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轉載 聖嚴說禪 作者:聖嚴法師著
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著
我狂已醒,君狂正發
問:
牛頭智巖禪師出家前曾是立下不少戰功的將軍,出家之後進入深山修行,他的兩位昔日的同袍去看他,一路高山榛莽,野獸出入。找到牛頭禪師時,只見他在一座非常簡陋的茅舍中打坐。這兩人滿懷疑惑,問牛頭說:「將軍,你瘋了嗎?為什麼一個人在這裡過這種日子?」牛頭答:「我狂已醒,君狂正發。」必須是大徹大悟的人,才說得出這句話吧!
答:
的確如此。許多人認為修行人是瘋狂的,省吃儉用把錢送給別人花也是瘋狂的,將自己的高位讓給別人更是瘋狂的行為。一般人都認為:要滿足私欲而爭名逐利、尋歡作樂是正常事,因為,人不追求這些,豈不枉活一生?
但是牛頭智巖禪師或所有的禪師都會這麼說:「修行的人、入山的人、把一切放下的人,才是清醒的人;還在追求的人則正在發狂。然而正在瘋狂的人大概不會承認自己瘋狂。」
我看過很多喝得酩酊大醉的人,已經快倒下去了,還嚷著說:「我那有醉?再來一杯!」別人看他很可憐,已經醉成這樣,還高喊沒醉,還要繼續喝。
我們都知道地球本身在轉動,有自轉也有公轉,當年哥白尼發現這個事實的時候,基督教教會卻不准他公布,說他瘋了。哥白尼是不是瘋了呢?其實,是瘋了很久的人,不知道自己瘋了,社會上有很多人就是如此。
《楞嚴經》裡描述這麼一段故事說:有一個人清晨醒來,發現自己的頭不見了,就到處尋找,逢人便問:「有沒有看到我的頭?有誰看到我的頭?」別人告訴他:「你的頭好端端地在你脖子上。」他總是不相信,當他走到河邊猛然一看:「咦!我的頭果然還在。」
人就是如此認為追求物欲是正常的,但越追求越累,到死還放不下,還認為這樣才有意思。那又何苦?一切都為自己追,追到最後仍是一場空。
如果不為自己追求,把物欲看淡、拋開,奉獻自己,服務他人,為眾生解決苦難,為社會大眾謀福利,到最後還有什麼放不下?捨不得?因此,有修行的人是放下自我和物欲的追求,擔起修道弘法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他沒有狂。
不過,「我狂已醒,君狂正發」是針對面前正在發狂的人講的;在一般情況下,牛頭禪師不會說自己清醒而別人發狂,否則變成孤芳自賞、自我清高,又是一種執著。他是看場合、對象才這麼說的。
無功德
問:
南朝梁武帝問菩提達摩說:「我建寺齋僧,有什麼功德?」達摩劈口就答:「無功德。」潑了梁武帝一頭冷水,可能有不少佛教徒覺得這盆冷水也潑到自己身上。這個問題請師父開示。
答:
就佛教徒以及民間的道德標準而言,功德的觀念相當重要。某些團體提倡功德、講求功德,使人感覺對他人、對社會、對佛教布施行善就有功德,所以願意去做。如果一開始就跟他說不論做什麼都沒有功德,誰肯做好事?誰肯做慈善救濟的事業?
功德的意思是「善得善報」,等於投資的觀念和行為。自己省吃儉用,多餘的錢存進銀行,或者投資在信用可靠的公司或機構,本錢利息都是自己的。一般做「功德」,大概都是這種心理。雖不是把錢真的放在世間有組織的財團,然而,做好事天知道、地也知道,自然會有好結果;萬一自己得不到,兒孫也會得到。中國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這也是功德的觀念之一。
所以,「無功德」這句話對一般佛教徒而言,陳義過高,難以接受。但是菩提達摩是為了提醒梁武帝,齋僧、布施、起塔、建廟,當然是功德,不過不要執著功德,才是最大的功德。他希望能提昇梁武帝的境界,不要為了做功德,才做弘法利生的事業;也不要做了弘法利生的事之後,認為那是功德,這樣才能超越自我,才能得解脫。
有些人認為行善就是行善,該做就做,不求回饋,這種態度就不是為了求功德。達摩若跟這種人談話,大概就很投契了。
無功德是否真的無功德?不是的。這好比一直存錢,沒想到要提出來;一直投資,沒想到要撤資、抽紅。這就成了無量功德,功德更大。
如果斤斤計較功德,天天計算自己存了多少錢,時時想著什麼時候要提出來,這樣一來功德大概很小,到最後可能根本沒有功德,因為已經得到回饋,享受完了。
「無功德」這句話實際上是一語雙關:自認有功德的人其實功德很小;不計較功德、不求回饋,這樣的功德才是最大的功德。
隨處作主,立處皆真
問:
臨濟義玄禪師說過「隨處作主,立處皆真」這句話,是不是說隨時隨地都不要迷失自己、被外界牽引?
答:
隨處作主很難。在任何時間、地方都不受到人、事、物的影響而隨波逐流、搖擺動盪,心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穩穩當當的人,才能隨處作主。
置身於花天酒地的場合能否作主?置身於千軍萬馬的戰場能否作主?置身於臭氣沖天的穢地能否作主?置身於世外桃源的仙境能否作主?大多數人必須在沒有任何環境的誘惑、干擾、刺激、衝突的情況下才會覺得很自在、很愉快、能肯定自己,一旦遇到境界現前,比如讓你大瞋、大怒、大貪的現象發生,還能心不動,不會六神無主,這才是作得了主。
據說中國以前有位柳下惠,有美女坐懷而不亂,他究竟是行為不亂或心不亂?行為不亂也許有人可以做到。他可能很有教養或者考慮到後果。但是心會不會亂呢?可能會矛盾一下,於是心已動,心弦早已振盪了。第二個念頭是「要不要拒絕?」第三個念頭是「拒絕」,因為怕惹麻煩,怕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別人。
真正作得了主的是「身心皆作主」,身不亂,心也不亂,不受任何誘惑、刺激或逆境而亂。
比如身處沙場,要嘛就奮戰,要不就陣亡,一旦決定好了,心就不亂。可是一般人臨死總會恐懼害怕,所以「隨處作主」不容易。當想死或不想死的念頭很難把握時,心還是動的。
若能隨處作主,處處都是真的。「真」是沒有你我、是非、利害、得失,也就是超越常情、凡情,凡情就是執著、放不下。到了「立處皆真」的時候,本來面目就出現了。
如果身心作不了主,受環境影響,結果反映出來的都是環境。環境的幻影在你心中晃動,你也跟著動;你不但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真正的面目。
文章來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5&&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6&&id=87&cid=160,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7&&id=87&cid=160
from 禪語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