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為何要皈依學佛?不是行善做功德便會好?

為何要皈依學佛?不是行善做功德便會好?

為何要皈依學佛?不是行善做功德便會好?

為何要皈依學佛?不是行善做功德便會好?

我在未學佛皈依之前,認為宗教都勸人行善,好心最為重要,不一定要找這些宗教作精神寄託吧?只要不做壞事,就不會有報應,跟有没有宗教信仰都没什麼關係吧?當初認為行善就是積陰德,跟佛教做功德一樣,而佛教的入門就是皈依,那皈不皈依都一樣吧!

 

 

行善可說是各宗教的共同道德標準,中國儒家思想也強調行善,而佛教往往讓人感覺與其他宗教好像沒有太大的差異,都在鼓勵人們行善。各種宗教都有其入門的規條,而佛教入門是要皈依,更要皈依三寶,若是這樣,又為何還要皈依三寶,成為佛教徒呢?

其他宗教或儒家思想的行善,指的是做好事、助人,甚至有人是認為「好心有報」,希望現世或來世更好,可以上天堂,或投生好人家,基本上都有所求的。

 

 

而佛教不僅主張行善助人,更重視人品格的提昇與內外行為的淨化。當我皈依三寶以後,除了持守五戒,佛教也鼓勵人們行六度萬行,以六度之首的布施為例,布施的層面比行善更廣,意義更深遠,除了增長福報,也在累積修行的資糧。

 

 

另外,佛教也強調十善法,是五戒的延伸,是從消極地保護自己的身、口、意清淨,進而積極地利益眾生,除了身體行為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還有語言上的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加上心理的行為,有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

 

 

由此,可以看出皈依與否在行善的初發心時有所大不同。我尚未學佛時,只求心安、有好報;但當學佛皈依後,受五戒時常提醒自己注意身、口、意行為的清淨,還有禪定的修行方法,使自己專注、安定,進而開發智慧,讓自己和他人都離苦得樂。

 

 

然而皈依三寶後,循序漸進地修學佛法,更有幸透過恭聞 H.H. 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學習來成長自我、銷融自我,奉獻利他,學到真正的修行,一切行為舉止都向菩薩學習,向善而行,不僅能提升自己更要利益眾生,這是皈依為佛教徒後才能漸漸體會的好處喔!而更從聞法中明白到「人身難得」,所以更不能辜負了今世難得之「人身」!

 

 

仁風

 

 

(取材自《人生》373期)

 

 

(個人理解僅供参考,一切正知正見當以佛陀親説法音為準。阿彌陀佛。)

 

轉載本文請保留以下資料:

文章版權為快樂人生擁有。文章來源:
快樂人生: http://wisdomofhappylife.blogspot.com
快樂人生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isdomofhappylife
細味快樂人生微信公眾號 WeChat ID: FHH8613
細味快樂人生微博 WeiBo: http://weibo.com/u/6012629658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義雲高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為何要皈依學佛?不是行善做功德便會好?

 

 

註: 義雲高大師就是宇宙始祖報身佛多杰羌佛的第三世降世,佛號為第三世多杰羌佛,詳情請參閱 關於“第三世多杰羌佛”佛號的說明

 


更多學佛資訊 :

暇滿人身facebook

暇滿人身blog

暇滿人生路微博

為何要皈依學佛?不是行善做功德便會好?

這篇文章 為何要皈依學佛?不是行善做功德便會好? 最早出現於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s://ift.tt/2H0UdFz
via IFTT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