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6日 星期二

智慧100 聖嚴法師著 不死之藥 制意調心 大能容小

來源:網絡轉載  智慧100 作者:聖嚴法師著

智慧100 聖嚴法師著 不死之藥 制意調心 大能容小
智慧100 聖嚴法師著 不死之藥 制意調心 大能容小

不死之藥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法句經卷上.放逸品
  
  這個偈子,是提醒我們要珍惜生命的價值,善用生命,生命的價值便能成為永恆。
  
  現代的臺灣,流行著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是放逸頹廢不負責任的觀念。
  
  「甘露」是印度的梵文,中文叫作不死藥。「戒為甘露道」是說:持戒是生路,能使人真正不死;死的是肉身,精神的生命、功德的生命不會死亡,可以帶到永遠的未來,持續地成長,直到成佛為止。
  
  不放逸等於持戒,有益於眾人的事必須做,有益於眾人的話必須說;有害於眾人的事不要做,有害於眾人的話不要講,這樣的話,可使自己身心平衡,長保健 康。「放逸」是恣意放蕩、行為不檢、狂賭、濫嫖、酗酒、日夜狂歡、男女行為不節制、飲食無節度、生活起居沒有規律、損人害己……。這種人易招致短命早死的 橫禍,而且可能死得很慘痛。
  
  「貪」是貪得無厭,是為了自己過得更快活、物質享受更多些。貪欲之苦,如飲海水止渴,越飲越渴,所以貪的作用是一切煩惱的根本,貪不到就會瞋,貪與瞋是一體的兩面,有貪有瞋,便有無盡的煩惱跟著發生,如果沒有要貪要瞋的人、事、物,一切煩惱便無從生起,自然得到平安。
  
  「死」有兩層意思:一種是因放逸而自掘墳墓,走上死路;另一種是精神生命的腐朽或消失。精勤努力,為眾人做奉獻,永遠活在眾人的心中,活在文化歷史 中。就佛法來說,佛教徒藉著佛法的指導,若以無私無我的立場和觀點持戒修善行,能夠成為福智圓滿的佛陀;若以有我的果報觀點,持戒修善行,則能得享安樂的 福報。
  
  死或不死,並不單指肉體的生命,也包括精神的、功德的生命。持戒不但能使我們現生健康長壽,也使無形的生命不斷延續;相反地,放逸只會使這兩種生命提早毀滅而已。

制意調心

輕躁難持,唯欲是從;制意為善,自調則寧。──法句經卷上.心意品
  
  若為當前社會把脈,輕率浮躁是一般人的通病,它們所衍生出來的行為,真的是「唯欲是從」,一切向欲望看齊。《法句經》提出了「制意為善,自調則寧」的 對治方法。對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的人,都是一帖很有效的清涼劑。佛法注重心的調柔、調順、調伏,所以叫作調心。其實人心本身是不會動的,是因為人的五官和身 體,跟外在的聲色犬馬、名利權勢等等環境相應,而使心隨境轉,正所謂隨著魔鬼的音符起舞。
  
  人的身體有其本能的需求,但其需要的東西相當有限。比如睡覺只需一張床;衣服只需冬天可以禦寒、夏天可以遮體就行了;飲食只要吃飽止渴;住宿只需遮風 蔽雨。人的生活可以非常簡單,但為什麼欲望無止境?是為了滿足虛榮和貪欲,因而不斷向外追求,越追越不知足,越追越想追。欲壑難滿如無底洞,求得越多,越 不能滿足,困累不已,結果死路一條;若把貪欲之心放下,就能活得逍遙。
  
  人常常忘掉自己的需求只是心裡的飢渴,於是輕躁難持,不斷貪取,越享受就越想追求更多的享受,心無法安定下來,這就是煩惱的緣由。貪欲使人失去智慧和 慈悲,變得自私自利,越來越露出動物的本能而失去了人性的溫馨,一味自私,別人也不會放你過身,因為他們也在追求同樣的東西,或者他們追求的正是你所擁有 的,鬥爭在所難免。因此,若希望生活的安全、安寧、安定,最好減少欲望,指揮自己的心,保持穩健和平靜。
  
  
如果我們的心無法不受外境誘惑,該怎麼辦?可從觀念上告誡自己:為什麼如此愚蠢、自私?為什麼如此不滿足?也可藉念佛、拜佛、打坐等方法,使得心有所 寄,心有安置和集中,就能不受外境的影響了。《佛遺教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只要把心安定在某一點上,慈悲和智慧都會成就,一切好事皆可完成。 如果心受到外境的誘惑而不斷在動,人格必不穩定,事業也不會順暢。
  
  想做個成功的人或活得平安的人,都可用這個偈子的四句話來幫助自己。但它不是叫我們消極得什麼都不管,而是叫我們不要因欲望的飢渴而輕舉妄動。即使環境很亂,心還是活在安寧之中,這實在是一種福報!

大能容小

無樂小樂,小辯小慧;觀求大者,乃獲大安。──法句經卷下.安寧品
  
  這偈子,是勸我們不要耽於世俗的五欲之樂,同時指出,小辯才、小聰明也不可靠。要就追求解脫自在的大樂與無我無私的大辯才和大智慧,才能獲得大安定及大安全。
  
  這個世界到處有危險,時時有災難,人人有苦惱,故有「火宅」的比喻。縱然也有歡樂的時光,卻是相當的短暫,歡樂是從辛苦的代價而得,歡樂之後,接著又是面臨苦的考驗。人生雖有歡樂,往往是苦中作樂,所以稱為「小樂」。
  
  世間並沒有不散的筵席,故也沒有真正的快樂。一般人從物欲的享受,獲取官能的快樂,那是刺激和麻醉,被假想為快樂,但在心靈的深處,並沒有安定喜悅的歡樂。短暫的快樂後,依然生活在身心交瘁的狀態之中。
  
  「小辯小慧」是指以世俗的思想知見做辯論,即使能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卻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世間的知識學問有其時代性、地域 性、局部性、片面性,一旦過時出局,就不是真理。江山代有才人出,前人的發明固然有用,後人的發現卻可能將之推翻或超越。又說隔行如隔山,不同的立場有不 同的見解。可見世間的任何論辯,都不是究竟的真理,故稱為小辯小慧。
  
  佛法並不否定世間的學問,但是教示我們不要把自己之所見當成最高最後最究竟的真理,否則會因執著不同的思想而產生人為的災難,例如宗教戰爭、政治迫害、各種文字獄等,皆由此而起。
  
  什麼才是大樂、大辯、大慧?此「大」不是大小相對的大,而是超越絕對的大。不要執著任何一種世間的現象、觀念和思想,這就是「大」。此「大」能夠容納 一切的小,而又不受任何一個小的局部束縛而產生紛歧摩擦。「大」是不執著任何東西,所以能容納一切。沒有要堅持什麼立場,只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做 恰到好處的應用和處理,就是好的。不要認為有什麼東西是最高的、最好的、永遠優勢的,否則便無法得到最大的平安和最大的快樂。
  
  一般人也可學習這種精神,須為人間開發有用的知識和技能,但不要自認為那是最好的、最高的、最後的、最具權威的,應當隨時隨地從事更新的發現或發明,那不是更好嗎?

故事來源︰https://ift.tt/3fJnJmB

Facebooktwitterredditpinterestlinkedinmail

from 禪語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