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聖嚴說禪17 聖嚴法師著 兔角不用無 牛角不用有 大機大用 求生不得 求死不得

來源:網絡轉載 聖嚴說禪 作者:聖嚴法師著

聖嚴說禪
聖嚴說禪

兔角不用無,牛角不用有

問:
  
  有和尚問曹山本寂禪師說:「即心即佛的道理我就不問了,但什麼是非心非佛的道理呢?」曹山禪師說:「兔角不用無,牛角不用有。」兔子本來就沒有角,而牛角是天經地義地存在,曹山禪師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答:
  
  即心即佛也好,非心非佛也好,兩句話都沒有錯。但從實際體驗來說,講出這兩句話已經離開心佛的事實,只是文字、口舌、思辨、觀念,既不是心也不是佛。許多人認為即心即佛是對的,眾生是諸佛心中的眾生,諸佛是眾生心中的諸佛,因此在經典中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若牢牢執著眾生心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眾生的心,這也是錯的,因為佛畢竟不是眾生。這二者的差別何在?站在開悟者的立場,即心即佛是對的;站在未開悟者的立場,即心即佛是錯的。因此講非心非佛是為了破除眾生的執著!沒有這個執著才能放下對於佛境、佛性的執著,才有希望真正開悟。所以講非心非佛也是對的,可是講這個對眾生卻有問題──既然不是心也不是佛,那究竟是什麼?既然沒有心也沒有佛,修行又是為了什麼?釋迦牟尼佛度眾生更是為了什麼?所以這句話要看你怎麼用,用得恰當就是對的,用得不當就是錯的。因此曹山禪師用「兔角不用無,牛不用有」來比喻,化解了這個問題。在一般的常識中,牛有角,兔沒有角,但你不要在常識中兜圈子,要把常識的觀念擺下來。如果有人告訴你兔角不一定沒有,牛角不一定有,這就把常識世界的心態一下子扭轉過來,不再鑽牛角尖了。他針對一般人以常識作判斷,以咬文嚼字做工夫而加以破除,用兩句違背常情常理的話把思辨的問題解決了。有禪師說生薑是長在樹上的,皂角(豆科植物)是長在地上的,他倒過來講,為的是什麼?是打斷你常識的思惟和執著,叫你親自去體驗,不要老在文字上兜圈子。

大機大用

問:
  
  溈山靈佑禪師曾對弟子們說:「如許多人,只得大機,不得大用。」只懂得禪的奧妙卻不會活用,毋寧是件憾事,如何從大機進入大用呢?

  答:
  
  大機大用是大善知識。有些人由於慧根和福德因緣的關係,能有很深的悟境,很厚的工夫,是非常偉大的開悟者。但囿於環境的因素,或是他本身在表達技巧、技術和知識方面之不足,卻不能有大用,只能自己受用,無法與他人分享。所謂大用現前就能以福德智慧隨機應化,廣結善緣,到處法緣殊勝。有些大禪師的座下開悟者不乏其人,但對當時和後代有影響的,只有少數幾個。有些即使已經開悟,但無因緣讓他們廣度眾生,比如辯才不夠、親和力不夠、一般常識不夠、對世間法不熟、對佛經也不能靈活運用;只知道自己內心非常明朗踏實,觀念非常正確。這好比茶壺裡煮餃子,倒不出來,也就是大機不能大用。社會上有些人也是大機不能大用,有的自認福德不足,過去沒有好好結人緣,所以因緣不成熟;有的憤世嫉俗,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被世人遺忘;有的則認為社會不公平,自己遭排擠,小人當道,好人不出頭。我們該知道:大機大用不能強求以得,有大機不一定能有大用。其實有大機也很好,儒家說「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善天下」,能夠獨善其身也算大機,若能兼善天下就是大用。盡力而為非常重要,但盡力之後仍然不能產生大用的話,那就是因緣不具足,不必強求。

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問:
  
  有位出家人對曹山本寂禪師說:「我全身都是病,請師父幫我醫治。」曹山說:「不醫。」和尚問他為什麼,曹山說:「我要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也不得。」曹山為何用這種方法?它會產生什麼效果呢?

  答:
  
  普通人都求生而怕死;也有一些人認為生不如死,因為活得太沒意思,所以想死。這種觀念都是錯的,非死不可時,求生無用;未死時求死,豈有此理。
  
  若有因果觀念,知道生死有一定的時間,要改變它的話,只有少數人能夠做到,例如佛、羅漢與大修行人可以留壽,本來在某個時間應該死,但可以在人間多留幾個月或幾年,又如大惡之人本不該死,卻可能橫死或早死,譬如糟蹋身體而死、違法亂紀而死、被謀殺而死、或因天罰而死。除了這些例外,一般人的生與死都是確定的,求生或求死都是多餘的。
  
  這位出家人要曹山禪師治他的病,該病其實是心病,也就是煩惱。但是心病不是任何人能醫的,即使醫了也只是表面,不能徹底。所以,有煩惱的人向心理醫生求助也很難將之根除,必須經常找他談話,也許要找一輩子,也許心理醫生自己也害起病來。心病要無所求,也無所捨才能醫治。
  
  站在禪宗的立場,凡有執著、有我、有所求、有所避,皆是病;求醫治病也是病,因為那是自我的執著。若不求生也不求死,這就是平常心、無我無私的心,此即解脫。若真要治病,解脫是最好的方法了。曹山說:「我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也不得」,實在是沒有「生」這個東西,也沒有「死」這回事,只要擺下生與死的問題,你就沒病了,就可以解脫生死。
  
  這兩句話非常有意思,大概只有禪修或禪悟的人才能體會,不過一般人也可以學習,不要貪生怕死。貪生不一定能長壽,怕死也不一定有用,不貪生怕死則可能活得舒服一點,也會長壽一點吧!

文章來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49&&id=87&cid=160 ,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0&&id=87&cid=160 ,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1&&id=87&cid=160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https://zenwisdom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