生活方式,重點在於要體會到安定自然。不過,千萬不要誤會喝酒賭博、罵架鬥毆、燒殺淫掠也是禪,因為這些行為本身就是放逸、荒唐、罪惡,使身心都陷在混亂狀態,絕對不是禪。
文章來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73&&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74&&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75&&id=87&cid=160
from 禪語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