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劑效應,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將安慰」)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状得到舒緩的現象。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人類生理反應,但亦有人認為這是醫學實驗設計所產生的錯覺。這個現象無論是否真的存在,科學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和接受。
醫學上首次出現安慰劑效應是在18世紀後期,一個叫伊萊莎•珀金斯(Elisha Perkins)的美國醫生申請了一項醫療器械的專利—牽引棒。珀金斯發明的牽引棒是一根大約3英寸長的金屬棒。珀金斯介紹稱這根棒子由特殊材料製成,但實際上只是鐵和銅的合金。珀金斯還說把牽引棒放在病人的疼痛部位來回滾動二十分鐘,就可以緩解疼痛,同時身體其他部位的疼痛也能得到緩解。參與實驗的病人在使用過牽引棒後,大部分都覺得疼痛減輕。珀金斯因此大賺了一筆。
然而其他醫生對牽引棒的功效半信半疑,隨後英國的一位醫生約翰•海加斯用不同材料(比如骨頭、石筆或煙管)進行了相同的測試,結果竟和珀金斯的牽引棒的效果一樣。由此他得出結論:病人覺得病情有所好轉,只是心理作用。
在下認為,安慰劑效應正正就是佛教所說的「心隨境轉,境隨心轉」的例子。
以上述故事為例,首先病人的心相信珀金斯的牽引棒(此為境)能治癒其病痛,即病人先是「心隨境轉」,由此,病人的這種信心令其顯病痛的境得到緩解,甚至康復,此即所謂的「境隨心轉」。
其實生活中不乏「心隨境轉,境隨心轉」的例子,特別是「境隨心轉」,說的是我們人的心對外境的影響和作用,若能好好開發利用,對社會對人生都將會有莫大裨益。
—上善若水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福慧行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